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貧困縣脫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市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時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習近平表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握這一時間節點,努力補齊短板,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
“十三五”《建議》也提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要“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貧實效”,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今后5年,扶貧攻堅應該是最難、最硬的任務之一,”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說,全面脫貧的目標的實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共享發展成果的要求,體現了公平正義”。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說明: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多次上調扶貧標準,2009年從2008年的年收入1067元上調至1196元,2010年再上調至1274元;2011年,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一標準沿用至2014年。國家統計局于2015年2月26日發布數據,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農村扶貧標準計算,2014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7017萬人。習近平表示,“通過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同步小康,任務繁重,扶貧工作進入‘啃硬骨頭’的攻堅階段。‘十三五’是加快扶貧工作的關鍵時期,需要多措并舉,精準扶貧,增加貧困地區‘造血能力’和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指出,未來5年中國要“構建專項扶貧、惠農政策扶貧、項目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多方力量和多種模式有機結合、互為支撐的‘大扶貧’新格局”,要“鼓勵貧困地區根據自身自然條件、要素稟賦、經濟水平,大力推進以特色農業、資源型工業、民族和邊關旅游、勞務經濟等為主的產業扶貧,找到扶貧開發的‘點’和‘根’,提升貧困地區‘造血能力’,培育貧困農戶有效的自我發展機制”,要“完善金融扶貧機制”,“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扶貧事權,整合各類扶貧資源和資金,改變扶貧體制分割和資金‘碎片化’現象,形成合力”,同時要“加強公共服務,提升基礎設施,改善貧困地區的‘軟硬件’,為貧困人口有效脫貧、防止返貧營造良好環境”。
辜勝阻特別強調,“教育與就業是切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關鍵,阻止貧困代際傳遞關鍵在加大教育扶貧力度。”辜勝阻說,要“防止貧者從暫時貧困走向長期貧困和跨代貧窮”,不僅應廣泛開展“授人以漁”的職業技能教育,加強對貧困人口的就業幫扶,而且要切實提高貧困地區基層干部和教師、醫護人員等人才的待遇,減少貧困地區人才流失,“使他們安心在貧困地區扎根,與當地群眾一起攻關克難、脫貧致富”。
實現全面小康,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制定“十三五”規劃、實現全面小康“百年”夢想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建議》給出回答:“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建議》指出,要“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無論是培育打造城市群、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還是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都是“十三五”規劃目標要求——實現全面小康的題中之義。談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關鍵”,“全面小康不僅要追求發展的速度,更要強調發展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同時,這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要讓包括貧困人口在內的更廣大的人民群眾,都能感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國家治理理念現代化的重大推進”。
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理事長、原深圳市委常委張思平則認為,實現全面小康的核心是改革創新。張思平說,“‘十三五’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實現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規劃的戰略目標,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許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重挑戰”,“解決‘十三五’時期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要全面深化改革,把改革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的創新,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的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更有海外人士看到了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世界的重大意義,長期關注中國改革開放的美國國際投資銀行家羅伯特·勞倫斯·庫恩便表示:中國實現全面小康意味著“中國經濟社會更加繁榮地發展”,不僅“將為全球創造更多就業”,而且“將給其他發展中國家樹立榜樣,其他發展中國家可根據自己的情況相應地制定自身發展的規劃”;此外,“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也意味著中國社會將更加穩定,這對營造穩定的國際大環境十分重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后,中國將更有能力承擔更多國際責任,把更多的援助和專業技術帶到欠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國已經在這一領域做出了很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