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一個新的發展命題,榮成市以敢為人先的成功實踐,把城市與鄉村、沿海與內陸、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綜合研究,描繪出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現實圖景,探索出沿海發達城市如何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徑:
他們以“擴大城市、提升城鎮、縮減農村”的思路,統籌城鄉資源配置和區域功能定位,形成了規劃布局合理、人口產業集聚、設施配套完善、鎮村功能齊全、環境優美協調的城鄉空間布局體系;
他們以打造城鄉一體化先行區為目標,統籌海陸生產力布局,消除制約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形成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的協調發展格局。
在走進榮成探尋城鄉一體化發展路徑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感受到的,是榮成市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局面,是一幅城鄉統籌互動、一體發展的和美畫卷。
敢為人先,打造城鄉一體化先行區
———榮成市城鄉一體化的實踐,勇于探索,敢于“先行”,這既是基于自身的經濟實力支撐,也是對如何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執政考量,更是對縮小城鄉差距、讓百姓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的執著追求
3月10日,來自中科院等國內知名科研院所的18名專家齊聚榮成,就全國城鄉一體化試點市建設方案進行論證,并對榮成市城鄉一體化建設進行調研———早在2010年10月,榮成市就被中科院選定為唯一一個縣級全國“城鄉一體化試點”。
城鄉一體化,是一項重大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兩年前,面對城鄉統籌的科學發展要求,面對城鄉一體化發展這一新課題,榮成市在全面審視自身實際及發展優勢后,率先提出打造“城鄉一體化先行區”的戰略定位,明確了城鄉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化管理和生態建設“六個一體化”的目標。
不僅要實現城鄉一體化,而且要爭做“先行區”,這是一種氣魄,一種膽識,更是一種實力。
敢于先行,基于榮成市對城鄉一體化的深刻戰略思考。榮成全市上下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城鄉一體化是促進城鄉居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變革的過程,是城鄉人口、技術、資本、資源等要素相互融合、協調發展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讓百姓有尊嚴地生活。
敢于先行,還基于榮成市對自身經濟基礎、產業優勢和城鄉布局的現實思考。榮成市總體已經進入城鄉經濟發展的快速增長期、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期、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期,但城鄉之間、工農之間、沿海與內陸之間不平衡的問題仍然突出。
榮成市沿海經濟發達,帶動能力強,星羅棋布的400多個漁農結合村和漁業公司,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達100多個———經過多年的產業培植和強弱兼并,有著較強的資本實力和要素吸納能力,形成了相對集中的居住社區。
榮成市已形成了北部成山、中部市區和南部石島三個區域發展中心,以港西、俚島、虎山和人和為中心的城鎮化發展框架已經拉開,城鄉一體發展的空間布局已見雛形。
然而,優勢與問題并存。沿海帶動力強,但由于歷史上規劃不到位,基礎設施和城鎮功能配套落后;城鎮化起步較早,但資源開發、設施配套卻各自為戰、自成體系,既浪費了資源,又造成了重復建設。
以發展的眼光審視自身優勢與問題,榮成市把打造城鄉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著力點,放在打通這些制約發展的瓶頸上來。
于是,2009年,打造城鄉一體化先行區寫入了榮成市《政府工作報告》,《榮成市城鄉一體化發展綱要》隨之出爐,“一城、兩帶、三片區”的宏偉戰略規劃逐漸明晰。
科學謀局,沿海與內陸統籌推進
———榮成市城鄉一體化的實踐,敢于先行卻不急功近利,他們結合區域實際,在空間和時間上進行科學布局,通過海與陸聯動,實現城鄉生產力布局、資源開發和設施配套的統籌推進、共同發展
3月14日,全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現場會在榮成召開,來自市直部門及各市區相關負責人領略了連片整治給榮成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
以連片的方式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只是榮成市推進城鄉一體發展思路的一步打基礎的“棋子”而已。在打造城鄉一體化發展先行區這盤持久的、浩大的“棋局”中,榮成市運籌長遠。
“擴大城市、提升城鎮、縮減農村”———這一榮成城鄉一體化的最終目標,成為謀局的主線。
春節過后,榮成市夏莊鎮項目區內5個由沿海鄉鎮轉移的項目投入緊張建設,與此同時,該鎮農民紛紛走出家門,到尋山、俚島等鎮的企業去上班———內陸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沿海集聚內陸人口,內陸與沿海之間的要素融合、流動,已成為榮成市調整優化生產力布局,實現沿海與內陸共贏發展的有效途徑。
