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簡稱《建議》)和《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明確了到2020年之前深化農村改革總的目標、原則、基本任務和重要路徑。這些頂層設計都提到了“十三五”期間農村要進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及農業經營形式創新,而這將開啟過去幾十年在中國“三農”領域從未出現過的重大投資機遇。
回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當時提出的336項改革任務中有接近50項直接和“三農”問題有關,占比之高可以看出“三農”問題在改革全局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重。
目前“三農”很多領域仍是投資洼地,但增長很快。農業投資平均增長率保持在25%以上,農村的新產業如農村旅游業的投資增長率則更快。中央政府也不斷通過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調動更多社會資金、金融資本投向“三農”,成為“三農”政策的一個亮點。“十三五”期間,從中央財政向“三農”傾斜的情況來看,《建議》和《方案》都提出了要持續增加對農業的投入,要完善農業的補貼制度。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近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則明確指出,財政可以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財政貼息、建立擔保體系,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來撬動更多的金融資本、社會資金,來參與有回報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農業開發。
在政府政策和資金將愈發向“三農”傾斜的基礎上,為了明確社會資金進入農業的具體形式,《建議》和《方案》都提出了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而這將是未來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的最大風口。
中國有18億畝耕地,2.3億承包農戶,每戶農民種的地往往連10畝都還不到,無法形成規模效應,這也導致了中國農業基礎競爭力始終不足,也拖了城鎮化后腿。而政府提倡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是通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形成的一種適度規模經營的全新主體,公司企業可以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和集中,形成規模化生產,效率和效益相對都提高了一大截。目前中央已經下發了多個文件引導土地流轉和工商資本租賃農地,土地確權頒證等基礎工作亦在有序進行,政府更在制定進一步的集體產權改革方案,可以預見“十三五”期間,在政策層面,對于企業“下鄉務農”會抱著更加歡迎的態度,將和過去對“老板”們的嚴防死守形成鮮明對比。
在社會資本與農業更多的“親密接觸”過程中,農業信息化建設有望在“十三五”期間迎來爆發式增長。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可以解決農業產業鏈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并有效縮短農業產業供應鏈條的長度,能有效提升農業產業鏈的資源配置效率,以提高全產業鏈運行水平。但是,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新引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在農業產業鏈中的運用普及率還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從二級市場上看,農業信息化概念股還較為稀缺,現在僅有寥寥幾家公司確定有農業信息化服務,但是越來越多的涉農企業正在嘗試轉變商業模式,從原來的傳統農業經營企業轉變為互聯網農業服務型企業,意圖盡早在這個萬億級空間的大市場中完成布局,這對投資者而言頗具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