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是我國的長期戰略
據國家發改委統計,目前只有五六個省份將“十二五”經濟增速指標定在10%以下,其他的基本上都超過了10%,有相當一部分省制定了經濟翻番的目標。張平透露,按照現在的經濟增長速度, “十二五”能源總量大概在40億噸標準煤左右,實在難以支撐經濟翻番的需求。
“十二五”期間,我國仍將處于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過程中,這決定我國能源需求仍然會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我國居民消費升級已經是大勢所趨,隨著收入持續增長,購買力持續提高,居民生活改善,使汽車、住房等市場持續擴大,也帶動了相關高能耗產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我國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只有2.5噸標準煤,還沒有世界的平均水平高,只有發達國家的一半左右,相當于美國的四分之一。我國的GDP總量與日本接近,但能耗卻是日本的4.6倍。如果不對現有的能源消耗方式進行改變,我國的人均用能水平如果達到日本或者美國的水平,就會消耗掉全球80%的能源,這是很危險的。
特別值得警惕的是,近年來我國能源效率提高緩慢。據媒體報道,我國萬元GDP能耗水平從1978年的15.7噸標準煤下降到2008年的0.95噸標準煤,30年間下降了14.73噸標準煤,年均下降8.8%。但是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的萬元GDP能耗水平下降明顯變緩,在2003年還出現了回升的態勢。按照匯率法計算,我國能源效率明顯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2002年,我國1億美元GDP約消耗的能源分別是日本的4.48倍、德國的5.43倍、美國的2.86倍、巴西的3.27倍,甚至是印度的1.3倍。
跨入本世紀以來,中國能源需求超高速增長,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石油、電力產量在生產總量一直是高歌猛進,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大國。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或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大國。
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周大地在1月19日“中國能源戰略與'十二五’能源發展論壇”上預測,如果我國能源消費保持本世紀以來平均8.9%的增速,則2020年我國的能源消耗將達近80億噸標煤,占目前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一半以上。即使我們能夠持續實現每五年GDP單耗下降20%,在2020年之后,我國的能源消費也將占世界的30%以上。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江冰2010年10月在國網能源研究院主辦的“能源·經濟·發展”論壇上就表示,“現在我國年人均能耗水平只有2.5噸標準煤,按照正常的人口增長測算,如果不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到2030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可能接近或超過70億噸標準煤。”江冰說,這對世界是災難性的。因此,實行總量控制,要堅決建設節能型國家,是“十二五”期間乃至“十三五”、“十四五”長期的戰略選擇。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表示,中央已將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寫入“十二五”規劃建議,未來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將作為約束性指標。張平稱,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是今后能源工作的重大戰略,重點是控制煤炭消費的過快增長,壓縮不合理的消費需求,淘汰落后產能。
淘汰落后產能是關鍵環節
國家發改委在2011年1月份完成了一份“十二五”重點產業生產力布局和調整規劃初稿,其中涉及到鋼鐵、石化等九個重點行業的布局導向和結構調整問題。據悉,除了煉化一體化項目主要集中在沿海外,鋼鐵、有色等產業布局將會給以說明。一位有色專家表示,“有一些產業,比如鋁業基地,向資源、能源豐富的西部轉移,將是一個趨勢,中東部的基地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正司級巡視員熊必琳此前指出,重大項目是結合生產力布局來考慮的,像鋼鐵、石化、有色金屬、造船,這些重大產業項目在生產力布局中要充分考慮產業基地的建設。“這些重大項目對資源、能源供給等外部條件都有一定要求,比如鋼鐵,有一半以上鐵礦石是依賴進口的,因此布局上要充分考慮這些產業對能源、資源需求的要求和特點。”
一位地方發改委人士表示,產能過剩行業在實施總量調控的同時,新的項目審批會謹慎,同時這也警示地方一些項目不能盲目發展。實際上,受上述規劃編制的影響,部分行業的布局或將面臨洗牌。以鋼鐵為例,今后五年對鋼鐵行業,已經提出加快沿海基地建設,優化生產力布局的要求,具體是“加快沿海、沿江適度、內陸轉移”。
工信部日前在長春市召開全國原材料工業座談會,會議對石化、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和新材料產業等“十二五”規劃草案進行了討論。根據會議透露的五大行業規劃內容, “十二五”時期,石化工業方面,要通過實施烯烴重大工程、高端化工產品創新工程、化肥農藥結構調整工程、危化品本質安全提升工程和節能減排綜合利用工程,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規范建設化工園區,引導煤化工有序發展,力爭到“十二五”末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有效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初步實現我國石化工業由大變強。
