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產糧大省河南豐收之后遭遇賣糧難,排隊賣糧常態化,局地甚至出現了“走后門”賣糧現象:每車給驗質員500元“好處費”,直接就能驗質過磅。對于此種侵害農民利益的行為,有關部門理應嚴肅查處。但也要看到,上述怪相其實是長期以來在保護價收購、托市收購等政策刺激下,糧價背離市場持續單邊上揚所形成“堰塞湖效應”的折射。讓糧價合理回歸市場,才是破解新時期賣糧難的治本之策。
農民排隊賣糧,表面看是倉容不足所致。有關方面預計,2015年糧食產量將再創新高,由此實現“十二連增”。在歷史性的連續豐收背景下,國有糧食倉儲缺口越來越大。以東北地區為例,其在秋糧上市前倉儲整體缺口約600億斤,有些地方甚至連搭建簡易倉的土地都難找。
有限的倉容成了稀缺資源,賣糧難自然難以避免;而如果監管不力,部分庫點工作人員借機尋租、侵害農民利益的現象便趁虛而入。除河南外,此前媒體報道黑龍江局部庫點在秋糧收購過程中,也發現了以“物流費”“信息費”的名義,向賣糧農戶收取每車100元進場費用的情況。
如果僅僅如止,解決賣糧難似乎只要多建倉庫、增加倉容就行了,但事情并沒這么簡單。
為保護農民種糧收益,多年來國內糧食政策性收購價格穩步提高。就小麥而言,從2006年啟動托市收購以來,價格從當時的0.68元/斤漲至現在的1.18元/斤,幾乎翻了一番。另外兩大主糧品種稻谷和玉米,價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相關政策為糧食總產連增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價格持續單邊上揚也形成了“堰塞湖效應”:糧食加工成本被推高,市場主體購銷乏力;政策性收儲一家獨大,國有庫存越積越多;國內外糧價倒掛嚴重,不斷增加的進口沖擊國內市場……
綜上可見,要破解現階段的賣糧難,短期需要盤活倉儲資源、增加倉容供給,長遠來看則應讓糧價合理回歸市場,同時把糧價下調后減少的種糧收益以補貼形式返還農民。這樣才能一方面激活糧食流通、加工市場,另一方面又保障農民種糧收益。事實上,在三大主糧品種上的“價補分離”信號已經開始釋放:2015年小麥和稻谷的托市價維持去年水平不變,玉米臨時收儲價格七年來首度下調,比上年平均降低0.12元/斤。
需要指出的是,在近年來土地流轉加速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成為新時期農業生產的生力軍。在政策性收儲的調整過渡期,各地應密切關注“堰塞湖效應”釋放過程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嚴懲“走后門”賣糧等侵害農民利益的現象,尤其應避免尚在發育中的新型經營主體受到過大沖擊,防止種糧收益下降減緩農業規模化進程,甚至引發局地糧食生產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