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天剛過,浙江省天臺縣后岸村一座農家小院里,一群著裝時髦的游客們就迫不及待從上海趕來,沐浴在山間吹來的徐風里,喝著農家釀造的米酒、吃著散養的土豬肉、地里現摘的蔬菜,欣賞著民俗文化表演,顯得十分愜意。
近年來,浙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力發展農家樂鄉村旅游,2014年經營農戶達1.45萬戶,實現接待游客1.75億人次,營業收入達到175.36億。與此同時,洋家樂、林家樂、漁家樂等新業態層出不窮,農家樂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浙江,用自己十數年的發展實踐,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農家樂”發展之路。
保護多年的綠水青山成了“品牌”
一踏進天臺縣后岸村,記者就立刻被眼前美景吸引了:座座青山屹立村前,磅礴連綿;一條小溪蜿蜒過村,寬緩清澈;排排新農居錯落有致,干凈整潔。在青山綠水間,一群群游客背著旅行包、舉著相機快樂地徜徉著。
后岸村不僅風景優美,還曾是唐代詩僧寒山子隱居的地方,文化積蘊深厚。但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該村卻是另一幅模樣。那時,閉塞落后的后岸村人住著土胚房,穿著補丁衣服。為了生存,村里人“靠山吃山”干起采礦挖石頭生意。依托幾百畝石礦資源,家家戶戶打石板,一個采礦工一天能賺二三百元。
但掠奪式的開發不僅沒讓后岸村一直富下去,反而越過越窮。二十多年間,有眾多村民因上山采石或死或殘,曾參與石礦開發的200多位村民普遍出現石肺病,喪失勞動能力。而且隨著鋼筋混凝土建筑方式的興起,采石業也慢慢萎縮,村里面臨轉型難題。
2008年,村里關閉了最后一座石礦,開始探尋新的出路。恰逢其時,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大幕拉開,新的發展思路浮現在后岸人的腦殼里:實施農房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依托寒巖、寒山湖、龍潭幽谷等自然人文景觀,發展農家樂,打造綠色經濟。
這時,問題來了。首當其沖的是,后岸村該選擇何種運行方式和經營模式?當時,擺在后岸人面前的路無非三種,或者農戶單打獨斗,各自發展,或者引進工商資本,把土地租賃出去給旅游公司開發,或者村里帶頭,農戶聯結,大家抱團發展。
時任后岸村村委會主任的陳文云是個見過世面且頗有威望的人,他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指出:后岸村一定要走集團化、規模化發展方向,否則不僅很難形成大氣候,而且也難以實現全體村民的共創共富。
在后岸村,村組織委員潘曉萍向記者介紹道,后岸村采用方式是“村辦帶頭+戶辦集群+產業結合”,先是村里7名黨員干部帶頭搞農家樂,嘗到甜頭后,村里5戶村民也開始搞農家樂,村里給這13戶農家樂同一編號,每一批游客的到來,都由村里統一按序分配。此外,村里還成立村辦農家樂協會和寒山旅游公司,制定統一的服務標準,統一價格制定,實行統一內部管理,打響后岸村農家樂品牌。
如今的后岸村農家樂已經發展到65戶,床位達1500多張,去年游客50萬次,帶動農副產品收入67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益從不到10萬元增長到16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28000元,是全鎮平均水平的3.5倍。
村民齊芳云是73號農家樂老板,2014年以前都在外面打工搞裝修,一個月最多賺七八千塊。看到村里先搞農家樂的村民都賺得盆滿缽滿,忍不住動心,去年8月份回鄉也開始從事農家樂生意。如今他的農家樂擁有床位18張,每個月給他帶來收入近兩萬。
