這幾日,人們圍繞一篇《豆瓣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的文章,展開了連續熱議。該文章一出,貓眼平臺的專業評委的評分已在首頁“下線”。對此,貓眼相關負責人表示評分系統正在優化,之后還會上線。其實,從縱向看,這次事件是電影《長城》事件的姊妹篇,是國內影評又一次地震式事件。彼時,有影評人就《長城》公開發微博寫“張藝謀已死”,此舉遭到片方樂視影業CEO張昭的回擊。顯然,在這場大討論中,專業影評平臺的公信力已然遭遇危機。
在我看來,專業影評平臺之所以遭遇信任危機,與網絡平臺的商業運作和“網絡水軍”充斥其中有極大的關聯。眾所周知,真正的影評和抹黑不是一回事。真正的電影評論,無論褒貶,其本意是希望你好的,作者并沒有預設立場,是一種客觀的建設性表達。而抹黑則不一樣,它是有預設立場的,不進行客觀的邏輯分析,而直接從利益出發,進行惡評攻擊,以達到某種目的。我覺得,豆瓣等影評平臺上有批評,也可能有抹黑。它們的運營是復雜的,處于一種模糊地帶。
一般而言,一部電影的上映期不會超過一個月。前兩周是黃金時間段,特別是周末時間,這個時間區間往往可以決定電影最終的收成。因此電影投資人會用盡一切營銷手段去塑造和維護電影的口碑。而對于許多影迷來說,先看豆瓣評分,再去看電影,已成了一種習慣。這樣可能就會出現兩個問題。其一,豆瓣可能會以此為基礎,形成一種盈利模式。即電影投資者可能會與其合作,進行推廣營銷。這就好比百度的競價商業廣告,頁面不同,位置不同,價格也就不同。而對于那些不參與合作的電影,它們甚至可能會采取某些隱秘的攻擊措施。其二,這種習慣可能催生了“水軍”生意。在現實中,電影投資人最怕自己的電影被水軍“惡意差評”。當年,陸川就親口承認《王的盛宴》雇傭了“水軍”刷好評,原因就在于他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反制敵意的“水軍”刷差評。
目前而言,要解決水軍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里邊既存在難以定性的問題,又存在取證難的問題。影評媒介是敲詐勒索還是正常的商業合作,這很難定性,也很難取證。這樣,批評和抹黑也就難以分辨。時下,商業水軍已經滲透到網絡的方方面面,廣告法對很多虛假營銷手段的遏制效果是有限的。
這些年,中國電影行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從它的發展軌跡來看,既有好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現在的電影市場是一個買方市場,所以,它的市場邏輯是“有什么樣的觀眾,就有什么樣的電影”。而在上世紀90年代或之前,電影更多帶有公益屬性,所以它的市場邏輯是“有什么樣的電影,就有什么樣的觀眾”。這樣就會讓票房和口碑出現二元分離,即票房高的電影不一定口碑好或口碑好的電影票房不一定高。比如,《1942》這部電影,雖然票房不高,但口碑甚好。這樣的電影是情懷之作。還有,《大話西游》這部現在被稱為經典的電影,它起初的票房并不好,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已經成為一部世紀之作,甚至成為電影傳播學的一個課題。
因此,無論時代怎么變,我們始終要相信,只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電影才是經典電影,要相信觀眾起立鼓掌的聲音,要相信人民群眾雪亮的眼睛。現在,如何多些批評,少些抹黑,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對平臺提出更多的情懷引導和制度設計,將商業水軍拒之門外,如此方能重建信任。比如,為了長遠發展,阿里就在運用大數據手段,遏制和嚴懲刷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