鋼鐵工業方面,要通過完善行業管理、落實產業政策、健全標準體系等措施,突出抓好淘汰落后、兼并重組和技術改造等工作,積極發展短缺關鍵品種,全面提高鋼材實物質量,統籌重大項目布局,加快產業整合步伐,力爭“十二五”時期鋼鐵行業結構調整取得顯著進展,核心競爭力有較大提高。
有色金屬工業方面,要嚴格控制冶煉產能過快增長,加速淘汰落后產能,推進兼并重組,鼓勵煤、電、鋁跨行業重組。要積極發展精深加工,加強再生金屬回收,促進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鼓勵在優勢地區打造一批深加工產業基地,建設一批再生有色金屬示范工程。力爭到2015年,有色金屬工業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總體實力躍升至世界前列,為實現有色金屬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奠定堅實基礎。
建材方面,要嚴格控制總量,防止盲目擴張和重復建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要推進產品深加工,積極發展節能環保、保溫隔熱等新型建材。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等建材生產服務業。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規劃布局的企業,以質量品種、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改善裝備、安全生產等為重點,進行技術改造升級。要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全面提高建材產品生產領域內的能效水平,重點推進以水泥、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墻體材料等行業資源綜合利用。
國家發改委關于“十二五”能源規劃的思路已經清晰,除了通過優化發展化石能源、加快推進新能源等滿足能源增量的方式外,還將在節能增效等“減量”上下工夫。事實上,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提高能源效率是降低單位GDP能耗、實現單位GDP碳排放強度降低的重要手段。
發展清潔能源依然任重道遠
吳吟表示,低碳化是“十二五”能源發展的重要特征。在“十二五”期間,要優化發展煤炭產業,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優化煤炭產能結構,重點支持大型煤礦企業兼并重組中小型煤礦。此外,要大力發展天然氣。加強天然氣儲備體系建設,發揮價格杠桿調節作用,確保天然氣穩定供應。強化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進口渠道建設,擴大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進口規模。適時調整天然氣利用政策,鼓勵以氣代油。
我國當前的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已受到能源資源的嚴重制約。國家能源戰略觀念開始從以能源保障供給為主向以能源的消費調控來促進經濟發展轉變;從嚴重依賴煤炭資源向綠色、多元、低碳化多種能源形式轉變;從過度依賴國內能源供應向立足國內,同時加強國際合作轉變;從生態環境保護滯后于能源發展向生態環境保護和能源協調發展轉變;從資源依賴型的發展模式向科技創新驅動型的發展模式轉變;從各能源品種獨立發展向多種能源互補與系統的融合協調轉變。
我國政府已經做出了“到2020年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左右”兩項承諾。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江冰預計,到2015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可以控制在40到42億度標準煤,42億噸基本體現了“15%”和“40%—45%”的雙目標要求,如果進一步強化節能的措施,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數字可以控制在40億噸以內,這將對“十三五”期間完成雙目標打下很好的基礎。
對于電力行業而言,到2015年底電力裝機的規劃目標預計將超過14億千瓦。此外,轉變電力發展方式、調整電力結構及消費結構、加速電網建設和新能源開發,都將成為電力“十二五”的繁重任務。
江冰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快推進包括水電、核電等非化石能源發展,積極有序做好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轉化利用。
國家能源局稱,預計到2015年,常規水電、核電的發展規模可分別達到2.5億千瓦、3900萬千瓦,在一次消費中的比重將提高1.5個百分點,風電行業初步確定到2015年實現裝機目標為9000萬千瓦,光伏發電行業初步確定到2015年實現裝機目標為5GW,風電、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占一次能源的消費由現在的0.8%達到接近2.6%左右,規模將達到1.1億噸標準煤。屆時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將有望達到11%。
事實上,清潔能源在成本、技術上,對傳統能源的替代都還是非常有限的。一味地以提高能源供應來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的辦法也是不可持續的,節能增效絕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