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日從四川省環境保護廳獲悉:該省8日正式發布《四川省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意見》,劃定了生態保護安全底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19.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員面積的40.6%,其中一類管控區3.8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員面積的7.8%,二類管控區15.9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員面積的32.8%。
該“實施意見”明確了四川省13個生態保護紅線區塊的地理分布、主導生態功能及保護重點,提出了管理管控要求。其中,一類管控區禁止任何形式的開發建設活動,必要的科學研究、生態保護活動必須依法審批,包括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地級以上城市和縣級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等。二類管控區,將根據紅線區主導生態功能維護需求,制定禁止性和限制性開發建設活動清單,確保用地性質不轉換、生態功能不降低、空間面積不減少。
據了解,生態保護紅線是依法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的嚴格管控邊界,是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的底線,對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圍繞四川省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戰略目標,四川生態保護紅線空間分布格局為“四軸九核”,共13個紅線區塊,總面積19.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員面積的40.6%。其中,2個屬于水源涵養功能,3個屬于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1個屬于土壤保持功能,7個屬于雙重功能。
其中“四軸”包括金沙江下游干熱河谷土壤保持紅線區、大巴山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紅線區、川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紅線區、盆中城市飲用水源-土壤保持紅線區。“九核”包括雅礱江源水源涵養紅線區、大渡河源水源涵養紅線區、黃河源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紅線區、沙魯里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紅線區、大雪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壤保持紅線區、岷山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紅線區、邛崍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紅線區、涼山-相嶺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壤保持紅線區、錦屏山水源涵養-土壤保持紅線區。
通過意見實施,四川計劃實現生態保護紅線的兩個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全省國土生態空間進一步優化并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體改善,基本形成結構合理、功能明確、格局穩定的復合生態保護紅線體系;到2030年,區域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顯著提升,全面形成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