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民工荒可能帶來中國城市化轉向
時間:2011-03-01 09:57:25  來源:時代周報  

  中國最缺的是錢,最不缺的是人。這一觀點幾十年來在國人腦中可謂根深蒂固,人們很難相信,這個一直致力于拼命控制人口增長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居然鬧起了民工荒。一些長期想方設法將農民工擋在城外的城市,如今卻恨不得跪求招工。

  當“人口紅利”變成“人口負債”

  其實早在2004年,民工荒就已經露出了苗頭,除了春節前后,其他時段屢次出現招工難的現象。不過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這只是暫時和局部性的現象,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勞動力供求在地理上的分割,導致勞動力供求在短時間內脫節引起的。但隨后的幾年里,招工難越來越頻發,而且波及面越來越廣,人們才開始發現,民工荒已經不期而至。

中國社科院較早發出了預警,他們在《2007年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就已經明確指出,青壯年勞動力短缺現象正由沿海向內地蔓延,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正逐步向供不應求轉變。研究報告表明,中國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供給增長率在2004年首次出現下降,預測到2011年左右,勞動年齡人口開始不再上升,2021年開始絕對減少。該課題負責人、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呼吁決策者警惕:到2013年中國的“人口紅利”可能轉變成“人口負債”。

  以往在一些錯誤教育的誤導之下,很多人一直把人口,特別是從事簡單勞動所謂低端勞動力當作是城市發展的一大負擔,甚至把這當作是中國貧窮的根源。事實上,中國經濟在過去的30年里突飛猛進,巨大的人口紅利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所謂“人口紅利”,就是指在一個時期內,勞動力人口多,但需要撫養的少兒和老人卻較少,這個時期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社會負擔較輕,這是一個對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黃金時期。統計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逐年上升,少年兒童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總撫養比從1982年的62.6%下降到2007年的38.0%。2005年后,人口總撫養比一直保持在40%以下。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的研究表明,中國總撫養比每降低1個百分點,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提高0.115個百分點。

  據蔡昉、王德文等學者計算,中國20世紀最后20年人均收入增長的四分之一可歸因于人口紅利。美國也有學者估算,東亞地區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是由于人口紅利所造成的。美國夏威夷大學和東西方中心經濟學家梅森的結論是,1982-2000年間,人口紅利對中國人均收入增長的貢獻約為15%。

  得民工者得天下

  在國際產業分工中,我們具有實在競爭力的還是只有產業鏈的最低端的那一環,完全靠廉價勞動力的肉搏。在產業鏈的上游,需要拼管理與技術的環節,我們沒有競爭力。當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因為個體的水平低,而在于產業鏈越往上走,越是依靠制度和文化的競爭,中國最差的就是這一環。

  或許有人會說,我們正在產業升級,不吃人口紅利了,我們也會用提高質量和效益來促進經濟增長。但別忘了,產業升級一個最核心的要件就是宏觀制度和法治環境的完善,這點現在依舊還差得很遠。在產業升級還處在口號階段的時候,我們的增長只能靠粗放型的數量擴張,這樣的數量擴張依賴勞動力供給的持續增長。但現在,這種持續增長再也無法持續下去了。

  從人口的年齡結構來看,中國年輕人口比例不斷下降,而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例如,0-14歲的少兒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為33.6%,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降到27.8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降到22.8%,2008 年進一步降到19.0%,下降速度相當快。

  另一組數據可能更為直觀:根據教育部的統計,1997年~2005年,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人數持續九年走低,已從2574萬人降低到1694萬人。1997年進入小學一年級的人口,到今年剛好是21歲左右的新增勞動力,但這一年齡段的勞動力將在今后的八年內減少34%。

  這樣的局面下,民工荒不出現才怪。正如我們這幾年所看到的,民工荒從周期性的、政策性的“荒”,轉變為趨勢性的、總量的“荒” 。從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再到中西部地區,今年甚至在許多傳統的勞務輸出大省如四川、安徽和河南等地也出現了民工荒,而且不僅是技術工人短缺,普通勞工也嚴重短缺。

  一個搶人的時代已經到來。

  地方政府,從招商到招人

  中國的雇主們經歷了30年的幸福時光,在過去的30年里,他們從未遇到過對手。人口紅利期給他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并且,他們幾乎從未感受到工會的“麻煩”。求職者這個詞真是好,一個“求”字,道盡勞動者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弱勢和卑微。

