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城市化大到足以影響21世紀的世界大事,小到事關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和愛恨情仇。如果用數字把中國城市化之路直觀地表現出來,似乎會顯得單調?枯燥乏味?或者略顯無情?但這一解不開的數學題,卻是我們執著追尋的變遷……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全國尚未完全解放,很多城市的建設幾乎處于停滯狀態,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農村人口大量增加,中國的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17.43%降至1952年的14.42%,每年降低約1個百分點。
1953年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以蘇聯幫助設計的156個重大建設項目為中心的825個工業企業開工建設,全國非農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率由1953年的14.85%提高到1960年的20.74%,8年間增長了近6個百分點。
1961年到1964年,由于受到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城市化率由18.85%降到了16.56%。1965年至1975年,受十年文革和知青上山下鄉的雙重影響,城市化進程出現停滯不前的狀態,城市化率下降了1.26個百分點。
1976年至1999年,城市化率由15.49%增長到25.51%,增長了10個百分點,主要得益于文革結束后,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同時實行改革開放,城市建設逐漸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
2000年至2008年,中國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由2000年的26.08%增長到33.28%,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尤其是統籌城鄉以及新農村建設發展戰略提出以后,城鄉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由于二元戶籍制度的制約,使得我國的城市化出現了一些奇特現象——農民工、暫住證、春運、半城市化等。
農民工,是我國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出現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2009年底,我國外出農民工總量達14533萬人。
1984年,深圳開始實行暫住證制度。至今仍是大多數城市對非本地戶籍人口實施管理的主要辦法。2008年,實施了近13年的暫住證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截止2010年,中國人均鐵路僅有6厘米,但鐵道部發言人卻向全國人民立下軍令狀:“到2020年春運緊張狀況將不復存在”。據了解,我國春運始于1951年——“春節還鄉旅客服務委員會”成立,1979年春運首次突破1億大關,1989年春運人數達8億人次,2006年春運客流量首破20億人次,中國春運人數之巨,規模之大舉世矚目。
截止2008年底,我國半城市化人口數量約達1.61億人之多!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按城鎮非農人口與總人口之比計算,2008年中國城市化率為33.28%,較國家統計局按全國城鎮人口與總人口之比計算的45.68%,相差達12.4個百分點。這部分人雖然已離開農村進入城市,但幾乎沒有享受到城市市民的社會福利待遇和各種政治權利,這對中國社會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
在2011年用這一串數字來解讀中國的城市化,對于十二五中國的城市化,我們是否應該有些許快樂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