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時來天地皆同力,“德州模式”新創舉
時間:2011-03-14 10:14:00  來源:城市化委員會 

時來天地皆同力,“德州模式”新創舉

——統籌城鄉的德州城市化發展實踐

    村民主動要求拆遷?上大學戶口不要遷北京要留在村里?市民保障不如農民?

    近來在德州,經常會有整村的村民集體聯名向有關部門要求拆遷,時不時總有人打電話到政府機關詢問自家的房子什么時候拆。學生考上北京的大學卻不愿意將戶口遷往北京,千方百計的想要將戶籍留在村子里。市民開始羨慕農民,農民不僅有耕地、有“別墅”、 有工作、有社會保障和各種福利,甚至還有分紅;市區里的姑娘們開始愿意嫁給鄉下的窮小子。馬路旁邊的聯排“別墅”和一棟棟新房,不是哪個房地產商的手筆,而是當地的村民自家的居所,這些畫面與長久以來人們記憶中陳舊破落,人人逃離的鄉村景象形成強烈的反差,到底發生了什么,使得德州農村一夕之間成為人人羨慕,人人向往的理想生活之地?

    德州位于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北岸,總面積1.0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69萬,農村人口350萬,轄11縣市區和兩個經濟開發區。全市土地總面積1217.9萬畝,其中耕地1285.17萬畝,是中國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隨著德州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也不斷加快,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城市人口不斷增多,城市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但在這個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不平衡的問題:德州市原有行政村8319個,村均人口526人,500人以下的村占57%。村莊多,村莊小,人才少,居住分散,村級組織運轉成本高;負擔重,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效果差;農村經濟發展落后,保障不到位;“空心村”現象普遍,土地浪費嚴重的同時土地資源緊張;“城中村”拆遷矛盾突出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關系到城市整體的可持續性發展,更關系到每一個德州百姓的利益。對此,德州市政府按照“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生態經濟、建設和諧德州”的總體要求,積極探求適合德州的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道路,采取了 “千村合并”“合村建區”等措施,在全國的諸多城市中獨樹一幟,建立起城鄉“二元”統籌的新型城市化模式,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專家學者的關注與好評。

“以民為本”謀求發展——新農村建設指導思路

    德州市是典型的農業大市,屬于經濟社會相對落后地區,這就決定了統籌城鄉發展的主體是農民。農民在政府積極鼓勵、引導下,通過轉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實現職業非農化、生活市民化、思想現代化,達到城鄉一體化的目標。

    德州將推進城鄉一體化細分為三條路徑:一是農民工市民化,即:轉移到大中城市穩定就業的農民工融入城市,成為市民;二是推進城市化,即:加快發展小城鎮,吸納部分農民就業、居住和生活;三是新農村建設,即通過開展農村社區建設,減少村莊數量,推進農民集中居住,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實現農村社區化、農民就地城市化。

在這三條路徑中,該市將農村社區建設作為關鍵和核心,經過不斷探索,建立起了一套自下而上的發展道路。在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德州市政府堅持“以民為本”的指導思想:

    了解民情,深入研究,尊重民意,因地制宜。深入基層,了解民意,積極引導農民群眾主動參與農村社區建設。通過與基層干部以及村民代表的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確定工作目標、方法和步驟;運用廣播電視,宣傳海報等形式,廣泛宣傳建設農村社區的目的意義和政策,使村民充分了解到合村的好處,從而達到村民意識的轉變。針對各村實際,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強制拆遷,發揮試點的示范性效用,引導農民逐步遷建社區。

    政策配套,讓利于民,關注民生。想法設法調動農民積極性,最大限度的讓利于民,幫助群眾解決好社區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政策配套,發揮財政扶支持作用,針對拆遷補助予以詳細的政策制定,確保村民滿意;對于農戶建房貸款給予優惠,降低農民建新居成本,減輕農民經濟負擔;同時積極整合資源,將政策性項目、資金集中用于社區建設。騰空之后的用地,根據城鄉各自特點,發揮優勢,為村民提供新的就業從業等發展機會,擴大收入來源,增加農民收入,提供“造血”細胞,使村民收入有“源”可依,形成長效機制,安定民心。

