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波: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國際交流專委會專家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歐洲系主任、博士生導師
我經常參與地方規劃的設計。中央制定出發展規劃的整體思路后,很多地方干部為防止出問題,會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以口號演繹口號、以規劃演繹規劃。有時,國家給出的只是一個宏觀思路,比如風能、太陽能發電,結果大家一擁而上,導致資源浪費、產能過剩;再比如小城鎮開發,大家又一窩而上,蓋的房子“千城一面”,把當地原本美好的傳統、風格、元素全都抹掉了——這些都是非??上У氖虑?。所以我覺得,地方規劃的制定一定要因地制宜,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今年5月,我去了一趟貴州畢節試驗區。1988年,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曾到畢節考察,發現這里非常貧困。如何發展?胡錦濤創造性地提出了“建立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畢節試驗區”的發展思路。當時,我國東部在大力建設開發區、試驗區。胡錦濤指出,“在同樣的政策條件下,貧困地區與發達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著效益上的差距,其結果將是地區間差距的擴大”,為此,他提出“以改革總攬全局,堅持從貴州的實際出發”,選擇典型地區進行改革試驗。這就是“開發扶貧、生態建設畢節試驗區”的由來。到今天,畢節試驗區已經成立27年。國家27年的關注、投入和打造,使畢節市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距離使這個地區真正擺脫貧困、經濟落后面貌的目標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對畢節試驗區,國家以開發扶貧為主,有專家顧問組近30年堅守在這里為它提供指導。然而沒有哪個地區只靠“輸血”就能夠發展起來的,要想幫助它,必須要激發它自己的“造血”功能。只有激發起當地民眾的積極性,刺激它的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地區才有可能變好。我此次受邀前去講座,以“國外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與啟示”為主講題目,就是希望當地的民眾——特別是干部,能夠在生態文明意識方面有所提高。沒有正確的意識,一切都談不上。所以我覺得,要想幫助西部城市發展,首先要在意識上為它們提供幫助,比如因地制宜地幫它們設計發展思路。
在國家扶助、專家幫助下,畢節市發展迅速,發展中也出現了很大的不平衡:相對來講,城市發展較快,畢節市的道路、城市秩序可能比貴陽還要好;小城鎮、農村地區的道路則明顯要差很多。我也曾去我國東部考察過,城鄉差別過大的情況在東部所見不多。西部城市制定發展規劃時應該注意,不能只為中心城區錦上添花,也要為郊區和農村地區雪中送炭,要兼顧城鄉發展的均衡。同時,西部城市(包括小城鎮)的發展規劃要吸取東部的一些教訓,樹立“建設緊湊型、精致型城市”的觀念,強調“高密度”、“混合功能”的土地利用,保護耕地和農田,使城市形態形成均衡的、多中心的、分散化集中的模式。
城市化進程中的不平衡,不僅表現為城鄉差距、東西部差距,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也應該同步進行。城市的發展應該是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因素的行為統一體?,F在,經濟發展過快而忽略了社會發展,產生了很多問題,除了城鄉差別問題,還有城鄉勞動力待遇不平等問題、社保問題等——雖然目前已經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不能放松、仍要繼續,因為這事關民生,事關社會穩定。文化最能反映一個城市的特點,忽略了城市的文化發展,就會出現“千城一面”的現象,使城市喪失競爭優勢和吸引力。
制定發展規劃要兼顧區域發展的均衡、經濟發展的平穩。很多人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將進入“新常態”,我反而覺得,經濟會逐漸走入一種“常規狀態”。任何一個國家經歷過高速發展后,都有一個緩沖期,任何事情也都有一個緩沖期,這個緩沖期應當是一種可持續的常規狀態。在歷史長河中,高速增長的階段是一個很特殊的時期,我們在制定發展規劃時,也不應一味追求兩位數增長,這樣不會長久。長遠地看,當我們國家經濟實力再強一些后,經濟會進入平穩的常規狀態,這是發展規律,也是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