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通知,提出加快推動城鄉基本醫保整合。在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方面,通知要求確保明年開始基本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費用直接結算,2017年年底,基本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0%的受訪者直言當前異地就醫報銷不方便。受訪者認為當前異地就醫報銷最大的問題是醫保結算程序繁瑣(69.9%),其次是可報銷項目少(50.3%)。87.3%的受訪者期待異地就醫報銷更方便。
受訪者中,91.7%的人有醫保,9.8%的人有過異地就醫的經歷。
69.9%受訪者認為異地就醫報銷結算程序繁瑣
今年60歲的劉彩華(化名)一年前和老伴從重慶搬到北京,和兒子一起居住。今年春天,她剛給自己和老伴辦理了異地就醫手續。“我之前就一直在注意相關的政策規定,像我這種以后長期在外地居住的人,可以辦理長期異地就醫,在北京選3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以后在這3家醫院看病,就能報銷了。”劉彩華說,實際辦理過程的復雜程度卻超出了她的想象。
“首先我們得拿老家醫保部門的申請到選定的北京醫院蓋章,然后還要去這些醫院所在地區的社保部門蓋章,最后還要回老家讓單位蓋章,送到老家醫保部門登記。中間還補了各種資料、證明,跑了兩趟才辦下來。”劉彩華對記者說,由于離老家遠,光是登記的過程就已經讓她覺得很折騰。“聽說以后看病還不能即時報銷,很多當地的醫療優惠政策,外地人好像也得提前登記報備才能享受,門診、急診還不能報。本來想著提前辦好異地就醫手續,以后看病能省點心,少花點錢,可是沒想到后面還有這么多麻煩”。
在上海工作的張業(化名)去年給住院的父親辦理異地就醫報銷手續,這段經歷讓他感嘆“不敢生病”。張業的父親住在山東臨沂農村,也參加了醫保。他的父親在市里醫院做手術時,他本以為當時就可以報銷,結果被告知需要先墊付醫療費,然后拿醫保卡、身份證還有各種費用單子回老家報。“當時正好春節假期過完,我已經晚了幾天上班,但辦報銷還要幾天,我不放心母親去辦,只能又請幾天假”。張業說,清單和證明特別多,上面都需要蓋章,他一直擔心弄丟。“父母以后免不了要和我一起住,只怕以后跨省看病報銷更費勁”。
調查中,68.0%的受訪者直言當前異地就醫報銷不方便,認為不太方便和很不方便的受訪者分別占46.0%和22.0%,僅26.2%的受訪者認為當前異地就醫報銷方便,5.8%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說。
受訪者認為當前異地就醫報銷最大的問題是醫保結算程序繁瑣(69.9%),其次是可報銷項目少(50.3%)。其他問題還包括:醫保結算不及時(48.7%)、去指定醫院就醫才能異地報銷(47.6%)、不能同時享受異地和原參保地的就醫報銷(36.4%)、報銷額度低(34.9%)、辦理時限短(31.2%)、藥品和醫療項目報銷不一致(21.7%)等。
目前,異地就醫報銷存在很多限制。記者查閱重慶市醫保異地就醫的相關規定發現,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報銷屬于轉診情況的, 需要獲得醫保經辦機構審批,而且一些情況不允許轉診;突發疾病異地就診的,需要在3個工作日內向單位報告或5個工作日到醫保經辦機構登記;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需辦理長期異地就診。未按以上規定辦理手續的異地就醫,起付線會提高,報銷比例也會下降。此外,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每年報銷也需要在固定時間內。
目前,我國大量的流動人口,尤其是流動老人對異地就醫報銷有著迫切需求。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5年,我國流動人口規模達2.47億人,占總人口18%。相當數量的流動老人受到慢性病困擾,22%的流動老人確診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
據受訪者觀察,目前各種需要異地就醫的人員中,最常見的是中短期流動、工作崗位不在參保地的人員(39.9%),其次是一次性的異地醫療人員,如出差、旅游時的急性病治療以及主動轉移到外地就醫的人員(36.3%),然后是長期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14.8%)等。
為切實加強和改進以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為重點的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以下簡稱“異地就醫”)結算服務,人社部2009年曾發布《關于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服務工作的意見》。根據《意見》,各類參保人員異地就醫一般都按照其參保地的規定報銷和執行。
87.3%受訪者期待異地就醫報銷更方便
自2013年起,我國就在部分省份試點跨省就醫即時報銷。2014年11月1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201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地市和省區市范圍內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的直接結算,2016年將全面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本次調查中,26.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醫保所在地已經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即時報銷,46.1%的受訪者表示還沒有實現,27.3%的受訪者回答不了解。
實現異地就醫報銷,難點在哪兒?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指出,一方面,目前我國各地醫保水平不均衡,醫保統籌層次低,基本還是市級,甚至是縣級統籌,醫保異地結算的費用還是需要患者參保地來承擔。另一方面,醫保異地實時結算需要全國醫保信息聯網,而我國醫保目前是屬地化管理,各地報銷標準、額度、流程都不一樣,為建立一個成熟的全國性異地醫保結算平臺帶來了困難。想實現異地結算,需要政府各部門之間信息共享,還需要技術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
調查中,22.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了解異地就醫報銷基本流程,62.3%的受訪者表示不了解,15.3%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說。需要進行異地就醫報銷時,76.6%的受訪者會向社保部門咨詢,59.1%的受訪者選擇向醫院工作人員咨詢,30.5%的受訪者選擇向親友咨詢。
“普通人一般不會提前去看異地就醫相關的規定,而且很多時候生病也是很突然的事情。”張彩華認為,讓人們都主動去了解異地就醫的一系列規定不太現實,國家還是應該完善相關設施和政策,讓異地醫保報銷更方便,才能切實減輕患者的負擔,讓更多人享受到醫保的好處。
調查顯示,87.3%的受訪者期待異地就醫報銷更方便。
由于大城市醫療條件更發達,網上一些輿論擔心,異地就醫結算更加方便會引起患者和醫保資金向大城市流動。
孫潔表示,目前,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更多的只是在流程上提高便利性,異地就醫的患者還是會在報銷額度等方面受到限制,尤其小城鎮和農村患者去大城市看病一般都是到大醫院,報銷額度會更低,并不一定會出現患者和醫保資金往大城市涌的情況。而且如果與分級轉診結合起來,讓遵循分級轉診的患者報銷比例高于直接去大醫院的患者,就能夠更好地引導人們理性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