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武漢大街小巷的“復興大武漢,打造國家中心城市”橫幅終于坐實。
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以下稱“規劃”),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標志著中部地區有關國家中心城市的爭奪,終于塵埃落定。
此前,武漢積極爭取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合肥、長沙也都顯示了較大的熱情,最終花落武漢和鄭州,合肥和長沙錯失機會。對于中部其他省會城市的定位,規劃稱“強化長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會城市地位”。
另外,規劃給中部提出了“一中心四區”的新戰略定位,即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
中部將成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國土面積102.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陸地國土總面積的10.7%;2015年底人口3.65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6.5%。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何立峰在近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總結中部崛起十年來的成績,從2005到2015年,中部地區經濟年均增長11.6%,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1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占全國的比重由18.8%提高到20.3%,位居四大板塊第二位。
何立峰說,經過十年發展,中部地區在全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提升,在繼承原有定位基礎上,研究提出了“一中心四區”的戰略定位。
一中心即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四區是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
其中關于制造業中心的定位,最受產業界關注。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傳統制造業方面,湖南、湖北和安徽的汽車制造業在全國都有影響力,各有優勢;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武漢東湖高新(600133,股吧)區的光電子產業全國知名,集成電路等產業正在崛起;合肥和蕪湖的平板顯示產業發展得比較好,而湖南的軌道交通制造也是全國知名,此外湖南還有中聯重科(000157,股吧)、三一重工(600031,股吧)這樣的標桿民營企業。
以湖南為例,2015年湖南省裝備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591.6億元,同比增長11.0%,成為湖南首個萬億產業。
國家中心城市花落武漢鄭州
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強化長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會城市地位。
此前,中部幾大省會城市都曾對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表現出期待,其中最激烈的“爭奪”在武漢、鄭州、合肥、長沙這四座城市間展開。
武漢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口號由來已久,據秦尊文介紹,早在2009年他就向武漢市書面建議實施“三步走”戰略,其中就包含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
2011年,武漢第12次黨代會正式提出“舉全市之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3年,武漢市通過《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規劃綱要》,具體明確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分為“三步走”計劃。
鄭州對國家中心城市也表現得尤為迫切,近年鄭州當地黨政一把手就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出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在此次規劃發布前,鄭州市有關部門更是提前釋放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的消息。
從綜合經濟指標看,2015年武漢GDP達到10905億元,長沙GDP為 8510億元,鄭州7315億元,合肥5660億元,武漢經濟總量遙遙領先,幾乎是合肥的兩倍。從人口規模上看,則順序依次為武漢、鄭州、合肥、長沙。
事實上,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人口紅利,武漢無疑是“中部龍頭”。在科技創新能力上,武漢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數量名列前茅,武漢東湖高新區近年也成為中部創新創業高地。
合肥、長沙緣何落選?
相對鄭州來說,此次“落選”國家中心城市的的合肥和長沙,在各方面實力并沒有明顯差距,2015年長沙的GDP還超過鄭州1000多億。
12月23日,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在公開場合還提到,長沙項目建設要進一步提速提質,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堅實支撐,2017年將是長沙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開局之年。
合肥近年來發展勢頭也很迅猛。從增速看,合肥2015年GDP增速達到10.5%,在四座城市中也處于領先位置,增長潛力不可小覷。
安徽區域經濟專家程必定表示,合肥其實已經有了國家戰略層面的定位,就是“長三角副中心城市”,以后會更積極地參與長三角競爭與合作。
從參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到努力融入長三角,合肥官方也在強調“左右逢源”。不久前合肥都市圈擴容,將曾經跨入南京都市圈的馬鞍山、蕪湖納入,吸引省內優勢資源回流,顯露出在長三角區域發展中的自信。
“安徽的規劃和東部、中部地區有所重疊,一方面堅持東向發展,便于承接江蘇、上海的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對中部發展的政策也會積極響應。”程必定說。
那么這個“帽子”到底有多重要,使得中部城市紛紛爭搶?
在2005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時,首次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一概念,打破了中國傳統的直轄市、省會城市、地級市、縣級市的城鎮體系格局,使“中心城市”成為處于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城鎮層級。
2010年出臺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建設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
2016年上半年,國家發改委發布《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首次明確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
“對于獲批的武漢和鄭州來說,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定位做實,帶領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游城市一起發展。一是考慮集聚功能,如何發展高端產業、集聚優勢資源;二是加強輻射功能,如何對周邊乃至全國產生功能效應。”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傳清說,“國家中心城市關鍵在于練‘內功’,不是有個定位就好了,要去想怎么把功能發揮好,把短板補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