  在過去勞動力充裕的時代,要發展經濟,缺的是生產要素的其他環節,因此在過去的若干年中,各個城市的競爭,都是去招商,只聽說過政府招商引資,沒聽說過要去到處招人的。但這一切正在或者已經成為了歷史。今年春節一過,報紙上滿是全國各地缺工和搶人的新聞。地方政府,正在經歷從招商到招人的巨變。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在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的刺激之下,中國經濟火得發燙,全國各地都迎來了一波投資高潮,到處都在擴張產能,上世紀90年代末在各個地方虛火過一陣子的開發區熱又卷土重來了。但新建了那么多工廠,立了那么多大項目,卻缺少了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環:勞動力。各地方勞動力的增長遠遠跟不上投資的增長,一場搶人大戰已經不可避免。

  招人與招商不太一樣,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不僅僅要求高薪,還有子女教育、醫療、養老等福利要求。進一步,他們還有公正、法治的要求。各個地方招人的競爭,將是一場全方位的文明的競爭,這種文明,自然包括政治和法治的文明。這種城市之間招人的競爭,很可能會形成一種倒逼機制,引發一場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

  事實也已經露出了這樣的苗頭。據媒體報道,前天在廣州舉辦的一場招聘會上,就有企業詳細列出各項福利以吸引求職者,節日費、降溫費、免費體檢、年假什么的都列出來了,還有企業曬出了只需2元掛號費即可享受免費醫療,免費消夜、住房補貼等福利。

  重慶的一個招聘宣傳是這樣寫的:“重慶西永新機會,十萬電子好崗位。這里不僅有充裕的工作崗位,有收入的保障,有公租房、子女入學等政策環境,而且能近距離地照顧老人和子女,免去親情的牽掛和旅途的奔波,獲得家的歸屬感”。

  種種跡象表明,2011年,在持續了兩年多的刺激性經濟政策退出、房地產的狂飆勢頭又不得不有所收斂之后,各個地區都面臨著很大的經濟下滑壓力。為了保增長,各個地區之間勞動力爭奪戰將更加激烈,這或許會有助于打破一些領域多年來的改革僵局。

  戶籍歧視是對形勢的誤判

  在這樣的形勢下,如果還有什么地方政府認不清形勢,繼續在已有的戶籍歧視上加碼,那就是愚蠢至極了。

  近日,有14個城市先后出臺了房地產限購令,全部與戶籍掛鉤,限制外地人購房,此舉等于戶籍變成了房票,已有的戶籍歧視又增添了新的內容。

  其中,又以北京的外地人在京納稅五年才能買房最為嚴厲。而在北京市兩會剛剛通過的北京“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我們可以看到北京將打響一場人口調控戰:“加強對人口總量的調控”,“遏制人口過快增長”;同時,改變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優化人口布局”。看來,北京將多管齊下,通過“以房管人”“以業控人”“以證管人”、縮減進京指標等措施,阻擋“低端人口”進京。

  在很多城市的決策者心中,都有一個理想化的誤區,總想這個城市都是高端的人才,而同時把低端人才排斥在外,這樣這個城市就高端了。這種烏托邦設計實在太荒謬,因為一個城市人口結構是由它的綜合水平所決定的。實行城市發展管理體制改革,應通過市場機制配置城市發展資源,反映真實的城市發展和承載成本,通過市場反映的效益和成本水平,指導企業和人口根據自身能力和條件有選擇地集聚。

  如果強行通過行政的手段,用其他地方的資源和財富去堆一個權貴城市,這完全是一種違背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的行為,其結果必然是抬高經濟運行的成本。這好比在一個經濟體內部,從事管理和服務業的很多人是高端的,生產線上的工人是低端的,但這兩者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如果硬是把管理層和被管理層分開,將大大增加管理成本,降低這個經濟體的競爭力。

  實際上,在國際產業分工鏈條中,中國從事簡單勞動,即所謂低端勞動力,是最具國際競爭力的一環。相比起中國的白領在世界范圍的競爭力,中國的民工的國際競爭力要強得多。

  摩根-士丹利亞洲部的主席斯蒂芬?洛奇曾經給出了一組數據,稱2006年中國制造業工人的平均工薪是美國的2.7%,是日本的3.4%,是歐洲的2.2%。在此之后,中國工人工薪大幅度上漲,具體數字不清。如果以每年上漲25%這一大到完全不可能的幅度來推算,2010年也才達到1.98美元/天,是美國工人的4%。而2009年中國的人均GDP已經接近了美國的8%,日本的9%以上。

  很顯然,中國的低端勞動力的國際競爭力遠超其他環節,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中國的所謂高端人群,是占了這些農民工的便宜。如果一個城市把這個最具競爭力的低端環節剔除掉,而它又不像香港那樣,具備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優勢來做高端服務業,這個城市要生存下去,就只能靠別的地方供養,而一旦供養資源耗盡,此種城市就難以為繼了!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