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一:老齡化、少子化趨勢并存
盡管流動人口快速增長,但申城人口年齡結構仍呈失衡狀態,“老齡化”、“少子化”兩種趨勢并存:2005年,全市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19.58%,至2009年,這一比重已升至22.54%。相比之下,2009年戶籍人口中青少年所占比重僅為8.3%,明顯低于全國18.5%的平均水平。有數據顯示,今后申城每年平均凈增老年人20萬左右;新增老年人口中,80%以上將為獨生子女父母。
市人口計生委主任謝玲麗解釋,由于人口年齡結構失衡,申城勞動力正呈逐年遞減之勢。“十一五”期間,本市勞動力人口大致為900萬人;“十二五”期間,勞動力人口或會降至800余萬人。為充實勞動力,申城將合理引入上海發展所需的25歲至35歲勞動力,減緩老齡化進程;本市民政等多個部門也接連探索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等模式,盡可能解決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難題。
挑戰二:城市化郊區化發展并進
數據顯示,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密度為3503人/平方公里,是全國人口密度的20余倍;相比2005年,市域每平方公里增加了699人。在人口布局上,變化正悄然發生:內環線以內的核心區域,人口密度出現下降;內環和中環之間、中環和外環之間的人口密度不斷上升;郊區人口密度也有所增加。人口居住沿軌道交通擴散、向郊區新城集聚的趨勢逐步凸顯,“城市化”、“郊區化”兩種態勢并進。
謝玲麗認為,全市實有人口、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數量都不斷攀升,這為城市承載能力和運行帶來諸多挑戰。目前,申城人口空間分布已得到一定的調整優化,但想要改變中心城區人口過度擁擠的現象,還需更長時間的努力?!笆濉逼陂g,長三角區域將迎來“高鐵時代”,長三角內人口互動更為頻繁,“同城效應”也將更加明顯,這或許能為突破現有城市發展瓶頸提供思路。
挑戰三:人口素質與“國際城市”有落差
申城人口素質正持續提高。截至2010年底,本市常住人口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1.8‰,孕產婦死亡率為9.61/10萬,嬰兒死亡率為5.97‰,繼續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新增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正穩步提升。在“十一五”期間,上海人口的構成日漸多元化和國際化,旅游人口、商務人口、通勤人口不斷增加,人才集聚和人口國際化的發展態勢也很明顯。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盡管人口素質有所改善,但與世界級的大都市相比,仍有較大改善空間?!笆濉逼陂g,本市還將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實施優生促進工程,同時推廣免費婚檢服務、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加大0至3歲人口早期教育。此外,城市也應加快人才吸引、集聚和培養的能力,在不同人群中大力發展各類教育,盡早建設成為國際人才高地。
副市長趙雯出席昨天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