    強化服務,落實到位,保障農民權利,保護農村文化。強化領導干部的服務意識,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加強監督管理,保障農民的權利。成立專門的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農村社區建設聯席會議制度,落實問責制度,權利責任劃分到人,嚴格把好社區住房建設質量關,保證各社區建設的安全有序推進,確保群眾住上“滿意房”,“放心房”。社區建成以后,在管理上,加強組織建設,加強服務體系建設,集中為群眾提供計生、民政、就業治安、醫療等服務,讓群眾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保證村民的各項權利。此外,結合原有村莊特點、村民生活及民族風俗習慣等,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保留村名等特色的原有村落文化。

通過1年多的農村社區改革建設,德州市行政村由原來的8319個減少到3123個行政社區(村),其中全市合并后的3123個行政社區(村)規劃為1579個并建社區,社區(村)平均人口由合并前的526人增加到1400多人;其中781個已開工建設,涉及村民15萬戶,已建成樓戶888萬平方米,完成搬遷安置2.8萬戶。

“拆遷有道,民生有源”——城市附近村落的“舊改新”

針對城市附近村落依附于城市,經濟基礎相對較好,各方面條件相對便利的特點,這類村落的改遷,德州具體實踐中確立了三種模式:

1.對“城中村”改造采用政府組織統拆統建的模式。各縣市區駐地的城中村,由政府組織拆遷安置,騰出土地對外出讓開發,所得收益用于補貼農民購房。這種模式使得政府、村民都受益。

2.鄉鎮駐地采取沿街開發模式,市場化運作,從收益中提一定比例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或補貼農民。

3.近郊村采取企業和社區聯建模式。企業出資對社區進行開發改造,農民用宅基地換住房,騰出的土地留做企業發展用地,農民還可以在企業就近就業。這種模式實現了農民得實惠、企業得發展的雙贏。

面對城市改造中遇到的諸多問題,“拆遷”和“民生”是重中之重。解決好這兩大問題,對于城市的穩定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結合開發區案例分析

德州經濟開發區1998年正式啟動,實行“區管鎮”的體制,現轄4個鄉鎮:宋官屯鎮、趙虎鎮、袁橋鄉、抬頭寺鄉,共有199各行政村,總面積為318平方公里,總人口11萬。作為第一批試點地區,開發區積極應對,采取了政府組織統拆統建的模式,解決了農民最關心的民生、就業、住房、集體經濟發展等一系列問題,讓農民參與德州城市化實踐中來,分享城市化帶來的成果。

“萬千村民喜迎拆遷”——拆遷有道

 多種補償方式的有機結合

     土地補償:貨幣補償與留地安排。貨幣補償:按照國家政策,給予農民土地出讓金補償和地上附著物的補償。留地補償:開發區管委會認真探索,確立了“資產性”的征地補償模式,即在征地的同時,既有貨幣補償又有留地安排。補償標準為3萬元/畝,同時預留土地面積:村總人口數×0.147(畝),將兩種補償相結合,將土地補償款和預留土地用來興建集體物業,采用訂單方式出租給企業使用,村集體按月收租,并將這部分收入用于村民保障。

    實施舊村改造,直接讓利于民。開發區對舊村的改造方法,采用“以村為單位,整體改造”的模式,即拆除村民原來的宅院式住房,統建安置上樓。在開發區政府統一協調下,由開發區管委會下屬的開建房地產公司負責項目的規劃和建設,開發區、鎮政府和村兩委負責制定舊宅補償方案和新房分配方案,最后經過全體村民同意,整村村民上新樓,開建地產公司再在原來村落的土地上進行商品房的開發。

    拆遷的按院補償。拆遷過程中,為了避免按照住房面積補償造成農民大面積違規搶建的現象,開發區制定了“按院補償”的補償辦法:即以農民合法分配的18×20(360平方米)的標準宅院為一個補償單位,每戶宅基地補償15萬元,體現了向弱勢群體傾斜的政策導向,避免了村民為擴大補償面積而在拆遷前的“搶建”行為。這樣的補償辦法遭到極少數建房數量較多的有錢“富裕戶”的不滿和抵觸,甚至也出現上訪事件,對此,開發區許主任表示,歡迎上訪。由于這樣的補償方法受到大多數村民的擁護,上訪者最終主動積極尋求與政府的“和解”,有村民戲稱為此舉為“打土豪”。按院補償有效的解決了拆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新房安置。新房安置方式,目前屬于吸取第一代經驗而改良的“第二代方案”,是產權置換的模式,基本步驟是根據戶和每戶的人口制定上樓安置的建筑面積。按“人+戶”政策,每人40平方米,再加每戶40平方米。典型的三口之家就可以分到160平方米(40/人×3+40/戶=160平方米),也就是兩套80平方米的住房,按此標準購房,購房金額為10.88萬元,新房的購房款大大低于舊宅補償款,一般村民均選擇8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的房型各一套,所要支付的總房價約為14萬元。也就是保證每戶居民能獲得人均50平方米以上的樓房,能剩余5-6萬元補償款;人口較多的戶可獲得兩套房產。此外,成立市場化控股的房地產公司,作為政策工具,擔負公共職能。

