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
主辦機構: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
“蘆葦搖曳,草長鶯飛,一片干涸的土地上凝結著白乎乎的鹽堿……”這是正大慈溪現代農業生態園三年前的剪影,誰也沒有想到,三年之后這片貧瘠的鹽堿地搖身變成了生機盎然的“大糧倉”、“菜籃子”。蔬果飄香、白鷺齊飛、稻浪滾滾、阡陌交通,儼然一片田園牧歌的詩意景象。不僅如此,正大慈溪現代農業生態園項目還將像正大集團謝國民董事長所希望的那樣:通過發展具有超前理念的高效生態農業,對種植、養殖等產業進行循環利用和開發,做成現代農業的樣板!
利國利民,政府鼎力支持
當前,中國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階段,現代農業進程需要攻克多道難關:一是土地分散。中國目前大多數地方仍然是精耕細作的小農經營模式,生產效率低、技術落后、競爭力不強;二是生態環境惡化。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問題一直困擾著農業發展;三是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凸顯。“三聚氰胺奶粉”、“蘇丹紅鴨蛋”、“毒大米”、“染色饅頭”事件的曝光,人們呼吁更健康、生態、安全的食品;四是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使城市建設與農業爭地,造成耕地面積減少,城市化的進程也吸引了更多的農民進城務工,土地被荒廢。特別是一些80、90 后“新生代農民”,他們不愿意,他們不愿意回到農村生活,農業勞動力資源緊缺、農民知識水平低;五是傳統的農業生產者往往只顧大量盲目的生產,在銷售、品牌、冷鏈、物流等領域開發的不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這些問題是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必須克服的難題,也是各級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產業化生產,打造現代農業樣板
謝國民對正大慈溪現代農業科技生態園建設標準:“正大集團從事現代農業,肯定是一步到位,達到世界一流水準的。希望通過在慈溪杭州灣發展具有超前理念的高效生態農業,對種植、養殖等產業進行循環利用和開發,做成現代農業的樣板,給中國農民提供一個學習現代化農業的平臺。”正大慈溪現代農業生態園建設圍繞“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效率運行”的原則,切實打造成基礎設施全、生態環境好、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生產能力強、產品品質佳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現代農業樣板,成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現代生態高效農業發展的新亮點。該園區是新圍墾的灘涂地,具有地塊面積大、不含污染元素、尚未開發利用的優勢。但問題也接踵而來,新圍墾灘涂地無種植基礎,土壤鹽分高,想要種植首先要解決鹽堿地土壤改良這項世界性難題。經過刻苦攻關,園區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摸索研發出“淋鹽洗堿”的方法,不僅快速降低了鹽分...
種養結合,實現低碳循環持續發展
該園區確立了“一園十區”的新模式:以水稻、蔬菜種植為主,集優質畜禽養殖、食品加工與物流、農業高新技術研發和培訓、農業休閑觀光等十個產業功能區塊于一體,各產業環環相扣、有機結合,形成大農業循環綜合園。園區在種植過程中盡量地減少或不使用農藥、化肥等,采用種植和養殖結合,改善田間生態環境、提高土地肥力。蛋雞項目與種植項目結合可為種植業提供大量有機肥料。經過測算,100 萬只蛋雞每天平均雞糞產量80 噸,年產雞糞約2.8 萬噸,年產有機肥1.3 萬噸,消耗秸稈0.4 萬噸;而該園區一共用肥接近1.3 萬噸,基本上完全消耗掉有機肥場所產生的有機肥,實現了科學利用的生態循環。項目還利用稻田水面養魚,既可收獲活魚,又可利用魚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排泄糞肥,翻動泥土促進肥料分解,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科技興農,發展現代高科技農業
該園區將配備先進的智能農業管理設備,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保障品質、增加利潤、保護和改善環境。園區利用無線可視化生產管理系統將總部生產技術操作規程、農機維修操作培訓、安全生產培訓等,及時傳送到各區域,實現管理及經營信息的共享互通;園區還利用GPS 農機調配、服務系統,隨時了解農機作業地點、油量消耗、作業面積等相關信息,一旦農機出現故障,車輛GPS 定位管理人員可隨時查找到機械所處位置,從而進行緊急救援,及時排除故障,減少時間浪費,保障生產正常運轉;園區利用物聯網系統,實時監測作物生長的環境信息、養分信息和作物病蟲害情況,并利用相關傳感器準確、實時地獲取土壤水分、環境溫濕度、光照等情況,通過實時的數據監測和特定作物的專家經驗相結合,配合控制系統調理作物生長環境,改善作物營養狀態,及時發現作物的病蟲害爆發時期,維持作物最佳生長條件;園區還利用物聯網技術,將棚內電動控制設備...
