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好戲連臺,京津冀協同發展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呼之欲出……三大戰略正全力推進。如何以三大戰略為引領,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極,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新動力:區域合縱連橫,新增長極初露端倪
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日益凸顯。代表委員認為,三大戰略的實施,將促進東中西區域合縱連橫,由點到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增長帶和城市群。同時,促進國際、國內互聯互通,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局面。
“‘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吉林通化市委書記金育輝代表說,通化致力于打開一條借丹東港出海大通道,促進要素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廣空間合理配置。
從頂層設計到良好開局,京津冀協同發展快馬加鞭,產業對接亮點頻現,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圈加快形成。“繪就一張圖,謀劃一盤棋,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大機遇。”河北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代表說,中關村創新中心落戶保定,去年揭牌以來有45家企業入駐。政企合作,共建產業園,建設新的物流園區,已經入駐了9000多戶,每年可減少進京車輛約1000萬輛次。
長江流域覆蓋9省2市,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對于促進穩增長、調結構具有重要意義。”上海市長寧區副區長翁華建委員說,通過加強環境保護力度,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就能形成推進經濟發展的持續動能。
三大戰略互相銜接、互為支撐,經濟新增長極初露端倪。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例,到2015年底,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額占進出口總額的1/4,投資建設了50多個境外經貿合作區,承包工程項目3987個。
新格局:打破地域限制,發揮區域發展優勢與潛力
代表委員認為,三大戰略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部署。
翁華建說,長期以來,各地基于自身資源稟賦發展地區經濟,但也出現了以行政區域為劃分的地方保護主義,從而造成重復建設,帶來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以三大戰略為引領,塑造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能夠有效避免產業雷同,防止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對于平衡地區間的產業結構,化解產能過剩具有重要意義。”
金育輝認為,以三大戰略為引領,各地區間能利用各自的比較優勢和特色產業,在區域內形成相對合理的產業分工和協作。
“京津冀協同發展集中發力、重點突破、創新引領,分工合作是最好體現。”聶瑞平說,北京目前有一些功能是非首都功能,而河北的優勢就是空間廣闊,資源稟賦和承載力強。但產業承接不是簡單的搬遷和重復,而是在新的水平上進一步提升,促進當地產業升級和區域產業布局改善。
新方向:大力加強合作,引導各方力量積極參與
代表委員認為,實施三大戰略要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加強合作,加快引導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
翁華建表示,加大財政投入,加快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現代化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是重點之一。同時,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消除地區間的隱形壁壘,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開展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一帶一路’建設做好國內段的聯動是基礎,而以通關一體化為代表的聯動機制,是暢通‘一帶一路’的關鍵。”金育輝說。
京津冀三地共同推動成立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整合了70余家機構。同時在審批服務、市場監管、稅收征管等方面,初步建立起了協同工作體系。“去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由規劃制定轉向規劃實施,部署了100余項重點工作和重點任務。”聶瑞平說。
“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翁華建說,只有把環境修復好了,才能充分發揮“黃金水道”的優勢,在航道暢通、樞紐互通、江海聯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