政策落實,責任到位

    “百局幫百區、百企連百區、領導干部包社區”。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市直工作組進駐社區,各級干部及時進入角色,真蹲實駐,真幫實扶,積極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各派出單位立足職能,發揮優勢,為幫扶社區真心實意辦實事、全力以赴解難題。在短時間內將結對幫扶的90個農村社區,用地規劃和建設規劃全部完成,其中78個社區開工建設,其他社區正進行搬遷或土地平整工作,其中武城、城區、禹城、寧津、平原、齊河6個工作團所幫扶社區已全部啟動。全市近200家企業積極與社區結對,充分發揮資金、管理、人才、技術、信息等優勢,參與社區建設和農業產業發展,通過社區建設,用獲得的騰空土地壯大企業規模、興辦農業龍頭企業、建立農業生產基地等,實現了企業與社區雙贏發展。各級領導按照對口包社區的分工,積極參與,主動工作,深入社區進行調研,組織召開現場辦公會,了解社區情況,在宣傳發動、規劃制定、社區建設等方面給予具體指導,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促進了社區建設的順利開展。

保留村鎮原有文化

拆村建區,村民關心的不僅僅是地理面貌的改變,住房的安置,還有各村延續上百年的文化傳承。建區過程中,讓新社區延續傳統鄉村文明的記憶,最大限度地保留歷史文化遺產,堅持鄉風民俗不能丟、文化特色不能少、規劃標準不能低、田園風光不破壞,將農村社區建設與生態性、生產性、生活性的有機統一。目前,在德州全市合并而成的新社區中,90%沿用了老村名。特別是對一些有傳說、有來歷、有故事的村名,像化牛李、清明寺、龍潭等,都被保留沿用。在建設新農村中不但沒有損毀舊村文化,還加強了保護和修繕,讓“新農村”傳承了“老文化”,借助合村建區挖掘歷史文化,開發了農業旅游資源。

長效可持續的機制——民生有源

集體資產有效監管和再升值。如何讓農民既住上樓房、更鼓起腰包,是德州市在合村并建社區過程中關注最多的問題。對征地補償款德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最初采用了“一級所有、三級管理”即:村集體是補償費用的所有者(一級所有),資金的監管由開發區管委會、鎮政府和村集體共同執行(三級管理),用征地款的銀行利息來養活農村,改善失地農民的福利和保障,但因為銀行利率的降低,收入減少,利息收入已經不能解決失地農民的福利保障和實際問題。

既然一次性的拆遷補償不能永久解決村民的后續生產生活問題,如何使每戶村民的收入都有“源”可依?如何使村民集體資產成為“會下蛋的金母雞”——不但不流失還增值?這成關系到村民切身利益、關系到社區長久穩定的重中之重。對此,市政府要求通過村民選舉,選出村民信任的人對集體資產進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并且進行全民監督;鼓勵社區合理利用資金進行再生產,參與企業興辦、商業項目投資;利用預留土地,建設街區“門面房”、商品房租售。例如:宋官屯村利用土地補償金6000多萬元。建設沿街商貿樓和標準廠房10多萬平方米,年租金收入500多萬元,年人均增加收益3000多元。此外,還鼓勵企業直接參與新農村建設,實現共同發展。

村民就業,增加收入。開發區在建區過程中,除了拆遷補償,資產性征地補償模式,還將村集體的補償與舊村改造結合起來,對舊村改造中征收的集體所有宅基地,按一定比例返還經營性商品房。在政府調配下,將一些最具價值的“金角銀邊”經營性用房,給予村集體,沿街物業的商業價值為年平均租金100元/平方米以上。此外,村集體建物業,向外出租給企業使用,開辦職業院校,村集體投資建設企業工廠等,這些既增加了效益,又給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開發區還建立就業扶持機制,引導原村民逐步融入城市。采取了政策引導,企業安置;強化培訓,向企業推薦;提供公用事業型崗位;創造條件,鼓勵自謀職業等方法解決失地村民的就業問題。

