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返鄉潮與城市化隱憂
文/上海國資 陳永苗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此次民工返鄉潮來得突然而猛烈。長珠閩等沿海地區外向型加工企業出口嚴重受阻,導致部分中小企業開工不足,甚至停產關門,造成了不少地方出現民工回流。今年上半年,民工回鄉潮始現長三角。春運期間,長三角失業人數和失業率將成倍增加,中國也將迎來新世紀最大的失業潮和返鄉潮。
與往年不同的是,許多農民工連鍋灶都要帶回去,大有搬家永別城市的意思。這一點,與從30年前開始鄉下農民腦袋里滋生出到城里發財的夢想而涌入城市一樣,帶有標志性意義,只不過如今卻是暴露出了中國這一輪城市化進程中的突出問題。
城鄉二元制度都建立在一個價值等級上:工業高于農業、現代性高于封建性、城市高于農村。沒有這么一個價值等級的支撐,就沒有城市化。
城市化事實上造成了這樣一個結果:國家把農民口袋里的錢收上來,建立一個個城市,然后把農民弄進來,做城市的打工仔。城市居民的早期位置,就留給進城農民。從一個農民的角度,或者農民子弟的角度來看城市化,特征特別明顯,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土。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米的格局,依賴于一定的精英人群的流動。就像蝦米可以變成小魚,小魚可以變成大魚,這樣的食物鏈就不會斷裂。毫無疑問,這種等級關系想要不僵化、不發生嚴重對立和沖突,就要依賴于每一個階層都可以上升的同時,上一個階層會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下一階層,例如改革開放促進發展,城市平民變為財富貴族,而城郊農民變為城市平民。
這樣的食物鏈,自然而然地積累怨氣。精英人群是少數的,大部分人是蝦米,還可能永遠是蝦米。給一定的精英人群流動,就是給最大多數人希望,這樣的路徑肯定要制造問題,因為單純給與希望而沒有給予實際利益就會積累怨氣。單純有希望而沒有獲得實際利益,希望就容易破滅,無法長期。
當中國必須依賴于西方,看起來是西方流入利益時,其實更大是流出,是用大利益換小利益。不過這種真相是被現代性經濟全球化話語掩蓋。當西方或外部世界不再流入利益,或者當流出看起來更明顯清楚,或者西方要從這里攫取的時候,這種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米的格局,就斷裂了。當國際性的金融危機產生,并嚴重影響到中國,這種斷裂就尤為明顯。
提前返鄉以及春運期間返鄉的農民工,絕大多數人在明年的春天還會再次踏上返城的路。這時候數量極為龐大的農民工,將成為巨大的社會經濟問題。
反思農民進城的30年歷史可以知道,不給予公平的國民待遇,而借助于城市化中市場的魔力,刺激發財夢而透支未來,是一種高風險的措施。一旦出現相反的、無法克服的寒潮,就足以變成一張多諾米骨牌,讓整個大廈倒下。城鄉二元這把巨大的“剪刀差”,會在金融危機中裂成兩塊鐵片,零落在鋼渣當中。
應當退一步,而不是更進一步去追問出路。更進一步代價更大,學費更高,更沒有出路。反而更不容易擺脫困境。 當了農民工也未必“離土離鄉”,他們的根總在鄉土,他們的屏障也在土地。所以不能為了城市化,讓農村僅成為城市的垃圾場。那么理順城市化進程中的各種問題,給予農村各種經濟政治優惠,就成為當下自救的出路。 (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