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鎮 名:洛帶古鎮
建鎮歷史:始建于三國時期,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
位 置:位于成都市東郊,龍泉驛區北部。西距成都市區18公里,南距龍泉城區和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11公里,距離成渝高速 陽光城入口4.3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43公里。
面 積:全鎮轄8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幅員面積達43平方公里。
人 口:全鎮共有人口30479人,其中非農業人5249人。
產業特色:全鎮以文化旅游產業為核心,其中“客家文化”和“花果生態”最為人所矚目。
所獲榮譽:國家級4A風景區、全國首批重點小城鎮、全國文明鎮、省級著名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鄉村旅游示范鎮等。
在中國城市化高速推進的滾滾洪流中,古鎮“旅游熱”、“開發熱”、“申遺熱”也日漸升溫。然而,也許我們更應該冷靜思考的是:如何從歷史文脈、人居生態、經濟開發諸角度系統、全面、科學地規劃古鎮保護與開發。如此,方能真正挖掘古鎮豐厚歷史文化價值,并讓其煥發出新活力。位于成都市龍泉驛區的洛帶鎮,始建于三國時期,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作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唯一的客家古鎮,為充分挖掘積淀數百年的客家文化,洛帶始終堅持在保護前提下進行開發的原則,成功走出了一條以古鎮保護與旅游發展帶動相關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之路。
底蘊深厚的千年古鎮
洛帶鎮位于成都市東郊,龍泉驛區北部。西距成都市區18公里,南距龍泉城區和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11公里,距離成渝高速陽光城入口4.3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43公里,北距洪安火車站8公里。已開通的219路市區大公交車將洛帶與成都市連成一體,30分鐘就可到達市中心。成洛路、成環路東西南北貫穿全鎮,也是成趙公路、成洪公路、洛黃公路三路交匯處。全鎮轄8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幅員面積43平方公里,人口30479人其中非農業人5249人。
洛帶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相傳洛帶在三國時就已有街,名“萬福街”;后諸葛亮興市,更名為“萬景街”。“洛帶”原作“落帶”,其得名有兩個來源:其一,傳為三國時蜀太子劉阿斗在鎮上玩耍,為捉鯉魚而不慎將玉帶掉入鎮上一口八角井中而得名“落帶”;其二,因此地有一“天落之水狀如玉帶”之河,故稱“落帶”。后逐漸簡化約定俗成為“洛帶”。
“洛帶”之名最早見于唐末五代人杜光庭《神仙感遇記》所載“成都洛帶人牟羽矣”,說明“洛帶”之名成于唐末以前。北宋皇祜年間(1049—1054)的《圣母堂記》里,已稱“洛帶”為鎮;北宋熙寧7年(1074)張溥所撰,《靈泉縣瑞應院祈雨記》有載:“府之邑靈泉,而邑之鎮日洛帶”;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編發的全國性地理志書《元豐九域志》(卷七)明確記載成都府靈泉縣轄:“一十五鄉,洛帶、王店、小東陽三鎮”。明朝時改隸簡州(今簡陽),清朝時曾更名為“甄子場”。1950年,簡陽成立第八區,區人民政府駐洛帶江西會館。1955年,洛帶區為簡陽第十四區,轄10個鄉。1976年,洛帶區所轄的10個公社劃給龍泉,同時撤區鎮至今。
除了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洛帶還被譽為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征的漢族分支族群,也是在世界上分布范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據考證,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中國中原一帶,因社會變動及戰爭等原因,曾有5次大規模的南遷,于中國南方逐漸形成客家民系,成為漢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至清末民初,奠定了客家人分布的基本范圍。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貴州、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人口數達5000萬以上,占漢族人口的5%。