村民保障和福利。隨著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最終受益者是村民。開發區用集體資產收益,以集體為主體,為失地農民提供四類保障:一是基本生活保障;二是養老保障;三是住房補貼;四是社會福利。通過這些社會保障機制,確保了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對失地農民采取的基本生活保障和集體福利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項:(1)對55歲以上的失地農民,每人每月有所在的村委會發放面粉40-50斤,生活補助50-100元;(2)55歲以下的失地農民,每人每月由所在村委會補助面粉40斤;(3)物業費、取暖費等實行集體補助;(4)每逢過節,發放各種福利。這些基本的福利保障,已經使得超過50%的開發區原村民收益,其它村民福利正在完善中。

經過一系列“舊改新”措施,作為城市發展“毒瘤”的城中村臟亂差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漂亮整齊,配套設施完善的現代化居民社區;社區村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以開發區一個普通失地農民為例,改造以后有四種收入方式:一是土地補償金收入;二是以各種社保福利形式實現的集體不動產財產性收入;三是就業勞動工資性收入或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經營性收入;四是家庭房屋出租財產性收入。其中絕大部分收入會隨著開發區的不斷發展而持續穩定的增長。村民的各項福利和保障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市民,學生上大學甚至不愿意遷走戶口……村民對目前生活的滿意度達到90%以上,幸福指數大幅提高。文化氛圍更加濃厚,這些不僅有利于城市的經濟繁榮,市民整體素質的提高,更有利于社會的穩定,體現著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簸箕劉村案例

簸箕劉社區居委會是200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通過村莊改造由原來簸箕劉村改建而成,命名為簸箕劉盛和景園小區。小區位于德州市東方紅路以北、康博大道以東、躍華中學西鄰。共有居民1547口人,496戶。村屬企業3處,集體經濟總資產達5億元。近年來隨著合村建區,居民各項權利得到保障,集體經濟不斷擴大,居民待遇不斷提高,居住環境得到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豐富。

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自1998年開發區啟動建設以來,簸箕劉村積極響應,成立了“簸箕劉工貿開發有限公司”、“宏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電動車批發市場”等村屬企業。以集體企業為發展平臺,經過多年努力,“簸箕劉工貿開發公司”建設商住樓7萬多平方米,每年實現租金收入230多萬元。2萬多平方米的北方電動車批發市場已經形成規模,70多家電動車銷售商入住市場。2009年,宏圖建筑公司承攬建筑工程30多萬平方米,建安量達2億元以上。07年、08年連續兩年完成稅收均超過500萬元。09年集體經濟收入在1500萬元以上,實現上交稅收1500萬元以上。

居民待遇不斷提高

自2001年開始,村集體每月定期為全村村民發放生活補助。僅生活補助費發放每年達140萬元,每年春節和中秋節給村民發放福利達60多萬元。每年為中考、高考成績優秀的學生發放獎學金5萬多元。2007年在給村民加入農村合作醫療以后,村兩委又制定了《簸箕劉村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對治療費用超過1萬元至10萬元以上重特大疾病的村民給予報銷醫療費15%至30%的經濟救助。到目前,村集體已救助村民30人次,救助總金額32余萬元。2010年1月1日開始,所有居民的生活補助費實行新政策:女55歲、男60歲以上,每月由170元提高到300元;40歲以上,每月由120元提高到200元;40歲以下,每月由50元提高到100元。

社區集體資產股份制量化實施

2010年11月5日,經過多次協商修改,出臺了村民股東福利發放的實施方案,保障村民權益:

(1)《簸箕劉社區居委會集體資產股份制量化實施方案》自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2)股東生活補助費按實際配股數額月3‰發放;

(3)兩節福利費每次按實際配股數額2‰發放;

(4)冬季采暖補助按實際配股數額5‰發放;

(5)60周歲以上股東每年按13個月發放生活補助費。

簸箕劉社區居委會“股金證”正在制作中。

居住環境得到改善

整村短期內完成了整村拆遷任務,改善了居住環境,2009年3月,接到上級的拆遷任務后,在面臨眾多困難情況下,歷時27天完就成了整村1859口人、400多戶的搬遷、拆遷任務,騰空原村莊占地500余畝,為進一步完善文體中心建設用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德州市優化建設環境帶來積極的影響。

