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已進入尾聲,而多地曝出的宰客事件,輿情熱度仍難立馬消退:比如青島“38元大蝦”風波,盡管媒體曝光后,涉事大排檔“善德海鮮燒烤店”如今已人去店空,當地物價部門已對其立案查處,可其負面影響很難抹掉。而據報道,日前又有網友曝,青島某“黑餐廳”在顧客想看帝王蟹重量后直接把蟹腿都拔掉,表示稱了就必須買,結果兩人吃過后花了近三千。
不只是青島,濟南火車站飯館搞價格歧視,黃燜雞本地人25元外地人50元;麗江“酒托”打著艷遇名義坑游客,都在輿論場被打上了“宰客”標簽。雖然“濟南12345”官微承諾盡快調查落實,麗江多部門查處“酒托”事件,涉事酒吧遭停業整頓,但其瞬間沖擊力依舊難消。
宰客事件被密集曝出,說起來,未必是長假時的“特產”(像“結賬時38元一份變一只”的大排檔,就被指一直都“挺黑”),但因旅游權益議題在長假節點上更受關注,且新聞“搭車”是傳播常態,這類話題也會更抓眼球。饒是如此,宰客事件的惡劣程度與典型性仍不應被小覷。
從輿情看,這幾起事件都激起了廣泛共鳴:出門在外最怕被坑,但很多網民都反映,曾有過在外旅游被宰的經歷,且被宰之后只能是將滿肚子憋屈咽回去。在此背景下,這些引發全國性影響的宰客事件,想不成為公眾不平情緒的宣泄口都難。
這無疑頗具警示意義:表面上看,那些宰客事件或屬個案,有的也只是價格糾紛,是消費者權益與市場秩序范疇的問題,而非旅游問題。可很多時候,個案性宰客事件也能發酵成一個地方的信譽危機,因為它催生出“那地方愛坑人”的解讀,進而引發公眾對“某地游”的用腳投票式抵制。要知道,盡管一個地方的旅游市場極為繁復,但在公眾眼里,這就是以地域為單元的旅游品牌,所以一起宰客丑聞,也可能影響到整個地方的旅游形象。
而在當下,很多地方都喊出了“打造旅游城市(或品牌)”的口號,在旅游環境營造的硬件供給應對上,也做得相對到位,可對這種宰客事件卻似乎不夠上心,至少未將其納入“改善旅游環境”的視野下去審視。遇到這類事件,也只是事后性懲治,而這很難彌補其帶來的“惡口碑”。相較之下,國外旅游城市基本上罕有宰客事件發生,就是因為,其城市治理已將商品服務質量視作旅游生態培育的一部分。
在這方面,三亞方面的“知恥后勇”,或許不乏參考意義:2012年宰客事件影響尤為惡劣,它也讓這座久負盛名的海濱景點旅游形象由白轉黑,之后三亞市政府以此為教訓刮骨療毒、發力整頓,如今宰客丑聞也漸漸鮮見。
說到底,宰客頻發是旅游生態不成熟、旅游市場“段位Low”的體現。可旅游市場偏是個“口碑傳播”最明顯的地兒,有些游客在被坑后,受限于“經不起耗”等因素或許不會選擇旅游維權,但“發帖曝”或差評,仍極具殺傷力。
在此語境中,作為地方政府也該有的放矢,要提升旅游市場的段位,并把商品服務視作其重要一環。這就要求其面對宰客之類的價格糾紛,不能止于某種事后溯責的常態做法,而應該更具針對性:比如像三亞那樣,要加強日常監管,并對投訴多的領域和突出問題“重點關照”,在旅游旺季嚴管專項行動;還要著力解決游客旅游維權難的問題,建立反應更快捷的投訴反饋機制,應建立“旅游—工商—公安”等多部門聯席會議機制,聯動整治,實現問題明了糾紛的“快速結案”。
本質上,有無宰客事件,并能否對其實現有效防治,是窺見一個地方旅游市場段位高低的鏡子。對那些打造旅游品牌的地方而言,在此問題上凸顯善治功力的重要性,不亞于在“硬件”上花工夫。畢竟,一次宰客丑聞,可能讓再多旅游宣傳都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