四川是中國5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數量在200萬以上,其中多數是清初廣東、福建一帶老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東山區域,學術界統稱“東山客家”。
洛帶鎮上的2萬多居民中,90%以上的居民為客家人,主要來自廣東、江西、湖北諸省的客家聚居地,至今還能講一口流利的客家方言,俗稱“土廣東話”。以洛帶鎮為中心,周圍十幾個鄉鎮還聚居著約50萬客家人,約占當地人口總數的八成以上。
歷經千年發展后,洛帶鎮在新世紀重新煥發出活力與魅力,先后被評為國家級4A風景區、全國首批重點小城鎮、省級著名歷史文化名鎮等。2005年世界客屬第20屆懇親大會在洛帶成功舉行,進一步確定了洛帶在世界客家文化中的地位,因此又被世人稱之為“世界的洛帶、永遠的客家”。
一部濃縮的客家移民史
洛帶古鎮是成都近郊保存最為完整的客家古鎮,鎮內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保存完好,老街呈“一街七巷子”格局,空間變化豐富。無論是會館,還是寺廟,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風格,殿內圓木撐弓鏤雕戲劇場面,明間闌額彩繪,卷棚天花中棚和屋脊等,均雕刻了各式龍鳳花鳥戲劇人物,造型逼真,精工細雕,十分考究,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其中“一街”由上街和下街組成,寬約8米,長約1200米,東高西低,石板鑲嵌;街衢兩邊縱橫交錯著的“七巷”分別為北巷子、鳳儀巷、槐樹巷、江西會館巷、柴市巷、馬槽堰巷和糠市巷。
在洛帶鎮眾多古典建筑中,會館最具特色。它一方面反映出移民時期同族群之間既相互包容又相互獨立的心態,也反映出不同族群的建筑傳統與風貌。尤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大會館(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川北會館)和客家博物館、客家公園最為出名,是我國古代建筑“大觀園”中的一支奇葩,總面積達20000余平方米。
廣東會館,又名“南華宮”,于清乾隆11年(1746年)由廣東籍客家人捐資興建會館座北向南,主體建筑由戲臺、樂樓、耳樓及前中后殿組成,呈中軸線對稱排列,復四合院結構,總建筑面積3310平方米。館內石刻楹聯條幅保存完好,聯文取意及書法鐫刻堪稱上乘。其中“云水蒼茫,異地久棲巴子國;鄉關迢遞,歸舟欲上粵王臺”一聯最能反映客家先民拓荒異鄉的創業艱辛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廣東會館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會館之一,其風火墻建筑風格在四川絕無僅有。由于其氣勢巍峨,已成為洛帶古鎮的標志性建筑。
江西會館由江西籍客家人于清乾隆18年(1753年)捐資興建,位于洛帶鎮老街中街,座北向南,建筑面積2200平方米。主體建筑由大戲臺、民居府、牌坊、前中后三殿及一個小戲臺構成,復四合院式,占地面積1185平方米。江西會館在整體布局和建筑美學方面都頗有價值,特別是它在中后殿之間的天井里還伸出一個小戲臺,構思獨特,環境空間布局十分完美,為四川客家會館中所未曾見。
湖廣會館由湖廣籍移民于清乾隆11年(1746年)捐資修建,較完整地反映了湖廣移民的艱苦創業和社會生活。因供奉大禹,該會館又稱禹王宮。會館坐北朝南,依中軸線對稱排列,建筑面積277平方米。館內現有大小不等、儀態各異的觀音塑像多尊,無不惟妙惟肖,其中尤以大殿一尊臥式巨型睡觀音為罕見。殿廊彩繪觀音故事壁畫獨具風格,引人入勝。館內天井雖無下水道,但無論下多大雨,即使街上已洪水漫漲,該天井也不會淌水漫延,為該館一大奇跡,傳為大禹保佑之故。
川北會館始建于清同治年間,占地5畝,集中反映了川北移民的生活。
這些各具形態的洛帶會館可謂是一部濃縮了的客家移民史。漫步于會館遺址,依稀可以看見先民們來去匆忙的腳印,他們在自己的族群所擁有的會館中述說移民生活的歡樂、苦悶,尋求精神上的一種認同和歸依。
巫氏大夫第是洛帶古鎮現存民居中建筑時間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典型的清代客家建筑。平面布局為復四合院式,以大門為中軸線對列,木結構穿斗房,上蓋小青瓦,主體建筑由大門過廳、院壩、前中后三堂、東西花廳、廂房及通街廳道和一個附屬小四合院組成。整個平面四橫二縱,天井復天井,小天井連著大天井,大院落連著小院落,民居特色甚濃,是客家移民在四川生產、生活的一部“活字典”。
客家公園位于鳳儀巷北,占地60畝,為民國17年(1928)時洛帶袍哥舵把子劉惠安倡導地方群眾和袍哥碼頭集資修建,是四川省最早的公署之一。園內綠樹成蔭,花草繁盛,茶社幽靜,亭榭廊柱,木刻楹聯,古風濃郁。最具特色的是園內的“女子茶社”,是過去客家婦女集中休閑品茗聊天的地方,不納男賓。
“五館一園”和“一街七巷子”形成了整個洛帶古鎮的旅游觀光畫面,融合了移民、會館等元素的客家文化是洛帶文化的主流:客家人、客家話、客家建筑……一起構筑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客家人雖然在川生活了二三百年,但始終恪守祖訓,使客家語一代代延續下來。他們對外都能講四川話,但對內幾乎很本能地就講客家話。除此之外,他們也很好地保留了各種客家文化,并使之煥發出新活力。一些學者到洛帶參觀時,不由自主的驚嘆,這是客家的一塊“活化石”。
