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日前發布《2015年網絡語象報告》指出,網絡語言低俗化已向紙媒等傳統媒體滲透,一些市場類報刊為了吸引眼球,頻頻使用網絡低俗語言作為標題,失范之勢不容小覷。其中最需要關注的,是傳統媒體三大關口的“失守”:標準打折,格調下降,把關缺失。(5月12日《人民日報》)
語言是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具有嚴謹性和文化邏輯性,正如所說,作為一種思維工具,語言的運用受到思維者文化因素的制約;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語言的表達又受到交際者群體心理和習俗的影響。因此,面對一些媒體“頻頻使用網絡低俗語言作為標題,失范之勢不容小覷”的態勢,憂慮之士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一是突破標準,沖擊底線;二是定位媚俗,“拿來”取向;三是把關不嚴,生搬硬造等。還上升到“語言文字不僅承載歷史文化,同時也承載民族的情感認同,反映社會發展與歷史進步”的高度來批判之,實則并不為過。
但在筆者看來,理論上的說教可能正確,但在所謂的網絡語言“低俗”趨勢面前,可能無濟于事。語言的被接受和接納程度與空喊文明無關,而是與使用者的心態和社會環境有關。正如此前有些地方動用法律來禁止人們使用網絡語言也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那樣。
調查顯示,根據網民檢索情況分析,網絡低俗用詞之間存在較高的關聯性,但也絕非僅是把好關就能解決的。語言交流不能沒有規則和規范,而說到規范,則要重申,規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死東西”,更不是一成不變的。語言無時無刻不處在變異之中,在網絡時代更是如此。如果我們承認了規范是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認同了規范本身就是不斷演變和完善的結果,那么,在認識網絡用語的時候,就能多一份理性和清醒。因此,在看到“三大關口失守”的同時,更要正視語言生態受到污染背后的精神底色和氣候問題。
“網語倒灌”與低趣味的文化環境和時代精神粗鄙化有關,在一定意義上,“網語倒灌”并不僅僅是個語言低俗的問題,相反,是一個與時代精神癥候和文化氣度密切相關的課題,僅就網絡語言的低俗談問題是個死結。審美價值的偏離和社會價值觀的異化,讓一些粗鄙成為時尚,庸俗成為流行,語言、文化的格調品位下滑跌落。網絡語言的粗鄙化、庸俗化與暴力化正一定程度折射了網絡社會的文化品位。
語言學家約翰•塞爾在《心靈、語言和社會》一書中指出,“生活形式的不同,決定了語言游戲的不同。任何語言游戲只能在它所在的那個生活形式中去理解。不懂一種生活形式,就不懂它所決定的語言游戲。”可以說,網絡時代人們生活的多樣性和人們追求快捷的要求,決定著語言運用的多樣性。隨著社會的發展,那些粗俗的、不得體的網絡語言必然得到淘汰,那些不文明的詞匯也必然消失。但這要建立在對整個社會精神文化追求上。
低俗網語恣意地“倒灌”給社會文明之風必然帶來嚴重影響,因此,語言的規范,特別是網絡語言的使用,應立足于時代精神底色和提高文化品位才是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