豐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居委會兩委積極引導、鼓勵居民參加文化活動,舉辦了“德州市第三屆文化藝術節”、“開發區團拜會”、“開發區元宵晚會”等多次活動,在搞好物質文明的同時,豐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

簸箕劉社區居委會堅持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理財、民主決策制度,堅持每周一召開干部聯席會,黨員每月開一次例會,堅持村民代表會和一事一議制度,在各項事業都取得了一定成績以后,制訂了社區未來發展目標:用2—3年的時間,努力讓簸箕劉每一個家庭資產過百萬元,把簸箕劉建設成為一個經濟實力雄厚、居民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村。

“千村合并” ——基層農村的“新革命”

    城鄉統籌,更多的關注應是遠離城市的基層農村的發展。對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人員分散的廣大農村地區,如何行之有效的實施合村建設,德州創建了自己的模式:自拆自建、滾動發展。這種模式又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整村遷建。集中時間完成村莊拆遷,騰出土地盡快完成復耕,享受增減掛鉤的政策。另一種是自拆自建。順其自然,滾動發展。這種模式的便利之處是在農村基層工作難度小,沒有后遺癥;但是它時間長,享受增減掛鉤的政策滯后性。多數農村社區采用這種模式,政府負責指導搞好規劃,由村委會組織建設,順其自然,滾動發展,逐步完成,用十年左右時間實現新農村建設的目標。

德州市委、市政府在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借鑒外地成功經驗基礎上,成立了農村綜合改革推進委員會,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全市村莊合并和農村社區建設的意見》。在試點鄉鎮首先試行了“五不變一不降低”政策(村莊規模調整后,原行政村、組的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行政村的各項承包、租賃合同及合理優惠政策不變;原村級資產、債權債務不變;原自然村村名不變;原行政村村民的福利待遇不變;原退休干部的生活補貼標準不降低),有效破解了村干部安置、債務處理、新村宅基三大難題。

在村莊合并中,積極引導各地合理采取農村社區整合、城中村改造聚合、強村帶動、產業聯結、自然村恢復、鄰近村合并和企業村莊結合這7種模式,共新建農村社區1500多個。在建區過程中,首先進行了村莊領導班子合并,形成行政管理型社區,再根據規劃逐步并居增加服務功能,形成行政管理與公共服務相結合的農村社區。

齊河縣案例

齊河縣位于德州市最南端,與濟南隔黃河相望,面積1411平方公里,人口62萬,轄14個鄉鎮、一個街道辦事處和一個省級開發區。2009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65億元,財政收入1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00元,農民人均收入6810元。

統一規劃,建設新村社區,歸還土地資源

合并前,齊河全縣有1014個行政村,村均人數529人,最小的村莊只有63人,居住分散,遠遠超出公共服務范圍;村莊沒有規劃,道路散亂,缺乏公共設施;全縣村莊占地19.5萬畝,人均占地250平方米,戶均占地963平方米,而且出現大量的“空心村”,一宅多戶現象集中;由于村莊小,人力物力有限,基層民眾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齊河縣委縣政府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出臺為契機,率先突破,積極推進村莊合并和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合并后,全縣合并為173個農村社區,社區平均人口3000人以上。目前,已有162各農村社區全面啟動,占社區總數的93%。整村遷建型社區達到86個,涉及村莊485個,受益群眾8.2萬戶、28萬人。完成投資35億元,建筑面積408萬平方米。人均建設用地不超過100平方米,戶均宅基地面積不超過200平方米,落實土地增減掛鉤面積1.5萬畝,已上報9000畝,可置換土地6000余畝。

立足民意,解決住房,增加收入,提高農民積極性

立足民意,土地補償。為保證合村順利實施,齊河縣政府出臺了《千村并點工作實施意見》,設立農村社區建設專項獎勵補助資金,按照凈增耕地面積每畝補助10萬元,其中5萬元用于農民購房,4.5萬元用于社區基礎設施配套,5000元用于土地復墾補助,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投入較少的資金就可以入住新居。同時建立級差收益返還機制,首先將獲取的掛鉤指標的30%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留足農村經濟發展用地,之后將賦予指標安排到城鎮使用,產生的土地級差收益全部返還于新農村建設。村委會與村民協商簽訂拆舊協議,進行舊村復墾,明確各方權利義務。

