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到留守兒童時,總會想到那些生活在農村、父母在外打工、只能由老人照顧的孩子。可實際上,城市里也有留守兒童。有一些年輕父母在一線城市工作打拼,把孩子留給生活在二三線城市的祖父母照顧;也有一些人因為在國外生活無法照料孩子,就把他們留在國內親人身邊。在專家看來,由于城市孩子的物質生活條件相對優越,“留守”帶來的傷害常常被忽視。(4月25日《中國青年報》)
在一些人看來,雖然這些城市孩子也沒與父母一起生活,但他們沒有經濟問題,把他們稱為留守兒童有些矯情。沒有經濟壓力或許是事實,但對于一個健康的孩子來說,成長遠不僅僅是吃飽喝足這么簡單,他們也有情感需求,也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且由于城市“陌生人社會”的特性,很多城里孩子比農村孩子更缺少熟識的玩伴。在這些孩子身上,留守兒童特性同樣存在,他們有自己的煩惱,同樣需要社會的重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德國一家嬰幼兒品牌2012年所做的調查顯示,在中國擁有0~3歲子女的家庭,超過75%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孩子。這段被父母忽視的時光,恰恰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此時得到充足的心理呵護,就能獲得充分的安全感。否則,就有可能終生走在尋找的路上。在一個大流動的社會背景下,很多人如鐘擺一樣隨波逐流,并不都能過上想要的人生,有時確實很無奈、無力。但是,父母無論如何也不能逃避自身責任,不能“用金錢補償親情”,給孩子留下傷痕,給自己留下傷痛。
當一種現象具有社會性時,也就涉及社會治理問題了。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各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農村留守兒童身上,也推出了一些辦法。前不久,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透露,我國今年將首次摸清留守兒童底數——這是方方面面重視的一個側影。但總體來說,整個社會在留守兒童問題上,還是說得多做得少,用真情、出真招、見真效的舉措尤其少。如果把這些辦法生搬硬套到城市兒童身上,顯然屬于“小師傅出亂拳”。
我們不必對留守兒童進行嚴重程度的劃分,不必糾結到底是城市留守兒童問題更嚴重還是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更嚴重。當我們講兒童是花朵時,并非普遍意義上的泛化概念,而是指向每一個兒童。這提醒我們,對城市留守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務必同樣重視,同樣對待。當然,城市留守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各有特點,既有共性的原因,也有個性的元素,需要研究不同,拿出針對性的辦法,努力做到一人一檔案、一人一辦法。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城市留守兒童并非矯情的議題。客觀地講,留守兒童不是現在才產生的,但在社會大流動的背景下,因為一些體制機制的束縛,現在表現得尤其嚴重。這其中,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城市留守兒童問題也不容小覷。而預防孩子“生長痛”問題,既需要父母窮盡努力,也需要社會盡力而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和社會的希望,“決不能讓留守兒童成為家庭之痛社會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