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重慶市建設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未來五年全市制造業發展的方向、思路、目標和重點進行了部署和安排。記者今日從重慶市經信委獲悉,《規劃》對“十三五”時期重慶制造業的發展,明確提出了十個方面的任務。
重慶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工業一直以來在國民經濟中處于基礎性地位。“十二五”時期,重慶全市工業增加值、規模工業產值、規模工業利潤、工業投資年均分別增長14.1%、18.5%、20.6%、17.4%,構建起“5+6+800”智能終端和“1+10+1000”汽車兩大優勢產業集群,智能終端年產量2.7億臺,筆記本年產量占全球1/3,汽車年產量304萬輛,占全國的1/8,“三個三合一”等開放平臺、渝新歐等國際物流大通道、“1+2+7+36”等產業載體等制造業服務支撐體系更趨健全。
據了解,《規劃》共分為發展環境、總體要求、空間布局、重點任務和支撐保障五個部分。《規劃》提出,到2020年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規模邁上新臺階,工業總產值4萬億元、工業增加值1萬億元左右。
在結構調整上,重慶將取得新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提高至3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工業產值的比重提高至2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至30%。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提高至1.6%。
同時,制造業發展更為綠色,單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8%,單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計下降22%,單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累計下降30%。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建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技術先進、質量效益突出的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
此外,《規劃》還提出重慶在“十三五”時期十個方面的任務:優化空間布局、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加快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制造業開放發展、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深入推進綠色制造、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提高園區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