潘曉萍告訴記者,農家樂的發展使村集體收入不斷增加,村里從2012年起就由村集體經濟集中支付全村村民的農醫保費用,此外,村委還提出到2015年村里80歲以上老人由村里免費集中供養,到2016年由村里支付全村村民的基本醫療費用,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村群眾,真正實現共同富裕。
充滿想象力的創意讓農家“賣點十足”
桐廬縣江南鎮荻浦村原本只是浙江中北部一個不起眼的古村落,近年來卻在美麗鄉村建設大大火了一把。原來村里不起眼的牛棚、豬圈,經過村民創意改造,變成了洋氣的咖啡館、茶吧,吸引的游客紛紛前來。
這天,記者來到荻浦村,順著村里的石板路一直走到申屠氏宗祠“家正堂”,拐個彎走到后側臨街,就看到一個石頭黃泥堆砌而成的低矮建筑,門口掛著一塊木板,上書:牛欄咖啡。房頂覆著青瓦,乍一看十分不起眼。但是走進去發現別有洞天。時髦的吧臺、講究的木頭桌椅、柔和的燈光、墻角精致的小品設計,無不透露著時尚與現代。
與牛欄咖啡相隔不遠,有一群相仿的黃泥墻、黑瓦頂建筑,它們聚在一起,最中間的一座墻體上書寫著:豬欄茶吧。茶吧內壁的墻面還是裸露的黃土墻,但室內布置卻設計感十足。照明的燈具采用了竹編工藝,有“黃鱔籠”、“雞罩”等造型,別具一格,室內拐角處擺放著豬食桶、瓢、稻草等,像個小型博物館,洗手間的洗手池,是原來的豬食槽改裝的,既土的掉渣又洋氣十足。
荻浦村在桐廬縣北面,與富陽僅一溪之隔。是當地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村落,村中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明清以來的古建筑二十余座。九十年代以來,村民都靠種田、養豬等為生,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2004年,桐廬縣開始進行美麗鄉村建設,開展農村基礎環境整治。村里這些破落的房子、臟臭的牛棚豬圈,是一拆了之,還是進行改造發展旅游?縣里動起了腦筋。
江南鎮黨委副書記項芳農長期主管村落改造工作,他認為老房子拆了重建,固然能夠美化環境,但它破壞了古村落完整性,也不利用文化傳承與延續,為了印證自己觀點,他又請了不少專家現場指導,最終老房子和豬圈牛棚等保存下來,進行改造再利用。
牛棚能干什么用呢?項芳農思來想去,覺得來玩的游客走累了總要歇腳,倒可以用牛棚開間咖啡屋,土的掉渣的牛棚搭配上高大上的咖啡屋,說不定能碰撞出火花。說干就干。當下他就請鎮里引進一家旅游公司,租下被村民遺棄的五間牛欄,進行全面清理,又從城里請來一家知名咖啡店老板,把牛欄布置成咖啡屋樣子,然后試營業看市場反應。
沒想到牛欄咖啡剛一推出來,火爆到不行。2013年“十一”期間,前來牛欄咖啡品嘗的游客一直站到店外,店員只能再“托朋友來幫忙”。在外創業的申屠芳看到牛欄咖啡火了,尋思著把村里的豬欄改造成茶吧,或許也能收到同樣效果。當下,她投資100余萬元,租下了農戶14間閑置豬欄,親自改造成休閑茶吧。2014年5月開業后,往來游客踏破門檻,短短一年時間,營業額就達到上百萬。
牛欄咖啡、豬欄茶吧如今已成了荻浦村發展農家樂的招牌,游客來荻浦除了欣賞花海、參觀老建筑,最有興趣的,就是在牛欄咖啡、豬欄茶吧里品品咖啡喝喝茶,享受農家休閑時光。據了解,每個雙休日到該村游玩的游客不下萬人,今年“五一”小長假,僅停車場收費每天就超過2萬元。
在浙江,這樣“化腐朽為神奇”的例子還有很多。在德清庾村鎮燎原村,原來的豬舍不僅改造為民宿的“衛生間”,連豬槽也淬礪清洗安上水龍頭,成了城里人的“洗臉盆”。德清冷坑里自然村,售價最貴的一間民宿是由當年的豬圈改造而成,一天住宿費1580元,但扔擋不住游客熱情的腳步。
正如近日浙江省省委副書記王輝忠在全省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現場會上說的那樣: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既要有賣點,又要有創意。而“外土內洋”的創意農家樂才符合鄉村旅游未來發展的要求。
