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網8月6日文章,原題:“閱兵藍”之后 近年遭受霧霾問題困擾的北京,今年以來的空氣質量已經顯著改善。根據綠色和平組織上月底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度中國358座城市PM2.5濃度排名》,和去年上半年相比,整體城市空氣質量已有明顯提升。
綠色和平組織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董連賽認為,近來的好天氣歸功于一系列新法律法規,包括今年1月生效的新環保法,以及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初相繼出臺的數條煤電、鋼鐵產業的新排放標準。
從官方為確保下月3日舉行的二戰紀念閱兵式期間享有藍天而采取的系列措施,便可看出北京的藍天白云仍未常態化。這些舉措包括從本月20日至下月3日對機動車實行單雙號限行,工業企業停產或限產。公車停駛的比例也將進一步加大,與去年APEC期間的70%比較,這次將有80%的公務用車全天停駛。
一般相信,北京在9月3日迎來“閱兵藍”已無懸念。然而,“閱兵藍”之后呢?有不少民眾在網上質疑,繼“APEC藍”“閱兵藍”之后,究竟何時才能有“常態藍”?
中國在短期內把“APEC藍”“閱兵藍”變成“常態藍”的難度固然不小,但官方近來的努力業已證明,不斷推行的各項空氣污染整治措施,正在發揮功效。因此,實現“天天藍”并非不可能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