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家政市場:保姆成為“香餑餑”
家住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的諸先生春節前就在數十家中介登記尋找住家保姆,但由于各家中介都出現了“人手告急”的情況,至今尚未尋到合適的家政服務人員。“這幾年保姆費一直在漲,去年下半年還是每月2500元,現在已經漲到每月3000元。”
“我們公司目前保姆的缺口在200—300人,占總人數的5%。”上海樂樂家政服務公司經理程文波說。春節后,他做得最多的事情是給以前的老員工打電話,告訴她們“加薪了、回來吧”,但效果甚微。
據上海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介紹,目前上海市家庭服務從業人員約有50萬人,95%以上是外省市來滬女性務工人員。每逢春節,這些“保姆”中約有20萬人返鄉過年。往年,隨著外來務工人員的陸續返鄉,“保姆”市場會逐漸回暖。
“但今年,返滬工作的保姆明顯比往年少。”程文波說,“節前已有約200名員工明確表示將返回家鄉工作,她們大多來自安徽、河南等地,占員工總數的5%。”
員工流失的現象同樣困擾著上海好幫手社區服務發展中心。節后陸續接收的8張老年護理單一直無法派出。該中心的主任張琴英表示:“從目前員工返城的數量來看,今年‘保姆荒’的形勢會更加嚴峻,一些老家在重慶、四川的員工已在當地就業。”節后也有少許“新保姆”到該中心登記,但張琴英表示,“新手”被退單的現象時有發生,“她們還需經過系統培訓,因此用工缺口在短時間內無法彌補。”
人員緊缺推動價格上漲,春節之后上海保姆的行情也是水漲船高。上海樂樂家政公司節前鐘點工的工資是每小時18元,如今已漲到每小時20元,住家保姆及月嫂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較大浮動。“2010年上半年月嫂為每月6000元,下半年就漲到了每月6500元,今年肯定還會漲。”程文波說。
“保姆潮”東退西進 老齡化城市“僧多粥少”
“現在農村政策好了,而且老家的企業越來越多,薪酬也不低;在上海掙的錢多,開銷也大。還不如在家鄉打工,既能省點生活費又能照顧家庭。”來滬打工11年的王愛華節后就打算留在老家江蘇鎮江打工。
家鄉的吸引力與城市高生活成本的排斥力,讓很多保姆作出了和王愛華一樣的選擇。
上海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會長陳錫珠表示,由于政府的惠農政策,如今許多家政從業人員的家庭收入不斷提高,當地的工作機會也在劇增。另一方面,大城市中不斷攀升的生活成本在客觀上給他們帶來了沉重壓力。雙重因素作用下,大城市薪水高的吸引力就被削弱了。
而與保姆紛紛從大城市撤退相對應的是,一線城市率先步入了老齡化社會。據悉,上海市人口總量規模不斷擴大,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1921.32萬,增長1.74%;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出生數預計達到16.8萬人,比2009年略有增長。2009年,上海市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人口為315.7萬人,占22.54%,全市戶籍人口平均預期壽命81.73歲,比2008年提高了0.45歲。
“一線城市生活壓力大、節奏快、獨生子女多,照顧老人的客觀條件更差,對保姆的需求度也更高,‘保姆荒’的供需矛盾也更加突出。”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王大犇說,隨著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保姆荒”將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蔓延,也將從短期的“荒”變成常年的“荒”。
如何破解老齡化城市之“荒”
“要解決‘保姆荒’,根本上是要改變保姆個體和東家建立雇傭關系的情況,實現公司化運作。”王大犇認為,需加快家政服務企業由“中介制”向“公司制”發展,讓家政服務員成為正式職工,在待遇和福利上得到保障。通過公司化的運作,還可以降低保姆的生活成本,例如提供集體宿舍等;此外,還需對提供類似服務的家政公司給予免稅等政策支持。
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鐘仁耀認為,保姆行業不能完全市場化,應是一部分是市場化,另一部分由政府補貼。特別是針對有家政服務需求的低收入群體,政府應該給予相應補貼。
要留住家政從業人員,除了考慮基本生活成本,還需考慮她們的儲蓄需求。上海市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副主任趙建德表示,雖然存在高薪月嫂,但還有一大部分家政從業人員的收入游離于最低工資標準,這僅能保證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生活,那就比不上一些“生活成本較低、每月能有結余”的中西部城市有吸引力了。
在產業轉型中,現代服務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塊。鐘仁耀指出,在產業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的大背景下,發達地區的家政市場必然經歷勞動力的流失,一些缺少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勞動力在大城市求職的機會成本增大。在注意挖掘本地勞動力的同時,應完善城市中對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培訓機制,增強其職業競爭力,最終形成“低、中、高”三檔的梯度家政服務。
目前,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已出臺《上海市農民工技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并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家庭服務業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大力開展家政服務、養老護理、護工等家庭服務業相關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并出臺相關培訓補貼政策和操作辦法。2010年上海市已有1.86萬人參加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其中70%左右取得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并享受了培訓費補貼。
“但是長期來看,還是要發展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建立更加健全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和養老體系。”王大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