一產為主三產互動提升“附加值”
說起被稱為“十里荷飄香,富硒養生地”的龍游縣橫山鎮天池村,名氣可在外響得很。這里地處浙西金衢盆地北面,由于溫度適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蓮花長的很旺盛。當地人早在八百年前就會栽培蓮花,加工蓮子。而且由于這里土質特殊,富含硒質,種出來的蓮子更加富有營養價值。
以前,村里加工的蓮子除了自己吃以外,就是以很低的價格賣給蓮子收購商。按傳統,每年賣蓮子時,常常是商販到村頭收購,全村蓮農爭先恐后去排隊,去的晚了,商販收夠數量了,就賣不掉了。所以,村里雖然蓮地廣闊,蓮農很多,但卻總賺不到錢。有不少蓮農不得不放下農具,外出打工謀生。
2010年8月該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以來,村干部除了帶頭整治村莊環境、關停村里所有污染養豬場,也開始打起農家樂旅游的主意。村里把上百畝荷田全部集中起來,種上各種品種蓮花,再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美景。同時,還在村里主干道兩旁種上荷花,形成“十里荷花長廊”。借助村里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荷花等自然景觀,天池村推出了農家休閑旅游線路,往來游客絡繹不絕。
去年夏天,記者來到了浙江省龍游縣橫山鎮天池村,立刻被眼前一大片荷花吸引了:大朵大朵的荷花盛放著,引來蜂蝶成群飛舞。上百畝的荷花葉連著葉,枝繞著枝,層層疊疊,一直延伸到遠山腳下。在荷花池邊,往來游客有的背著相機忙不迭地拍照,有的急著尋找荷花叢中往來穿梭的蜻蜓,渴了,去附近游客服務中心討杯山泉水喝,餓了,去附近農家樂里嘗嘗農家飯,好不愜意。據了解,當年夏天,天池村接待游客人數超十萬人次。
最重要的是,游客得到來,帶動了當地蓮蓬、蓮子大賣。據當地一家農家樂老板講述,天池村打造鄉村旅游后,農家樂成了當地蓮蓬銷售的中轉站,每天能銷售2000多個蓮蓬,周末游客扎堆,一天最多時甚至賣出5000多個。當地蓮農李志云承包了30多畝蓮地,每天都會采摘300多個蓮蓬出售給村里農家樂,一個蓮蓬收購價不足一元,賣給游客可賣兩三元,大大解決了農產品價格和銷路問題。
但是當地人并不滿足,蓮蓬、蓮子都是原始農產品,刨去人力成本,其實利潤空間并不大。有沒有可能發展深加工,讓利潤越來越多?橫山鎮西方塢村的種蓮大戶陳振忠最先動起了腦瓜子。他繼承了祖傳的炒茶工藝,又將它創新運用到荷葉炒制中,最終制成了荷葉茶,原本荷葉收購價1元/斤,而荷葉茶可以賣到500元/斤,身價翻十數倍。此外,他還開創了低度蓮子酒生產技術,研制用烏豬胎盤浸漬的蓮璧合酒等。
如今天池村游客去農家樂,不僅能夠吃到最正宗的農家菜,走了還能帶把富硒蓮子、捎罐荷葉茶、拎瓶蓮子酒。據說,有的游客回到家后,還十分想念這里的蓮制品,一定要當地農家樂老板再代采購點寄回去……據當地村干部介紹,當地村民看到了種蓮前景,去年又有200多農戶加入了種蓮的隊伍,如今,整個橫山鎮從事富硒白蓮種植農戶已有2800多戶,白蓮面積超5000畝,年產值1500多萬元。
天池村在浙江并非個例。伴隨著鄉村旅游開發,許許多多村落都開始走上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道路。比如遂昌縣大柘鎮大田村,利用茶葉主產區優勢,在開發旅游同時,開發茶飲品,茶籽油、茶枕頭、保健品,拉長茶產業鏈;同時建成品茶室,做大茶餐飲,開發有關茶的旅游紀念品等,大力增加當地農戶收入。還有安吉縣的諸多農家樂,以竹為中心,開發竹制產品,發掘當地竹文化,通過旅游帶動了當地竹產業的發展等。
“在第一產業基礎上,融合發展二三產業,大力發展農業休閑經濟,使其創造新的附加值,正成為農家樂轉型發展的重要思路。”王輝忠在浙江省農家樂休閑旅游現場會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