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部署推進全國政務公開工作。文件要求主動做好政策解讀,明確重大政策3個工作日內發布解讀材料,省級政府和與經濟民生相關的部門主要負責人年內解讀不少于1次。根據規定,政務公開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所占分值權重不應低于4%。
《要點》強調,要圍繞擴大政務參與加強解讀回應。對于出臺的重要政策,要主動做好解讀工作,讓群眾聽得懂、能理解、可監督。對涉及本地區、本部門的重要政務輿情、媒體和公眾關切等熱點問題,要及時發布準確權威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遇有重大突發事件時,負責處置的地方和部門是信息發布的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人要當好“第一新聞發言人”,快速反應、及時發聲。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后,應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
此外,在推進決策公開方面,《要點》要求,推進政策執行和落實情況公開,深化審計結果公告及整改情況公開工作,推動審計查處問題的整改。同時,深入推進預決算公開,重點推進省、市、縣三級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和單位預決算公開。
在民生方面,《要點》要求推進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其中包括推動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信息公開,自2016年起地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每季度應向社會公開飲用水水源、供水廠出水等飲水安全狀況。
近年來,我國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較大進步。從主動公開情況看,31個省份公布了省級政府部門權力清單,所有有行政許可權限的國務院部門均公開了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并配備相應服務指南等。從依法申請公開情況看,公眾向政府機關申請信息公開的渠道進一步規范,申請人的一些特殊信息需求也可以滿足。
■ 釋疑
政府部門解讀政策好處幾何?
“拉近政府和老百姓關系,解讀更權威”
《要點》規定,2016年各地政府及部門在出臺重要政策時,牽頭起草部門應將文件和解讀方案一并報批,相關解讀材料應于文件公開后3個工作日內在政府網站和媒體發布。省級政府、與宏觀經濟和民生關系密切的國務院部門主要負責人,年內解讀重要政策措施不少于1次。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認為,通過政策解讀,可以進一步拉近政府和老百姓的關系和距離,讓老百姓了解政策的本意。
據汪玉凱介紹,人社部、民政部、工商局、教育部等都是和經濟民生相關的部門。過去政府及部門主要是政策發布,解讀較少,相關機構或學界對政策的解讀較多。“現在強調各地政府及部門自身對政策解讀,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政策的意向和精髓,解讀更加權威,也讓公眾對政策的理解不跑偏。”
汪玉凱認為,過去政府官員不太愿意進行政策解讀,尤其面對媒體時,說話較為謹慎,可能擔心說錯話,或者自身對政策的理解不夠透徹。因此,要加強政府人員對政策規定的理解,提高解讀能力,尤其是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這樣可以與學者的解讀相輔相成,讓老百姓掌握的更清楚和深入。
如何確保《要點》落實到位?
各地區各部門30個工作日內出臺配套方案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要點》中任務分工明確,并且指定了牽頭落實單位。比如,“要做好食品藥品監管信息、抽檢抽驗信息的公開工作,及時發布處罰信息、消費警示信息和產生重大影響的典型案件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就由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牽頭落實。
文件印發后,下一步關鍵就是抓好貫徹落實。《要點》對此也作出了詳細的規定。首先要出臺配套方案或措施。根據文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或工作措施,并在要點公布后30個工作日內在政府網站公開。其次是加強督查評估。
據了解,國辦將對各地區各部門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組織開展第三方評估,對外公布評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