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繼續發動、持續推進,讓廁所革命深入全國城鄉,普及景區內外。”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日前在湖北武漢舉辦的2016全國廁所工作現場會上表示。
旅游如廁,看似小事,實則是反映旅游服務品質的重要標志。自2015年初國家旅游局在全國范圍內推進廁所革命以來,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積極響應,一年以來,既有經驗和成績,也有困難和問題,未來,廁所革命將要如何持續推進?
游客為本,更注重人性化細節
62歲的胡喜詠在武漢黃陂區的木蘭玫瑰園景區廁所已工作一年多了,每天早上八點開始,她與同伴兩個人輪流工作,隨時清潔洗手臺和隔間的每一個角落,還要定期補充洗手液、手紙,檢查設施。“雖然有時工作瑣碎忙碌,但為游客服務很開心,沒有異味、整潔的環境能帶來好心情。”她說。
說起旅途中“如廁難”的尷尬,“臟亂差”的鬧心,是游客的切身感受。在我國不斷加強旅游公共服務的工作中,廁所成了容易被忽視但又至關重要的“短板”。
湖北自開展旅游廁所革命以來,已經成效初現。從一年以來的探索經驗來看,最重要的是強調“游客為本”,不但要做到數量足、干凈衛生,還要注重許多細節的完善。如解決女性游客如廁排隊的問題,遵循女廁多于男廁的原則調整男女廁位比;調整坐位、蹲位比,照顧不同的如廁習慣;考慮殘疾人、老年人、嬰幼兒等群體的個性需求等。
在記者考察的東湖景區旅游廁所、武漢天地特色旅游街區廁所、木蘭鄉旅游環線廁所等具有景區、街區、鄉村等地代表性的廁所,可以看到設置有母嬰室、專用間和專用馬桶、輪椅坡道等設施;許多在門口有中英韓等不同文字標識;有的還在門外設有管理間,設有床位供值班工作人員休息。
據了解,2015年,全國共建設完工旅游廁所22009座,占計劃的104.67%。山東、吉林、浙江、河南、遼寧、江西、四川、重慶、陜西九省建設超過1000座;20個省份完工廁所在500座以上。
加強觀念,用新辦法解決老問題
李金早指出,我國廁所建設和管理歷史欠賬多,整體水平還很低;各地自然環境和發展水平差異大;特別是幾千年的傳統陋習根深蒂固,文明如廁的理念還遠沒有普及。過去一年,盡管廁所革命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不容盲目樂觀。
解決廁所的老問題,要用新辦法。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各地旅游局及社會企業通過實踐探索出了不少經驗:四川開展了文化創意工程,將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和旅游廁所結合起來;濟南通過成立“城市廁所開放聯盟”,推動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開放內部廁所。光大集團參照PPP模式,踐行“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模式,采用“互聯網+”模式進行網絡智能化運營管理,與智慧城市“物聯網智能化應用”的概念不謀而合;北京環衛集團推出“第5空間”,把公廁改造升級,安置了ATM機、充電樁等各種便民服務設施……
“要加大廁所革命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機制創新,技術和管理創新,加強工作考核和輿論監督。”李金早表示。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廁所的硬件設施建設,管理模式創新,文明觀念建立都同樣重要。“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許多方面都還有很大差距,這不僅需要建設和管理者的努力,還需要公民文明如廁,共同維護。”一位共同考察的與會代表說。
補齊短板,推向城鄉和景區內外
不少農村地區的廁所,總是給人留下簡陋、臟亂、惡臭的印象。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式和體驗式旅游的需求不斷增大,鄉村旅游、生態旅游受到越來越多青睞,而這也恰恰是旅游廁所建設工作中最薄弱的環節。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隨著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也要不斷推進,要來個“廁所革命”,讓農村群眾用上衛生的廁所。從目前來看,“廁所革命”不僅僅是“旅游廁所革命”,而且開始逐漸向全社會推廣。
據了解,2016年全國將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2.5萬座,范圍遍及全國旅游景區、旅游線路沿線、交通集散點、鄉村旅游點等。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李世宏表示,2016年是全域旅游開創之年,也是廁所革命3年計劃攻堅之年,建設任務更加艱巨,管理難度明顯加大。
衛生設施的建設既是影響人們健康水平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也是反映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志。李金早指出,要讓廁所革命深入全國城鄉,普及景區內外。廁所革命事關廣大游客和群眾,它需要堅持不懈,全社會參與,更需要各地轉變觀念,從景區、景點旅游發展模式走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