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發改西部[2016]1836號
貴州省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批復》(國函[2016]142號),現將《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附件: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16年8月24日
附件
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
為支持貴州加快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建設,培植后發優勢,奮力后發趕超,走出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在我國對外開放中邁入中西部地區前列,在扎實推進跨越發展中加快經濟轉型,打造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首要任務,堅持開放引領、創新驅動、生態融合、成果共享,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國際產能合作,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為內陸地區在經濟新常態下開放發展、貧困地區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生態地區實現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
(二)發展目標。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方面大膽闖、大膽試,爭取到2020年,試驗區以服務開放型經濟為目標的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創新、政府服務等制度基本建立,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以大數據、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態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對外開放水平處于中西部前列,開放式扶貧走在全國前列,基本建成以投資貿易便利化試驗區、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和開放式扶貧試驗區“三位一體”的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形成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二、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建設內陸投資貿易便利化試驗區。以對內開放為先導,引領和推動對外開放,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全面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為內陸地區在經濟新常態下開放發展探索經驗。
1. 加快打造國際化開放平臺。以貴安新區為核心,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及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臨空經濟示范區、畢節試驗區為支撐,形成內陸開放平臺體系,創新體制機制,促進人才、技術、資本等自由流動。支持貴州在現有政策法規允許條件下大膽探索,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進一步辦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國際山地旅游大會和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
2. 有序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創新利用外資方式,鼓勵跨國公司在試驗區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采購中心、財務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簡化跨境投融資管理程序,便利資金跨境流動,降低投融資成本,推進融資服務創新。鼓勵和支持各類企業在對外貿易和投資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減少匯率風險,降低匯兌成本。
3. 穩步實現貿易便利化。加大貴陽航空口岸開放力度。研究推動在遵義、銅仁、安順、六盤水等城市設立航空口岸,在條件成熟時支持在貴陽改貌、畢節內陸港以及遵義港漩塘、黔西南蔗香等地設立直接辦理貨物進出境手續的查驗場所。支持在符合政策及實際需要的前提下,研究設立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支持在貴陽建設進口糧食、水果等檢驗檢疫指定口岸,擴大采信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結果。依托電子口岸平臺,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加快區域通關一體化進程。在海關特殊監管區進一步深化“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貿易便利化改革。支持人員跨境流動便利化,對從事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外籍中高端管理和技術人員提供出入境和居留便利。為國際展品、藝術品、電子商務進出口商品等提供通關便利。對承接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所需樣機、樣本、試劑等實施分類管理,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國際通信服務水平,支持基礎電信運營商為試驗區服務外包企業網絡接入和國際線路租賃提供便利。支持獲得網絡支付業務許可的非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合規開展跨境外匯支付業務,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4. 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高效連接試驗區與國內外的產業價值鏈,采取“一條龍”產業合作模式,與上下游企業建立緊密的國際供應鏈關系。擴大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出口,創建出口商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支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鼓勵沿海地區與試驗區共建產業合作園區,穩妥推進國內外企業將整機生產、零部件、原材料配套和研發結算環節向試驗區轉移,形成產業集群。積極探索承接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新路徑。逐步擴大中醫藥、服務外包、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出口,培育特色服務企業。利用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手段支持各類服務業企業通過新設、并購、合作等方式,在境外開展投資合作,加快建設境外營銷網絡,增加在境外的商業存在。
5. 拓展經貿合作新領域。加強試驗區與港澳臺經貿合作。支持試驗區與臺灣在農業、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生物技術等領域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支持試驗區與香港在金融領域加大合作力度。支持試驗區與港澳在旅游等行業建立緊密聯系,加快開通試驗區與港澳間旅游直通車。鼓勵港澳臺教育機構到試驗區合作辦學。積極促進試驗區與瑞士在生態文明建設和山地經濟方面加強交流合作。支持韓國電子、汽車等行業在試驗區共建產業園區。支持試驗區與印度共建信息技術產業園區和培訓基地。支持試驗區與東盟在農產品進出口、服務貿易、職業教育等領域加強交流合作。