合理規劃布局,注重實用性。嚴格貫徹國家節約集約用地政策,拿出專項資金,委托省市規劃設計部門統一編制了社區建設規劃,合理確定了173個社區的總體規劃,包括位置坐標、空間布局、人口規模等,對農村社區房屋及配套設施、公共服務進行合理布局,并按照規劃逐步實施遷建。根據村莊地點、村民生活及風俗習慣、地形地貌、生態環境等因素,因地制宜確定建筑風貌及建筑群組合方式,編制了40多種農村社區住宅戶型設計,規劃建設了既有二層又有多層的住宅樓,形成了風貌各異、特色鮮明的農民集中居住區,在選址上充分考慮到未來發展可持續性,為農村社區建設預留空間。

在新居住宅建設上,充分考慮到農民生產生活習慣,農村特有的生產生活方式,在新社區里建設了簡易的平房、糧食晾曬場及大型農機停放場所,在居民樓附近安排相對集中的農具存放院落,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便利。

在建設投入上,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市場化籌資解決公用設施,農民自己籌錢建樓,“三馬拉一車”。在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到齊河縣靠近濟南市區的特殊地理位置,征求村民集體意見,在社區內建設一部分商品房住宅樓、聯排別墅對外出售,企業廠房、門面房等對外租售;積極進行商業開發,建立商業中心、商業街,為未來活躍經濟發展,創造條件。

完善社區基礎設施。中心社區統一安裝太陽能,采用地源熱泵、天然氣等方式解決群眾集中取暖問題,對垃圾實行“社區收集、統一運輸、集中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新建農村社區全部實現“八通八有”綜合配套設施:通水、通電、通暖、通氣、通油路、通寬帶、通電話、通有線電視,有幼兒園、小學、敬老院、衛生室、警務室、超市、中心廣場、文化活動室,每個社區建立“一站式”社區服務中心,集中為群眾提供計生、明證、就業、治安、醫療等服務,讓群眾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農民居住樓房化、生活城市化,居住環境以及生活條件大為改善,群眾的發展意識、開放意識、文明意識明顯增強。

千方百計讓農民增收。新社區建成以后,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實現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縣市開發區重點培育具有較強帶動能力的骨干龍頭企業,突出輻射功能;鄉鎮園區重點發展為周邊龍頭企業服務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突出配套功能;產業社區著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加工業,突出參與功能。通過構建城鄉聯動的產業體系,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民增收。

通過租賃、入股等方式,將土地向農業公司和種植大戶集中,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和農業產業化,實施了品質農業、都市農業建設工程。運用農村社區建設的杠桿作用,撬動內需,拉動了建筑建材、交通運輸、餐飲服務等20多個相關產業。人口密度的集中,人流量擴大,為企業、商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市場,同時又為村民帶來就業機會,使農民可以在家門口打工,多方面增加了農民收入,減輕了農民負擔,形成一條良性的循環發展鏈條。

發揮示范性效應,帶動村民積極性。合村建區的過程,堅持循序漸進,在每個鄉鎮抓好1—2個社區并建示范點的基礎上,全面啟動,拒絕 “一刀切”、“齊步走”,用德州市委副書記史好泉的話說就是“力求村村點火,但不要求戶戶冒煙”。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前提下,全面抓好政策引導和典型示范,形成社會效應。

齊河縣晏城鎮南北社區最初由7個行政村合并而成,由于規劃科學、基礎設施完善,不到半年又有周邊5個村主動要求并入,目前并建村莊達到12個,涉及群眾2145戶,8100人,并建后可節約土地4000多畝。目前他們正在規劃建設二層別墅式住宅1700棟,多層住宅30棟,并配備衛生室、學校、老年公寓、文化大院等公共服務設施,第一批300多戶居民已經入住。

截止11月中旬,德州市規劃的1579個并建社區,已經全部完成了社區選址和規劃設計,目前有781個社區開工建設,全市村干部由原來的30047人減少到17955人,減少40.2%,社區村委會主任中有企業或項目的“能人”占到54%。原來多年的“亂村”、“弱村”等三類村班子問題,經過大面積公開競選得到了徹底解決。

在實際工作中,各縣市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民意、依法依規、穩步推進的原則,使群眾認識到,政府開展的這項工作不僅沒有侵害群眾利益,而且讓群眾受益、讓群眾得了實惠,得到了群眾的擁護。廣大農民真正把合村建區當成自己的事,關注期盼,積極參與,熱情高漲,很多村民主動要求盡快參與到新社區建設中來。合村建區,整合了農村資源,改善了農村服務,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住房安置妥善,收入增加,就業機會增多,村民不用背井離鄉到外地打工,農村面貌大為改善,一些農村小伙兒甚至把城里的姑娘領回農村來了。