善弈者謀勢。榮成市從調整優化生產力布局入手,放大沿海優勢,彌補內陸“短腿”,著力打造人口集中和產業培植的平臺。
按照海陸一體、城鄉統籌的思路,榮成市統籌城鄉資源配置和區域功能定位,確立了“一城、兩帶、三片區”空間布局———
“一城”,即中心城市帶動戰略,以市區的擴張加速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和公共服務向園區、鎮街駐地、城郊村莊延伸,帶動環城小城鎮建設。
“兩帶”,即沿海、內陸兩個功能分區帶。沿海城市帶,以崖頭、石島、成山三大城區組團和港西、俚島、虎山、人和四個中心鎮為依托,帶動內陸人口向沿海集聚,推進產業向內陸延伸;內陸村莊聚合帶,以鎮駐地及社區村為依托,提升鎮駐地,擴大中心村,撤并弱小村。
“三片區”,即中部以市區為中心,輻射經濟開發區及俚島、滕家、大疃、夏莊、蔭子、崖西等鎮,強鎮弱鎮互補、山區向中心轉移;南部以石島管理區為主體,輻射人和、虎山、上莊等鎮,打造產業和城鎮發展隆起帶;北部則以成山鎮為龍頭,輻射港西、埠柳等鎮,打造工業制造、濱海旅游及現代農業產業基地。
“一城、兩帶、三片區”的空間布局,清晰地描繪出了榮成市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藍圖。在這一藍圖上,生產力、資源及基礎設施重新優化配置,各個區域科學定位、合理分工,實現了局部與全局統籌推進,沿海與內陸共贏發展。
城鄉一體化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榮成市長遠規劃,從打基礎入手,確定兩步走戰略。
第一步,重點突破、形成框架。到2012年,調整完善城鎮建設布局、產業布局、人居布局,建立體制機制,城市化率達到65%以上。
第二步,全面推進、形成體系。到2020年,實現城鄉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事業、生態建設六個一體化,城市化率達到80%以上。
沿著既定藍圖,榮成市城鄉一體化全面推進:沿海城市帶建設戰略已啟動,十億多元資金投入城鄉設施對接;沿海產業隆起帶帶動產業加速向內陸傳遞,一個個項目園區在內陸崛起;廣大農民則從全覆蓋式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中,感受到生存環境、生活條件的改善。
城鄉聯動,因地制宜標本兼治
———榮成市城鄉一體化的實踐,不是城鄉一樣化,他們既注重通過基礎設施對接縮小城鄉環境差距,又注重以產業培植縮小城鄉收入上的差距,最終實現城鄉一體發展、同步提升
榮成市認為,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一樣化”,而是讓農民生活品質發生變化,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對等的公共服務。
因此,榮成市在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堅持標本兼治、聯動進行:既注重通過設施配套推進集中居住,縮小城鄉環境上的差距,又注重以產業培植解決集中居住后的生產生活問題,縮小城鄉收入上的差距,實現城鄉一體發展、同步提升。
因地制宜,他們針對沿海與內陸村莊的不同實際,選擇不同的“一體化”實現路徑。
榮成市沿海鎮駐地村的群眾大多已“上樓”,但人雖然住上了樓房,冬天卻要燒土暖氣,做飯要用液化氣,污水、垃圾處理設施跟不上,生活環境臟亂差的問題比較突出,居民對城市居民便利生活的向往越來越迫切。
群眾的需求,正是推進城鄉一體化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去年,榮成市啟動沿海城市帶建設戰略,以鎮街駐地為節點,投資5.5億元啟動了水、暖、天然氣、污水、垃圾“三通兩處理”工程,推動城鄉設施全面對接。與此同時,對113個村莊實施住房建設工程,3萬戶5萬多農民即將搬進新居。
對內陸村莊,榮成市則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提升農村環境,改善農民生活條件,通過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實現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他們以輻射半徑1.5公里、帶動周邊3至4個村、服務人口2000人左右為標準,計劃今年年底在全市農村建成310處社區服務中心。截至目前,已建成的260余處社區服務中心,讓榮成廣大農民盡享和城里人一樣便利、完善的服務。
在社區建設的基礎上,榮成市積極推動民生保障向農村覆蓋,繼去年安排1.9億元財政資金,加強新農保、新農合、低保救助等民生事業建設的基礎上,今年又全面提高各項民生保障標準,擴大覆蓋面,達到全省領先水平。
推進城鄉產業一體化,讓農村經濟發展起來、讓農民富起來才是根本,榮成市找到了“治本”的最佳途徑———依靠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土地流轉,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如今,榮成市圍繞特色優勢產業扶持發展起26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結帶動農戶4.2萬戶。
土地流轉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也讓農民擺脫了土地束縛,解除了城鎮化帶來的后顧之憂,掃除了實現農民市民化道路上的障礙。
兩年的實踐,榮成市城鄉一體化的征程雖然剛剛起步,但框架已越發清晰:以沿海城市帶和內陸村莊聚合帶建設為載體,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民生保障向農村覆蓋的力度不斷加大,邁出產業向內陸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服務向社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的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