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受交通運輸部委托,深圳市交委就正在征求意見的出租車、網約車新規召開座談會。深圳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出租車、專車企業均對新規發表意見。在專車價格、報廢標準及是否只能接入一個專車平臺等諸多方面,出租車企業、專車企業不少觀點幾乎處于對峙局面。出租車企業認為專車價格應由政府指導,專車公司則認為應當充分市場化。有政協委員提出,專車的數量及價格應當放權于市場,政府的導向應為市民出行安全考慮,而非“為了某個利益集團而損害平民老百姓的生計”。(10月13日《南方都市報》)
出租汽車出現之前,是出租馬車。不管是哪種車輛形態,出租車可以有效減少私家車輛的保有量,降低城市擁堵。10000戶居民的城市,只需要100輛甚至更少數量的出租車就可以滿足居民需求。如果沒有出租車,10000戶居民全部自行購置汽車或馬車,城市、城鎮顯然會擁堵得多。我們可以將出租車理解為基礎版本的共享經濟。
不光在中國,其他國家和地區對出租車也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準入與監管制度。準入制和監管一定程度上是必需的,可以保障出租車的服務水平。帶有公共用品性質的出租車不能拒載,在服務時間內不能輕易停止服務(否則就構成罷運),在惡劣天氣等條件下,不能隨意調高運價。
出租車準入制和監管應當圍繞以下幾項要素開展:要求出租車司機身體和心理健康,能夠執行較高的營運服務要求,保證營運車輛及計費工具的完好性,強制參加社保和意外傷害等保險,發生消費糾紛時履行先行賠付及配合調查義務。這種情況下,允許個體經營出租車(嚴禁經營權轉包)不僅會篩除掉不合要求的準入者,而且因為沒有顯著增加個體經營者負擔,又沒有設定準入車輛數量,必然將促成良性競爭,運價維持在合理水平,保證出租車能夠獲得穩定生意。
但現有的出租車準入制和監管模式,卻是以數量管控、限制競爭為核心的。出租車數量管控的內在邏輯是,如果放開進入,很可能導致準入者過多,低價競爭,無法保障經營者合理利潤,不可避免帶來服務水準的走低。這個理由事實上根本站不住腳,如上段所述,對出租車營運作出規范性限制,本身就將大幅過濾進入者,并且,市面上的營生并非只有出租車司機一種,又何來沒有管控就會出現出租車行業無限度擴容的可能呢?
如果說以公司制取代個體制,在過去還可能起到保障服務水平的作用,而今在GPS及智能移動裝備普及化的背景下,已顯不合時宜。
出租車數量管控再加上公司制,限制了競爭,還帶來對出租車司機的嚴重盤剝。公司制、份子錢,本質上是歐洲中世紀行會制的變種,居然能夠延續到21世紀,當然是咄咄怪事。
公司制、份子錢的存在,必然使得出租車數量管控趨于刻板。只有嚴格限制出租車數量,讓打車變得稀缺,才可能凸顯高運價的合理性,高運價才能保證畸高份子錢收得上來。近年來,中國一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城市化擴容速度加快,城區擴大了好幾倍,常住人口數量大量增加,出租車數量卻沒有發生同步的增長,打車難、出租車欺客宰客現象突出,根本原因就在于現有的出租車準入制和公司制。
公共交通體系的不完善,再加上我國各級各地政府為了促進汽車工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購車的政策,使得居民購車數量不斷增長。我國購車居民選擇自駕通勤的比例很高,這與打車難,服務糟糕(高昂份子錢構成重壓,換了誰,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有關。
發源于美國硅谷等地的互聯網時代技術、商業創新,有很多在移植到中國社會后陷入水土不服,互聯網專車卻很快大受歡迎,甚至有很多居民用戶為了能夠打專車而專門開通了手機支付。一些出租車企業和司機認為,專車受歡迎,是因為便宜,原因是互聯網專車企業給予豐厚補貼,其目的是擠垮傳統的出租車行業,然后壟斷市場,再提價……
低價不正當競爭,擠垮對手,再提價的邏輯,在過去的一些行業里,確實行得通,但取決于相關行業的壟斷企業對于渠道、原料等關鍵要素的壟斷,并借助政策保護來鞏固壟斷優勢。但這樣的壟斷邏輯而今已經過時,創新創業及跨界發展的成本趨于降低,國內外興起的創客運動甚至提出要實現創新創業試錯的零成本。
近年來,全新的共享經濟模式興起。汽車、房屋、自行車、書籍、電子設備等,都可納入共享范疇,在不增加購買的情況下,可以保障更多人獲得相關的體驗服務。房屋共享租賃企業Airbnb僅6年,就獲取了90萬個房間,2014年當年滿足了2500萬游客的住宿需求,讓空閑的住房和公寓得到充分使用,相關的國家和城市也因此減輕了酒店房間供給不足的壓力。而長途拼車企業BlaBlaCar在2014年,每月已實現運載200萬人,運力相當于5000列高鐵或5000架波音747飛機。在醫療、工程、教育、環保、拯救瀕危動植物等其他很多領域,共享經濟通過調用冗余、閑置資源帶來的社會效益,也相當可觀。共享經濟是最為典型的“互聯網+”。
包括深圳在內,中國各大中城市的居民汽車保有量不斷增長,自有汽車的使用率很低,使用狀態下的運能浪費相當嚴重(多為單人駕駛,家人或朋友不隨行),已經帶來突出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互聯網專車提高了自有汽車使用狀態下的運能利用,當然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自有汽車提高使用率——前者有助于減少擁堵和污染,后者確實可能增加擁堵和污染,但要看到的是,由此有助于減少汽車購買消費,因而整體上有利于環保。
最近有本新書《共享經濟:重構未來商業新模式》,書作者羅賓·蔡斯曾創建過汽車共享公司Zipcar、無線網絡連接公司Veniam、點對點汽車租賃公司Buzzcar、拼車網站GoLoco的聯合創始人,被譽為“共享經濟鼻祖”。羅賓·蔡斯也被邀請進入美國商務部國家創新和創業委員會、美國交通部智能交通系統咨詢委員會、經合組織下屬的國際交通論壇委員會任職。在《共享經濟:重構未來商業新模式》書中,羅賓·蔡斯提出的觀點就是,互聯網專車、快車與出租車行業產生的摩擦,其實是創新速度超過行業秩序和監管規定適應的體現;政府部門對于互聯網專車、快車這樣的新事物,“不要因不了解而扼殺”。
現有的出租車準入制和監管模式,已被證明十分低效,無論如何調整,都因為利益集團占據稀缺資源(牌照)和利益分配的主導地位,而使得司機和乘客成為弱勢一方,無法從根本上體現公平,也不起到緩解城市打車難的作用。互聯網專車切入市場,不僅是對現有出租車準入制和監管模式的挑戰,也為出租車行業改革重構帶來了機遇。出租車行業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了維系現有利益分配模式,而是服務城市居民出行的需要,既然如此,就不能將已經可以更好滿足需求的挑戰者,納入現有并不合理的模式、體系,而應將更好的模式、體系擴散推廣,消除不合理的中間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