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成都舉行的城鄉統籌規劃研究課題第一次工作會議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原司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李兵弟說:“城鄉統籌工作是中國城市化道路中不可逾越的環節,這一關必須邁過去。”他期望城鄉統籌規劃研究課題能對我國一些先行地區的經驗進行歸納總結和梳理,為今后納入城鄉規劃法奠定基礎。
會議就城鄉統籌規劃與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四規合一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明確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小城市委員會、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江蘇省建設廳、浙江省城鄉規劃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重慶市規劃局、中國人民大學、河南省新鄉市規劃局、浙江省嘉興市規劃局等為課題成員單位。據了解,本課題將申請列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司的重點課題。
會議討論、修改、確定了《中國城鄉統籌規劃實踐探索》編寫提綱,李兵弟對提綱進行總體說明,強調要根據理論指引、技術指引等進行總結,各單位可根據各自經驗推薦實踐案例。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具體任務與分工,確保本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計劃于5、6月在浙江和江蘇召開第二、三次工作會議。
張泉(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我認為,城鄉統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穩定已進城進鎮的農民。如果只是研究農村的規劃比較簡單,但關鍵是涉及到農民進城的現實問題。比如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一些農民,他們早就不是農民了,還把他們留在農村干什么?我們的資源能否支撐這樣的模式呢?在江蘇蘇南,100戶里面普遍有20、30戶是空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些農村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小孩給不給老人帶?老人過世了,這些房子怎么辦?新生代農民工還會不會回來?要給農民工留不留建設用地(宅基地)?這些都是研究城鄉統籌必須解決的核心政策問題。
江蘇省的城鄉統籌規劃一開始就定位為一項專項規劃,是城市規劃的組成部分,也是法定規劃。凡是鎮村總體規劃修編,就需進行城鄉統籌規劃,并進行審批。所以就江蘇省而言,把城鄉統籌規劃納入法定規劃沒有異議。
何宇鵬(國務院體改辦中國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我認為要站到戰略的高度去思考統籌城鄉這個問題,統籌城鄉發展的目標是要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從十二五規劃來看,一是完善城市化空間布局形態,二是把符合條件的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三是住房。關于農村建設,雖然各地有不同探索,三中全會提出在城鎮建設用地指標以外的農村集體用地進行建設是鼓勵的。這其實為農村地區的城市化是一種政策支持,可以開展很多有益的探索。
關于幾規合一的問題,對研究者而言,不存在誰統領誰這一問題。但從部門專業性來看,規劃最有可能。因為土地利用規劃基本是用途規劃,發改委的規劃基本是時間規劃,但無論如何,這些最后都會體現在形態上。另外也需加強部門間的協調,多部門合作方能成為統領性的文件。城鄉統籌規劃不一定是專門規劃,不然很難解決合法性問題。
胡濱(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關于四規合一,我覺得由城鄉統籌來合一倒是一個較好的統籌“工具”。關于城鄉統籌規劃,我們認為城和鄉應該是一個辯證關系,不分彼此。城要做大,才能反哺農村。實踐中我們發現有這么一個現象,城鄉統籌規劃常常和農村布點規劃劃等號,我們不贊成把城鄉統籌規劃作為一個專項,這樣有種打補丁的感覺。
通過7年的實踐,成都的城鄉統籌規劃體系已經基本建立起來了,已經基本做到了“橫到邊,縱到底”。當然這與成都是國家城鄉統籌試驗區賦予的特殊政策有關。從城鄉統籌規劃本身來說,起步較晚的地區,還是應該先有規劃,再實踐。