(二)建設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根據資源優勢和現有產業基礎,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特色產業規模化、新興產業高端化,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功能配套、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6. 建成全國重要的能源資源開發與深加工、特色輕工業、裝備制造業基地。推進資源精深加工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可持續發展,打造一批高端化、精細化、智能化產品。支持試驗區建立地方電網,擴大直供電交易和發電權交易,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繼續推進“西電東送”工程,建立健全合理的電量、電價調控機制。推動試驗區建材建筑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及石材等優勢產業,加快推進新型建筑建材產業示范基地和集聚區建設。支持引進戰略投資者,做大做強苗藥等中藥民族藥,加快發展化學藥,培育發展生物制藥,在醫療器械及其衍生產業形成突破。支持苗藥進入藥典,建設好國家苗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在白酒、民族醫藥等產業領域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在貴陽、遵義等中心城市建立區域智能制造中心。國家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綠色制造、工業強基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優先考慮向試驗區布局,重大專項資金安排向試驗區傾斜。
7. 建設全國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支持試驗區加快發展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大力發展智能手機、芯片設計等智能終端產業。加快綠色數據中心、國家級大數據內容中心建設,支持有關部門、單位和企業將相關應用及災備數據向貴州已建的數據中心遷移,購買使用云服務。建設“云上貴州”系統平臺,促進數據集聚共享。推動大數據與各行業融合,形成更多云應用及信息技術服務,帶動關聯業態發展。培育數據采集、清洗、加工等一批數據增值服務企業,加快建設國家級大數據服務中心。支持試驗區建設“數字絲路”跨境數據存儲和服務中心,打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的數據存儲與處理基地。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前提下,支持跨國企業在試驗區建設全球或區域性數據中心。支持貴陽適時建設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城市,支持試驗區建設以工業云為基礎的工業互聯網,并將試驗區工業互聯網納入國家工業互聯網建設體系。充分利用平塘500 米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平臺,結合大數據技術和平臺,建設超算中心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天文學研究基地。按照國家規定對高新技術企業進行重點扶持,給予稅收、人才等優惠政策。
8. 推進區域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加強試驗區與長江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區等區域產業協同發展,促進試驗區優勢產業與上海等自貿試驗區產業銜接,在裝備制造、卷煙、白酒、特色食品、農產品深加工等重點領域擴大合作,提升產業配套能力和綜合競爭力。支持試驗區與中東部地區開展產能合作,承接中東部地區優勢產能有序轉移。支持試驗區與周邊地區探索產業合作路徑,建立省際交界地區產業協作發展和收益分享新機制,促進生產要素跨省自由流動。以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等為依托,擴大對外產業合作,重點引進補短板、強配套、促轉型的產業項目及企業。支持貴安新區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探索符合試驗區發展實際的創業創新模式和經驗。
9. 加快推進金融開放創新。鼓勵社會資本在試驗區依法發起設立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促進金融和互聯網深度融合。探索綠色債券等新型金融工具的應用,支持貴安新區探索開展綠色金融改革。推動區域性股權交易、碳排放權交易、排污權交易等市場規范發展,積極研究探索林業碳匯交易。規范發展能礦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推動研究動力煤、甲醇等優勢品種在試驗區設立交割廠庫,研究推動上市磷肥、尿素等期貨品種。開展跨境股權投資、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管理運營等試點,加快推進試驗區金融服務創新。允許試驗區金融機構和企業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在境外通過上市和發債等形式融資。支持試驗區復制中關村有關政策,開展外債宏觀審慎管理試點。支持研究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引導各類社會資本進入。
10. 建設國際著名山地旅游目的地。依托“縣縣通高速”的交通優勢實施路景一體化工程,打造美麗萬里高速畫廊。加強“山地公園·多彩貴州”國際旅游市場宣傳推介,提升品牌知名度。籌建國際山地旅游聯盟,舉辦國際山地戶外賽事活動。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大力打造綠色城市、森林城市和海綿城市,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實行差別化土地利用政策,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滿足生態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適當增加旅游項目建設用地供給,適度利用荒山、荒地開發建設生態體育公園和康體、休閑旅游項目。加強航空口岸旅游服務體系建設,擴大航權開放范圍,增加國際航班航線,構建方便快捷的國際旅游環境,培育國際航空旅游市場。加快旅游體制機制創新,對景區、公園實施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分離改革。
11. 打造大健康產業創新示范高地。推動中藥種植、藥品研制、醫療器械制造相結合,大健康與山地旅游相融合,推動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發展高端醫療服務業,引進國際知名醫療機構在試驗區設立分支機構,簡化外國藥品和醫療器械進口手續。鼓勵非公立醫院發展,引導醫療龍頭企業加速布點,推廣醫療連鎖經營新模式。加快建設一批全國領先的保健療養中心、戶外康體運動基地,打造中國宜居頤養勝地。探索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鼓勵試驗區開展社區、家庭養老并重的養老服務和醫養結合試點。
12. 打造區域性物流樞紐。進一步加大對納入國家規劃的鐵路、公路、機場、內河水運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設貴陽至昆明、重慶、成都、南寧等高速鐵路。規劃研究貴陽至興義、興義至永州、瀘州至遵義、六盤水經威寧至昭通、黔江經遵義至昭通、銅仁至吉首、涪陵至柳州等鐵路。進一步提升黔桂鐵路、南昆鐵路(昆明至百色段)既有鐵路能力和效率。構建貴陽至各市(州)中心城市城際鐵路網絡,建成一批綜合換乘交通樞紐。進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網布局,建成“六橫七縱八聯”高速公路網絡。研究構建“一樞紐十六支”機場布局,完善客貨運航線網絡,支持加密國內外航班航線,擴大低空空域開放,加快通用航空發展。做好航道建設規劃及相關環評工作,科學實施烏江等河流通航設施建設和航道整治工程,構建通江達海的便捷水運通道。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試驗區優勢產業與物流業聯動創新發展,加快物流園區和貨運樞紐設施建設,完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大力推進物流標準化,開展農村共同配送,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創新物流基礎設施投融資方式。建設智慧物流云等公共平臺,推廣運用企業智能車聯網、智能公路港等新型物流模式,提升試驗區物流業信息化水平,不斷降低物流成本。
