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空巢村”成了社會輿論熱點。在那里,沒有了年輕人,有的甚至連小孩子都很少,剩下的就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在那里默默生活,每天都期盼著兒女們能常回家看看。這些老人,很多都無人照料,有了病也得不到及時治療,壓抑情緒無法及時排解。“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就是“空巢村”老人最真實的生活寫照。(3月22日 現代金報)
近年來,部分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逐漸受到社會關注——有些空巢老人因為過節無人陪伴而感到冷清、孤獨、苦悶,有些因為春節期間子女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患上了先焦慮、后抑郁的“分離綜合征”,還有一些因為精神空虛等心理問題在春節期間或春節過后發生種種意外,甚至輕生。對此,需高度重視,號準空巢老人精神空虛的脈,對癥下藥,積極應對。
中國素有百善孝為先的精神,而如今忙碌的生活節奏,沉重的生活負擔讓許多年輕人背井離鄉外出拼搏,老弱婦孺留守家中。逢年過節,家里再也不似以往的熱鬧非凡,而是變得冷冷清清。空巢老人們內心的孤獨、寂寞誰又真正關注過。
政府要進一步加大養老投入,完善社會養老體系,提升養老服務的供應量和質量。對于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政府應該多購買一些養老服務,多組織一些志愿服務、義工服務活動,讓那些沒有子女或子女陪伴慰藉不足的空巢老人得到更多的幫助、照顧和關懷。社區、村居等基層組織則應該把協助照顧空巢老人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摸排調查清楚本區域內空巢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來源、子女陪伴等基本情況,據此調劑分配社會養老服務資源。同時,積極開展與空巢老人結對子、為空巢老人找朋友、讓空巢老人有“近鄰”等活動,引導安排空巢老人參加一些集體文體活動、聯誼活動。
悠悠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年幼時父母對我們無悔付出,辛勤養育,當父母年老時我們應該多抽點時間多陪陪他們,不要讓老人過一個孤獨的晚年,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給自己留遺憾。把溫暖送給父母,讓情愛陪伴老人。老人們要求的并不多也不高,他們需要的就是簡單的陪伴,再多的金錢也不及親人的陪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照顧空巢老人,幫空巢老人排遣空虛和寂寞,讓空巢老人過得更充實、活得更有質量既是家庭的責任,也是政府的責任和社會的責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空巢老人就能夠得到更多的滿足、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