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網站,究竟做給誰看?
時間:2015-09-18 09:53:58
來源:紅網 作者:余尉僖
日前,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檢查整改結束。記者對廣東惠州各級政府網站進行了深度調查,發現之前被點名的部分“僵尸網站”的確“復活”,增加內容、持續更新。不過,在整改過程中依然有一些問題,少數存在點擊網站沒權限,用戶注冊無入口,有的陷入“死而復活,不久又死”的循環。(9月17日《人民日報》)
當地一些負責人告訴記者,網站做不好,“缺人,缺技術,歸根結底是缺錢。”的確,網站維護工作專業性較強,需要相應的專業技術人才來完成。如果僅僅是提出要求而不跟上配套措施保障的話,下級單位很難完成網站建設任務,所以網站建設難以有持續動力也就不難理解。
除了各級政府部門維護網站難度大外,筆者還疑惑:政府網站,究竟做給誰看?上面無非是各位領導的活動集錦,單位宣傳的陣地,又有多少信息是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群眾需要獲取的信息政府網站上有沒有?信息公開方式是否貼民心、接地氣?如果無法做到的話,政府網站建設得再好,也沒什么實際意義。
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恐怕各級政府應該思索的,不僅僅是該如何打造好政府網站,還有如何更好地暢通與民溝通交流渠道;如何實現與群眾良性互動;如何更好地利用網站、論壇、微博、微信等新媒介重塑自身形象。
首先,各級黨委政府部門應變被動為主動,深刻認識各類新媒介的重要性,掌握更多信息公開、與民互動的方式。網站、論壇、微博、微信都有覆蓋面廣、傳播信息快的特點,一旦不正確利用,便會出現負面影響——政府言論被廣大網友質疑,經常處于被網民“圍觀”和“吐槽”的局面,所以一些黨政部門總是消極應對。雖“輿論猛于虎”,但“猶抱琵琶半遮面”終究不是辦法。現代社會信息化提升,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群眾早已習慣通過移動通信設備獲取信息,各級黨政部門也應轉變思維,順勢而上,摒棄陳舊的信息公開思維,跟上時代發展節奏。
其次,日常信息發布已不能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對突發熱點事件的回應反饋以及通過政務平臺為老百姓解決實事才是政府信息公開的下一步方向。已有越來越多的黨政部門意識到新媒介在突發事件中的重要性,例如。在2011年9·27上海地鐵10號線碰擦事故信息發布中,由于上海市政務微博貫徹“快報事實、慎報原因、重在態度”的信息發布原則,使得事實迅速澄清,獲得各方的肯定。從2014年起,廣州率先試水“城市服務”,聯手打造可辦事的政務微信。廣州市海珠區的“海珠政務”官方微信公眾服務平臺雖不是全國最早的微信政務平臺,但是卻極具雄心——從一發布起,“海珠政務”就堅持了讓政務微信能辦事。黨政部門若利用好了這些平臺,工作效率將有大的提升。
再次,信息公開方式的改變,也能從一定程度上打造更加有親和力的政府形象。微博“平安常州”曾發布了一段視頻,該局民警用詼諧的語言、夸張的動作,將防詐騙方法教給公眾。微博“深圳天氣”以語言幽默、鮮活有趣的特點其長期位居氣象類政務微博榜首。這樣的信息公開方式,公開的不僅是群眾需要的信息,其方式方法更是“接地氣”,讓群眾易于接受,由最初的“信息發布”,發展到了“政務服務”,并邁向了“大眾娛樂”,改變了黨政部門“高高在上”的印象,距離拉近了也就讓群眾愿意與黨政部門互動。
誠然,信息公開方式的改變,也需要更多的配套措施來保障人員到位、資金到位、監管到位,但這是時代發展趨勢,一個“呆板”的政府網站,凸顯的是其背后落后的政治理念,不能與時俱進的黨政官員,以及不能及時更新的社會管理方式。在這個“人人都是宣傳員、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人人可以監督政府,政府也可以以積極主動的姿態進行信息公開、輿論引導、塑造形象,以此來“接地氣、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