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1月11日訊(記者 程圣中 劉明)中共中央日前公布十二五規劃建議,全文大篇幅強調推進城鎮化建設備受矚目。新年伊始,湖南大漢集團再次站在社會各界關注的聚光燈下,這個“中國城鎮建設領跑者”迎來未來發展的嶄新起點。
1月11日,由國家統計局和中共中央黨校共同主辦的《大漢模式:統籌城鄉發展新探索》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推出的《中國縣域城市化與大漢模式研究報告》、中央黨校經濟學部調研組提交的《大漢集團參與縣域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調研報告》在此間發布。
除國家統計局和中央黨校課題組專家外,本次研討會還得到國家發改委、全國工商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商業經濟學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等政界、學界、商界、金融界人士的支持與好評。
自1998年起,湖南大漢集團在湖南婁底率先投資縣城基礎設施建設,13年來,已致力于湖南20個縣城的基礎設施投入、商業綜合體建設和商品房社區建設,總投資近100億元,推動了相對落后地區的縣域城市發展和縣域經濟發展,深得政府、群眾、商家的好評。
大漢集團多年來積極推行鏈條式開發模式,即“修好一條發展路、建設一座致富城、營造一個溫馨園”,被中央黨校專家組總結為“大漢模式”。在此基礎上,大漢集團創新縣域城市化戰略,概括為:營造城市微觀生活,推進城市管理建設,帶動產業發展升級,吸引生產要素集聚。
“過去幾十年,我國城市化、城鎮化速度落后于工業化發展速度,十二五規劃全文中用相當大篇幅來講城市化、城鎮化,未來一段時間,支撐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領域就是城市化、城鎮化。”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表示,“大漢模式”最大貢獻就是探索了加快欠發達地區縣域城鎮基礎建設市場化的有效途徑,探討大漢模式意義非凡,對于中國城市化進程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中共中央關于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強調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指出要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顯然,農村進入城市打工的農民不可能全部在城市安家,他們最有可能安家的地方是在本地縣城和重點小城鎮,而大漢模式正是以改善縣城面貌促進縣城擴容提質,以擴大縣城吸納當地農村人口轉移的能力來促進城鎮化。
結合多年來的專題調研經驗,中央黨校教務部主任王東京認為,“大漢模式”的獨特之處就是將民營資本參與城市化投資建設,利益共享雙贏,是發揮民營資本推進縣域城鎮化進程的有益嘗試。“以雙峰縣城為例,在短短八年的時間內,城區擴大了一倍,人口增加了兩倍,而這一切是由一家民營企業和政府合力推動的,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陳潤兒表示,中共中央關于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再次強調,鼓勵擴大民間投資,放寬市場準入,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等領域。“民營資本是城市化、城鎮化建設不可缺失的主體和平臺,如果說還是依賴于過去政府來推動,無疑結果會事倍功半。”他說,在“大漢模式”的帶動下,長沙已經出現一大批從事城鎮化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民營企業。
目前,中國城鎮化建設遭遇資金瓶頸,特別是縣城及農村重鎮點小城鎮普遍遇到融資困難,需要吸引更多市場主體通過市場機制來加快城鎮化。湖南商學院經貿研究院院長、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柳思維認為,應改變單純依靠政府外在行政力量推進城鎮化的傳統動力機制,吸引更多市場主體通過市場機制來加快城鎮化,“大漢模式”的出現成為民營資本向城市基礎建設推資的典范。
在大漢集團董事長、總裁傅勝龍看來,中共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對城鎮化建設的高度關注,成為大漢集團未來加快布局發展的助推劑。大漢集團繼總部從湖南婁底市喬遷至省會長沙后,又大量引進高端人才,整合中國房地產業高端資源,更高水平、更高標準研究縣城、規劃縣城、建設縣城,踐行“百城開發戰略”,力爭把中國縣城打造成人類瑰寶。
“眾多連鎖品牌企業和本地商家、個體戶都把大漢當做最佳合作伙伴,為縣城集約式地輸入了眾多商業元素,在縣城為大量返鄉民工和農民提供了高檔商品房住宅,改變了他們的消費觀念,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質量,促進了縣域經濟發展。”對于大漢集團的下一個五年,傅勝龍的愿景愈發清晰,大漢集團13年來篤定前行的方向,正是一條充滿生機活力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