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12月13日消息,美國血液學會(ASH)日前頒發了本屆歐尼斯特·博特勒獎,獲獎人員為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的陳竺教授和巴黎圣路易醫院的Hugues de Thé教授,以表彰他們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基礎和臨床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據悉,APL曾是一種極為兇險,死亡率很高的惡性血液疾病。陳竺團隊應用全反式維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三氧化二砷系砒霜主要成分)對APL進行聯合靶向治療,使得這一疾病的5年無病生存率躍升至90%以上,達到基本“治愈”標準。同時,從分子機制上揭示了ATRA和砷劑是如何分別作用于APL致病分子PML/RARα,將白血病細胞誘導分化和凋亡,從而達到疾病治療的目的。這是一項真正的結合臨床醫學與基礎生物學的研究,是東方傳統醫學和西方醫學結合的典范,開啟了在惡性血液疾病中轉化治療的重要篇章。
陳竺介紹了由中國學者引領的臨床聯合應用ATRA和砷劑治療APL患者的各個發展階段,不斷進行概念設計創新及優化臨床試驗方案的進程,強調了中醫中藥在白血病治療理念和實踐方面的重要啟迪,基于現代分子細胞和整體水平系統研究成果的臨床應用,以及中國和歐美等大型多中心臨床研究的最新成就。結果顯示,ATRA和砷劑聯合靶向治療在低/中危APL患者中可獲得95%以上長期無病生存,而不需應用化療。同時,陳竺也提出,減少APL患者早期死亡率及早期識別并干預高危易復發患者,將仍是未來任重而道遠的工作。APL協同靶向治療作為精準醫學的范例,應與建立和完善全民醫保制度相結合,把有關研究成果拓展到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從而給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陳竺簡歷:
陳竺,男,漢族,1953年8月生,江蘇鎮江人,農工黨成員,1970年4月參加工作,法國巴黎第七大學血液學研究所腫瘤發病基礎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醫學博士學位,教授,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1970-1975年江西省信豐縣、橫峰縣插隊知青
1975-1977年江西省上饒地區衛生學校醫士專業學習
1977-1978年江西省上饒地區衛生學校內科教研組教師
1978-1981年上海第二醫學院醫療系一部血液病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1-1984年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1984-1989年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圣·路易醫院血液中心實驗室外籍住院醫師,血液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1989-1993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科主治醫師,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研究員
1993-1995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副所長(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5-1998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
1998-2000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00-2007年中國科學院副院長(2003年當選國際科學院協作組織主席、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5年當選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5年起兼任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
2007-2012年衛生部部長(2010年當選中華醫學會會長)
2012-2012年農工黨中央副主席,衛生部部長
2012-2013年農工黨中央主席,衛生部部長
2013-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
2014年當選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
2015年當選中國紅十字會會長
2015年當選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