生態宜居,打造休閑觀光和旅游居住的美好家園
正在規劃中的現代農業休閑觀光項目與當地政府重點打造的旅游項目“新慈湖”比肩而建,這個比西湖還大的人工湖,占地1 萬畝,水庫容量4270 立方米,現在已經完成了新慈湖的整體建設。按照當地政府規劃,湖中將有500 畝土地用于建設生態綠島公園,周邊還規劃有4000 畝左右的土地建設森林公園,建成后新慈湖將成為集水功能、水生態、水景觀和實用性、生態性于一體的水資源集納地和市民觀光休閑的好去處,與園區綠地、叢林與湖面相呼應,增強了區域內生態旅游價值,提高了整體的旅游影響力。將生產與觀光在這里融為一體,不僅是農業觀光基地,幾乎每一個項目都是休閑、旅游、科普的好地方...
探索模式,為快速復制提供支持
園區實施“六統一”模式,通過統一提供種子、統一進行植物防疫、統一進行技術指導、統一供應化肥農藥、統一回收產品,給周邊農民提供技術、農資等支持,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增加農業收入,促進地方經濟增長,實現當地農業現代化的飛躍。項目將帶動周邊100 萬畝農業的現代化進程,同時也快速推動集團種植新事業的發展。
園區積極深化并探索出培養人才、創新機制、建立標準、突破融資、依托科技、做強市場等六大策略措施來強化保障。如利用研發中心、培訓中心的優勢,培訓一大批農業人才;進行機制改革,逐漸摸索出適應種植業發展的制度和機制,在全國進行有效復制;尋求多種力量,多層次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突破融資難瓶頸;依托正大集團的農牧科技優勢,引進國際最先進的種植、養殖和深加工技術和設備;建立統一營銷平臺,積極拓展商超、專賣店、網絡等銷售渠道;加強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綜合競爭力等...
賴文鑫:中華兩岸和平發展促進會主席、教授、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邵念強:管理學專家、城市規劃與房地產策劃專家、北京海渤灣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賴文鑫
大家好,我從臺灣來,對這個項目并不陌生。在鄧小平先生南巡以后,我是國家土地規劃院請來的第一批的國家土地規劃專家。我生長在臺灣的農民模范家庭,后來又改做企業。回到祖國大陸已經20年。在這20年間,我跑遍了除了西藏以外的祖國大陸的各個省和地區,看過至少30個開發區和示范農場。在規劃的過程中,我非常希望祖國大陸能夠開發出一個非常先進、科技的農業莊園,我走了20年沒……
邵念強
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是城鎮化質量與速度。我想大家都會認同中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會直接影響到中國城鎮化的質量和速度。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家的發展目標是四個現代化。三四十年過去了,回頭看,我國的農業發展是最慢的。今天若干個討論的主題也說明了因為農業發展的速度很慢,拖了城市化發展的質量和速度的后腿。農業現代化的標志就是農業的產業化。產業化就要講土地規模的經濟性。土地規模的經濟性就涉及到土地的集中。土地的集中出口就是土地流轉。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