顧浩(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城鄉統籌的重點是要關注人口的轉換、轉移以及人口素質的提高。也即城鄉統籌的目的是把城鄉人口素質都提高到相應的水平。要求現在的農民去搞農村產業化是不現實的,因為農民的就業技能素質不夠高。實際上現在農村的戶籍人口,其中20%—30%已經不從事農業生產,無非就是他們現在沒有得到市民的承認。
在我國現行城市規劃的每個層次中,其實都涵蓋了城鄉統籌的許多思想。因此,關于四規合一,我認為不能說合一,只能說銜接。應該是以城鄉統籌規劃為統領或是平臺,值得商榷。當然浙江省是給予了城鄉統籌足夠的法定地位,如把縣域規劃納入法定規劃。
倪明(重慶市規劃局鄉村處處長):如果今后將城鄉統籌規劃單獨作為一個規劃,估計不現實,在原來的規劃體系中再加一級也比較不現實,重慶的總規也就是城鄉總體規劃,中心城也是結合了城鄉考慮的規劃,遠郊則通過鎮進行的規劃。
我估計全國各地的做法也不同,如重慶就是大城市帶大農村,尤其對城市化發展進程中農村的作用,大家的焦點一般在城鄉建設用地的增減掛鉤這方面,重慶也是試點區,但在每一級政府的認識是不同的,如基層就認為是通過整理轉移建設用地指標。故課題研究中應提出一些關于土地、生態保護區等政策指引方面的內容。還有就是農村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可以介紹農村如何融資等。
郭建華(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處長):廣東目前還沒有用城鄉統籌這樣一個提法的規劃。有一些試點,如鶴山和河源,是稱作城鄉總體規劃,但和傳統總規沒有本質區別。云浮方面,也是對“合一”的使用比較謹慎,現在叫融合。所以我覺得叫三規融合運行較好。
廣東省的探索,總的來說是從重點項目上突破。如三舊改造規劃:舊城、舊村、舊廠房。比如廣東省綠道項目的規劃、建設和完善,就是城鄉統籌規劃的一個系統性典型案例。另外就是TOD、名鎮、名村建設等,廣義來講都可納入城鄉統籌。結合這個課題,可能可以解決“重城市輕農村”的問題,當然全國各地的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本課題可以做為對不同地域階段性問題的總結。
朱力(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建所副所長):城鄉統籌雖然在中規院不是主流的任務,但也做得比較多。各地叫城鄉統籌規劃的名字的,未必在做城鄉統籌;不叫這個名字的,倒可能做了很多城鄉統籌的探索。我理解城鄉統籌比較類似戰略規劃。比如石家莊,先做了一個戰略,再做總規,再統籌。從技術上講,石家莊實際上就是修正了傳統規劃的體現,也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四規合一,規劃是走在最前面的。
在實踐中,我們認為,政府的價值取向其實直接影響到規劃理念,有的地方是真統籌,有的地方其實也是打著統籌的旗號。所以從技術上講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涉及到鄉村就比較難。
田子超(河南省新鄉市城鄉規劃局局長):新鄉市作為河南省的城鄉統籌試驗區,規劃局參與了專業的規劃編制和管理等技術工作。通過2010年的幾個試點,我們發現很多困惑。一是村莊沒有技術規范的支持;二是村莊發展狀況不同;三是各部門理解不同,偏離了經濟狀況和群眾意愿。因此,我贊同對不同區域的村莊建設模式加以區別。
城鄉統籌規劃是很寬泛的概念。到底是規劃,還是在規劃中加強部門的管理工作?牽涉的范圍很廣,社會、政策、空間概念……對于基層部門,十分需要上級部門的指導,結合基層實際來開展工作。新鄉市去年完成了4個規劃,提到了多規合一。不管是哪個規劃,空間上都是落到城鄉統籌規劃,產業聚集區和新農村建設都有規劃可依。我們對規劃區分了近郊、遠郊、農業區、山區等六個區域,對應的建設模式不一樣,根據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來判斷是否讓農民“上樓”,并尊重農民意愿。
周麗亞(深圳市蕾奧城市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副總規劃師):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課題。我們將立足深圳,總結案例和經驗,把經驗教訓拿出來與大家共享。我覺得我們需要總結在城市化進程中的空間規劃、統籌政策、制度設計如何結合,把歷史的線、空間規劃的線、政策的線相結合。比如,城鄉統籌規劃的目標、路徑、脈絡,以及生活、生產、生態空間的關系等。
在東南沿海,自下而上為主,基層主導、政府配合,珠三角的生產組織單元不同,規劃的著力點也就不一樣。如珠三角農村發展,改造成什么樣,難以判斷。珠三角農村的工業化程度很高,城、鎮、村不分,差異性特別大。建制還在,肌理尚存,但是產業已經不是傳統農業,也不聚集,生產活動與生活沒有關聯性。很難說有統一的規劃模式。
2月21日與會代表還參觀考察了成都郫縣三道堰鎮汀沙生態農業園、唐昌鎮戰旗村、都江堰市石羊鎮金羊村、翠月湖宋家院子和東桂村。大家邊聽、邊看、邊談、邊思考,一致認為:成都市研究利用國家政策到位,用統籌城鄉的思路和辦法建設新農村;規劃超前,不放棄農業,不浪費耕地,產業化程度高,集體經濟壯大;工作有創新,農村的基本公共服務已達到或接近城市社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