洛帶鎮客家人所說的“土廣東話”,實際上是客家人從客家大本營中攜帶出來的語言,雖然它同四川官話有少量的交融,但其精髓和風貌依然沒有改變。如洛帶鎮客家人至今稱 “太陽”為“熱頭”,“月亮”為“月光”,“昨天”為“秋哺日”……。這些古老的語言,就像一條源源不斷的河流一樣,流淌在洛帶鎮的田野鄉村、集市茶館,流淌在每一個客家人的生命旅程中,不因時間的流逝而改變。
據傳,前期來洛帶的客家移民備受干旱煎熬,后得知關于劉阿斗“落帶”八角井的故事,認為八角井是東海的海眼,受此啟發,客家人將老祖宗的舞水龍配合以淘井祈雨,甚是靈驗。此后,每年端午節,洛帶客家人均以舞水龍感謝上蒼風調雨順,(元宵節則舞彩龍、火龍),并慶賀豐年。
洛帶的客家龍舞以“劉家龍”最負盛名,其名得于參加舞龍的都是江西籍客家人劉氏族人。劉家龍分為火龍和水龍。火龍七節,水龍九節。正月十五鬧元宵,火龍則連日飛舞,是為祈福;夏日伏旱,水龍則大顯身手,是為祈雨。舞龍者皆赤裸上身,只穿一條短褲,上下騰挪;觀賞者用煙花噴龍、用水潑龍,前后追堵。煙花和水皆是財運的象征,燒得越紅,潑得越濕,則吉財越旺。因此,舞者和觀者攻防進退,煞是刺激,劉家龍也成為客家文化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項活動。
洛帶古鎮中的客家婚俗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它在原有婚俗的基礎上摻雜了大量的民間歌謠,以及一系列的地方性儀式,顯得更為熱鬧和繁瑣。婚俗包括八字、過禮、殺喜豬、哭嫁、上頭開臉、迎親送親、攔媒謝媒、鬧房等環節,內容十分豐富。
行走古鎮,隨處可見溝渠流水、大小水缸。承載都江堰水系文化的清泉從上場龍吻噴發,滋潤通街民眾,匯聚于下場的八角井,這是客家水文化的體現。此外,洛帶大街小巷里的“天鵝蛋”、“客家傷心涼粉”等富有客家特色的美食,往往也會讓游客留戀往返。
堅持“文化興鎮、產業強鎮”戰略
洛帶鎮位于成都市龍泉驛區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17℃,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而今廣植桃、李、枇杷、葡萄、梨等果樹,被稱為“中國水果之鄉”。四季花果飄香,游人如織。勤勞的好客的客家人把發展生態農業與旅游經濟巧妙結合,使洛帶成為成都東邊客家生態文化旅游區,有“成都后花園之稱”。
建設新農村,現代農業是關鍵。為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洛帶堅持以推進土地規模經營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大力推行“支部+公司+協會”的經營模式,推動農民持續增收。2009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超過10%,達10.2 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近萬元。
為確保廣大人民病有所醫,洛帶鎮以深入推進城鄉衛生均衡發展為核心,不斷健全城鄉一體、公平均衡的基本醫療衛生保障。一方面大力開展“醫衛惠民”行動,在鞏固醫衛惠民成果的基礎上,圍繞重點人群、特殊人群、貧困群眾的普遍醫療衛生需求,建立“洛帶鎮流動醫療服務隊”,定期入村到組,上門為群眾提供醫療服務。另一方面大力完善醫衛基礎設施,啟動洛帶“120”急救中心建設,建立洛帶鎮公共衛生所,加速提升全鎮醫療服務平臺,實現關口前移和公共衛生監督全覆蓋。
為做大做強旅游文化產業,洛帶鎮制定了“文化興鎮、產業強鎮”發展戰略,加快文化旅游產業項目建設。一方面積極推進市區重大文化旅游項目建設,積極配合市、區做好洛帶古鎮二期綜合整治、中國成都文博公園、“藏族風情園”等重點文化旅游產業項目的啟動建設,實現產業富民強鎮。另一方面,大力提升景區品位,推動主導產業快速發展。
去年9月15日,總投資20多億元的“中國博城·洛帶文博旅游產業示范區”項目在洛帶古鎮正式簽約。據介紹,該示范區將建成國內首家以“道教博物館”為核心的十大文博藝術珍品建筑集群、水景式互動體驗型創新商業集群、以文博藝術珍品為主題的酒店、大型配套產業相結合的世界級綜合觀光旅游復合地產項目。預計3年內建成投運,5年內全部完成。項目建成后年稅收約3億元人民幣,可提供就業崗位10000個。
日前,投資 20億元人民幣的“龍泉圣境·天府之眼”項目也已進入項目完善策劃階段。該項目占地面積1000余畝,將建龍泉圣境廣場,打造洛帶人家——百棟遷建(古建)并進行文化創意園的開發打造。
此外,為加快洛帶產業發展,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和就業崗位,洛帶鎮通過結合傳統作坊的再現,引進標榜學院大學生開辦布藝、陶藝、雕塑、花房之類創業示范店,引進云南瑞麗市玉石加工銷售業,結合女子街坊打造,引進與女子主題有關的特色中高端業態,引進客家鄉村會館等方式豐富古鎮業態。
洛帶,這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千年古鎮,距離“東有周莊、南有麗江、北有平遙、西有洛帶”的目標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