土地與農業——農村經濟繁榮之根本

土地“質與量”契合——深化改革農村土地管理

“三三五五”土地流轉模式

    農村土地流轉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在現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推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進,對于維護農民的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的穩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要想提高農業的生產水平,土地這個最重要的資源要素必須充分流轉起來。在十七屆三中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一決定將為未來的農村改革確立方向。

    德州市政府積極深入農村,對全市的土地經營權流轉情況進行專題調研,針對德州農村土地流轉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大力推廣“三三五五”農村土地流轉新模式,即完善經濟帶動型、農業龍頭企業引領創辦型、合作社推動型三大類型,實行全程托管型、菜單式托管型、農田承租型三種土地托管模式,采用轉包、互換、租賃、入股、荒地拍賣五種流轉形式,健全農機服務隊、農技服務隊、農資服務隊、勞務服務隊、植保服務隊五類專業服務隊伍,取得顯著成效。其中,農戶自發流轉面積28.11萬畝,占流轉面積的72.5%;建合作社流轉面積7.3萬畝,占流轉面積的18.8%;招商引資流轉面積3.13萬畝,占流轉面積的8.1%;其他流轉面積2426畝,占流轉面積的0.6%。轉包和租賃成為農村土地流轉的主要形式,占土地流轉面積的79.8%。

    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流轉面積38.79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4.62%,涉及6364個村莊6.04萬農戶。每畝土地平均流轉收益達528.2元,流向設施農業的土地流轉收益較高,平均每畝900多元。已建成各類標準化生產基地350萬畝,蔬菜播種面積已達230萬畝,果樹面積80萬畝,花卉苗木面積20多萬畝,建成各類規模養殖小區830多個,全市初步形成了糧棉、蔬菜、果品、畜牧、水產、花卉六大主導產業。

突破用地瓶頸,向“指標”外要地

    針對全市建設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大,每年新增用地計劃指標嚴重不足的現實,德州市國土資源局積極研究對策,通過挖潛盤活存量用地、推進增減掛鉤、綜合運用“點供”政策等措施,向“指標”外要地,破解了土地制約瓶頸,有力促進了轄區經濟社會發展。

確立了“走加大存量建設用地挖潛盤活力度,走內涵挖潛、節約集約用地”之路,德州市政府出臺了《德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挖潛盤活存量土地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的通知》,成立了以分管市長為組長、有關市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開展了房地產閑置用地專項調查清理工作,嚴格依法進行處置,對閑置一年以上未滿兩年的,征收土地閑置費;閑置兩年以上的,由政府無償收回。對批而未供土地,積極查找原因,找出問題癥結并加以解決,盡快供地,不斷提高供地率。建立健全建設用地批后監管長效機制,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和制止擅自降低容積率等低效用地或土地閑置等現象的發生。

   “增減掛鉤”工作成為德州盤活農村土地、優化土地利用結構、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該市通過實施增減掛鉤,共取得建設用地流量指標近4000畝。

現代化農業——農村發展的必由之路

    德州市從合村之初,就把生產發展作為基礎,加大社區資源整合力度,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推進農業集約化和農民組織化,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村莊合并,解除了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束縛,搭建了整合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平臺,為規模化種植,發展現代農業創造了條件。齊河縣于2010年9月啟動了10萬畝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扎實推進市級萬畝品質蔬菜示范區建設;建成了10萬頭生態養殖基地。全縣約有60%的蔬菜、70%的食用、80%的牛肉銷往濟南市場。規模化的生產使得農業實現了機械化、現代化作業,降低了人力成本,從土地上解放的勞動力,可以外出打工或者到企業工作,多方增收。

    村莊合并后,實現了勞動的專業化、集約化。新社區成立土地托管合作社,合作社對農村現有資源進行了整合,把農戶的機器租過來,把在家的勞動力組織起來,成立了機械隊伍、防治隊伍、農民工隊伍,為沒有勞力的農戶提供生產服務。合作社有租賃式(承租農戶土地)、菜單式(農戶選擇澆水、噴藥、施肥等單項服務)、入股式(農戶以土地入股)3種服務模式。農戶加入合作社,不僅享受服務還享受低價。由于合作社直接從廠家進貨,社員購農資比市場價低20%。農戶享受菜單式服務比自己干活平均省錢10%。

