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后,各地政府開始加快推行樓市去庫存政策。根據媒體的報道,包括山東、江西、甘肅、海南等20多個省(區市)的150多個城市已經出招,沈陽則是這一行列中最新的一員。
整體來看,沈陽的房產新政與大部分二三線城市的政策并無太大不同,除去一些獎補外,無非也就是降低稅費、鼓勵農民工買房之類的舉措。不過,其新政中有一條規定卻令輿論嘩然,那就是支持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新畢業生購房。
這項政策的具體內容是,對畢業未超過5年的高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在沈購買商品房的,不僅降低了公積金連續繳存時限,而且還實行“零首付”政策;不僅如此,還鼓勵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購買商品房,并給予獎勵補貼。
乍一看,這項政策可謂是合了那些剛剛步入社會或即將步入社會的青年人的“胃口”。新政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去庫存”問題,更是在幫助“準女婿”們應對未來的丈母娘方面出了實招,算是“一箭雙雕”了吧。
然而,中央的確是在號召各部門、各地政府出臺政策大力去庫存,但其施力點,在于化解房地產行業前幾年的供應過剩問題,尤其是化解部分三四線城市庫存消化困難的窘境。在這個過程中,“賣房子”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轉變地方的產業結構,改變地方政府以往“土地財政”的收入結構,并推動房地產行業實現轉型升級,同時也削減地方樓市出現局部性風險的可能。
不過,包括沈陽在內,諸多地方政府似乎卻并沒有“去庫存”的用心,而將其簡單理解為為此前的樓市限制政策“松綁”。于是乎,我們不僅看到一些地方出現了杠桿買房的現象,也看到沈陽這樣的地方政策,為了賣房鼓勵學生理直氣壯地啃起了老。
了解房地產市場的人都清楚,房地產市場與其他市場不同,它兼具產業市場和金融市場兩個屬性,因此對政策的敏感性極強。所以,大部分時候,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干預應當盡量減少,以避免擾亂其自身運行的規律和內部的供需結構。遺憾的是,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房地產市場卻始終備受政策的干擾,其自身的價格發現功能卻難以發揮,以至于各地樓市的真實供需早已失真。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往往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去精準落實中央政府的政策,卻反而一窩蜂地不顧實際地追求“去庫存”的結果,以至于最終出現零首付的奇葩政策。
除去上述客觀因素,地方政府在落實中央政策過程中“教條主義”盛行的風氣,也是奇葩政策屢禁不絕的主觀原因。事實上,近年來,在身份證明、足球推廣等諸多領域,地方的奇葩政策已經成為媒體輿論關注的焦點。它們與沈陽的這次樓市新政一樣,大都是罔顧自身的具體實際,而盲目推行相關政策的結果。
必須警惕的是,在無視市場規律的教條背景下,不僅是房地產市場在未來可能會遭到更嚴重扭曲,而且中央當下著力推進的供給側改革,也可能面臨同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