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戶“自殺”是如何調查得出的結論
時間:2015-09-21 10:52:38
來源:紅網 作者:李丁喬
昨天12時許,平邑新聞中心再發通報稱,火災起因初步認定。經調查,張紀民分別于9月11、13日在平邑縣地方鎮供銷加油站實名購買9公升汽油。經省、市、縣公安和消防部門現場勘查,走訪調查,初步認定,排除他人人為縱火,火災系死者張紀民自身行為所致。(9月18日《京華時報》)
自拆遷戶張某被大火燒死以來,社會各界對該事件的關注持續不斷,隨著調查的逐步深入,以及新聞媒體的深入報道,網民對官方通報產生了諸多質疑,對張某之死的猜測也更傾向于他人所為。面對各種擺在桌面上的線索,官方依然堅持張某是“自殺”,真不知道這個結論是如何通過“現場勘查、走訪調查”得出來的。
我們首先應當肯定的是,平邑新聞中心的對待該事件的態度。在張某之死過去兩天的時間里,平邑縣以負責任的態度,通過官方微博發四次官方通報,雖然內容上和跟進上與網民期待還有差距,但是至少也是敢于站出來說幾句“官話”的。與有的事發地方沉默不語相比,網友多多少少能從微博上看到事件的進展情況。
平邑新聞中心于9月17日12時發布通報,稱張某兩次購買9公升汽油,初步認定,排除他殺,火災系張某自身行為所致。關于這條通報的可靠性,不光死者家屬不認可、村民不認可,就連網友也在質疑。而官方得出該結論的途徑是,“現場勘查,走訪調查”。
現場勘查和走訪調查,似乎是偵查每個案件常用的手段,如果不加以說明,難以解釋用常用手段偵查非常案件的有效性。報道顯示,有視頻記錄了火災現場的部分情況,而該視頻作為調查案件的關鍵線索,卻一直沒有被官方采用。在所有可參考的線索都還沒有使用完的情況下,如何得出“自殺”的結論?張某被燒死,村民情緒激動,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能通過“走訪調查”得出該結論,可見“走訪調查”不過是走走形式、過過程序,到底有沒有問過村民真實情況,恐怕只有調查部門才知道。
我們可以幫助調查部門理一理線索。事發現場,有確鑿證據顯示,有人向房屋投遞石頭和汽油瓶,官方通報“已對相關人員采取強制措施”也證明了這一點。張某妻子在送兒子上學后,也曾遭到不明身份人員的威脅恐嚇。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也承認,該事件與拆遷相關,并稱拆遷人員工作方法不對。張某一家之所以成為拆遷“釘子戶”,關鍵還是由于政府以60元一平米的價格實施拆遷補償,卻要以1100元一平米的價格出售安置房,會數數的人都知道這其中的差價。所有問題的矛頭直指政府的拆遷安置工程,如果非要說張某系“自殺”,那么也是拆遷安置所逼,政府不可能將責任脫得一干二凈,案件偵查的方向也應該朝著這個方面,豈能簡單從“現場勘查、走訪調查”中草率定論。
在事件真相還沒有大白于天下之前,任何猜測都是有可能的,但是筆者認為,不管是死者親屬的陳述,還是官方的“調查結論”,抑或是網友根據報道的猜測,據實說理是根本原則,更何況該案件關乎人命,指不定從中還能為不合理的拆遷安置方案糾偏勘誤,為其他老百姓爭取更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