    新型農村社區搭建了優化資源配置的平臺。有利于促進城市人才、技術、管理、資金、信息等各類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通過農業品牌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龍頭企業帶動、農合組織拉動等方式,推進農戶、示范基地、農業企業合作發展。德城區的馨秋種苗科技有限公司,租賃德城區黃河涯鎮馨秋社區的1000畝土地建設生態農業示范園,社區村民把土地租給企業后,再到企業打工,獲得雙份收入。政府部門在政策扶持、資金支持、項目引進、信息咨詢、科技推廣等方面給予幫助,不斷提高科技園區的組織化和規模化水平。樂陵市希森集團、陵縣樂悟集團等,拆舊村建新村,置換出的土地圍繞農業上項目,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的產業聯動開發和規模效益,農民變成了現代農場工人,全面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全市有近200家企業與農村聯手,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方興未艾。

醫療改革配套 ——完善新農合建設

新農合制度建設

    德州市通過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制度措施、優化補償方案、加強信息化建設等一系列工作措施,全面落實新農合政策,規范基金籌集、使用和管理,日趨完善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多方籌資的運行機制,群眾參合率、農民受益率、農民群眾滿意度逐年上升。

自2008年開始實行新農合制度,至2010年5月的3年間,全市共400余萬農民參合,報銷補償9.6億余元。全市共有農業人口409.93萬人,參合農民407.4萬人,參合率達99.38%。三年間共籌集基金107760.66萬元,報銷補償96612.71萬元,基金使用率達89.65%。僅2009年一年受益農民就達到365.08萬人次,受益面為86%。

醫療支付方式的改革

    2010年,德州市武城、臨邑兩縣被山東省衛生廳確定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支付方式改革省級試點縣,將逐步實現參合農民看病付費從后付制向預付制過渡。 

根據山東省衛生廳下發的 《關于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支付方式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未來德州將結合新農合制度建設,改革醫療費用支付方式,實現從按項目付費為主體的醫療費用后付制,逐步轉向按單元、按病種、按人頭支付的醫療費用預付制,從而轉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規范醫療服務行為。通過推進門診費用補償總額預付和住院費用補償按病種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試點,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強新農合基金運行情況分析,確保新農合基金安全,推動新農合的精細化管理。 

合村建區舉措的實踐創新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村莊合并,改寫了延續幾千年的村莊版圖。以文明、開放、包容為主要特征的現代社區文化,沖破了部落式居住、宗族式管理的格局,合并帶來的文化融合,讓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轉變邁出了具有實質意義的一步。

科學規劃,結束了農村建設混亂無序的歷史;居住樓房化、配套設施城市化、環境綠化美化凈化,開啟了農村城市化的航程。所產生的效果不僅僅是農民居住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地改變農民固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加速城鄉一體化的融合進程。

社區選舉,實現了農民群眾對民主政治的真實需求;干部競崗,解決了農村班子軟弱渙散的歷史問題。村莊合并搭建起農村新的民主平臺,暢通了農民表達民主訴求的渠道,保證了他們用民主權力選擇自己美好的未來。

    社區建設,形成了以生活方式轉變促進生產方式轉變的“倒逼”機制,加速了農村生產力水平的躍升。這種躍升,在現階段具體表現為土地的加速流轉和規模化經營,進而推動農村土地制度的深刻變革。

    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不僅要從城市入手,更要從農村著眼,實現城鄉對接,最終實現“一體化”。德州此舉不僅讓村民真正得到了實惠,也通過已有成效驗證了“合村建區”的實踐可行性。“合村建區”被譽為繼土地革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黨在農村進行的第三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創舉。

    剛剛結束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四大熱點:1、大力度推進轉變方式、調整結構,2、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3、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破除“二元”結構,4、深化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公報》中提出:“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德州以合村建區為中心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完全符合十七屆五中全會的要求,它為我們未來城鄉統籌發展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模板,闡釋了如何在后發地區推動工業化;如何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如何健康地推進城市化等問題。

    德州的這項改革,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國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認為,德州的做法順應了我國歷史發展新階段的要求,抓住了破解城鄉一體化難題的關鍵點,具有開拓性、創新性和先進性,對于中國廣大欠發達地區逐步實現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具有示范意義。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