13. 加快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加大服務業引導資金對試驗區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貴陽高新區、貴陽小孟工業園、仁懷—習水名酒工業園、湄潭中國茶城等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建設。鼓勵國內外各類專業服務機構特別是知名科技服務機構在試驗區設立分支機構或開展科技服務合作。加快發展工業和工程設計創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成立工業設計服務中心,實施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對外開放共享機制,加大對試驗區內超算中心、科研院所、高校等開放共享的公共科研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支持貴陽、遵義、安順等地區結合本地區位優勢和產業實際,發展服務外包,在試驗區設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論壇。
(三)建設內陸開放式扶貧試驗區。大力推進開放式脫貧攻堅,用市場力量牽引扶貧,促進學業、產業、就業有機統一,積極引導國內外力量和民間資本參與扶貧開發,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4. 深化對口幫扶。按照國家已經明確的對口幫扶關系,創新城市對口幫扶機制,鼓勵幫扶方與受幫扶地區在基礎設施、人才交流、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等領域開展全方位精準對接。充分發揮幫扶方沿海港口功能,共建合作港口,拓展貴州出海通道,發展國際物流。鼓勵重點科研院所、國內外知名高校與試驗區教育機構合作辦學。
15. 加強扶貧國際合作。深化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銀行、歐洲投資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減貧領域合作。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國際金融資金參與精準扶貧的作用,與金融機構做好對接,創新金融扶貧產品,支持貧困地區產業鏈建設,提高特色產業規范化、標準化水平。
16. 擴大農業開放與交流合作。積極吸引境內外資本參與試驗區特色農產品深加工、農業技術研發推廣、規模化種養基地建設和農產品購銷。開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建設試點,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程、一二三產業融合試點示范工程,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及地理標志農產品,引導農民增收致富。加大對試驗區農村電網改造的支持力度。
17. 創新鄉村旅游扶貧模式。開放鄉村旅游市場,盤活鄉村旅游資源,打造一批鄉村特色景觀旅游村、精品民宿、鄉村度假地。推動民族地區農文旅一體化發展。推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特色小鎮、民族節慶、民族歌舞、民族傳統工藝等傳統文化保護工程,打造美麗鄉村。整合提升特色銀飾、刺繡、工藝品、紡織等產業,推動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品產業品牌化。支持試驗區開展斗牛、水族賽馬等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活動試點,推進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化。支持凱里市結合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深入推進鄉村旅游促脫貧工作。
18. 創新資源共享機制。穩步推進農村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有序推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經驗和普定縣秀水村“秀水五股”模式。在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推進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設施農業、養殖、光伏、水電、鄉村旅游等相關扶貧項目形成的資產,具備條件的可折股量化給貧困村和貧困戶,尤其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引導龍頭企業和貧困群眾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共享機制,激勵企業與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農產品購銷合同,形成穩定購銷關系。貧困地區水電、礦產等資源開發,賦予土地被占用的村集體股權,讓貧困人口分享資源開發收益。落實好有助于貧困人口脫貧的相關稅收、信貸等優惠政策。大力發展村級互助資金和抵押擔保,建立完善市場化、可持續的信貸渠道,促進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等要素資本化、市場化,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落實好職業教育國家助學政策,使貧困家庭子女順利完成學業。
(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對接國際先進理念和通行規則,培育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新優勢,保證各類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確保試驗區建設取得預期成效。
19. 營造透明高效的政務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制定發布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提高行政透明度和公信力,依法公開試驗區相關政策文件、管理規定、辦事程序等信息,方便企業查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開展集中登記試點,適時實施“多證合一”登記制度,選擇開展“證照分離”登記改革試點。開展“代辦式”、“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注冊和科研人才落地開辟綠色通道。
20. 營造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和應用清單,加快建立聯合懲戒機制。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市場監督制度,完善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和經營異常名錄與黑名單制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強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制度建設,進一步推進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
21. 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加強地方立法,對試點成熟的改革事項,適時將相關規范性文件上升為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建立綜合法律服務窗口等司法保障和服務體系。強化行政執法和司法監督,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強化對各類侵權行為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保護各類所有制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
三、組織實施
貴州省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本方案實施的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強化績效考核,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積極探索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落到實處。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設項目要按規定程序報批。
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切實加強對試驗區發展的指導和支持,幫助解決突出困難和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本方案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