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高度贊賞境外非政府組織的積極作用,歡迎和支持境外非政府組織來華開展友好交流與合作,將進一步做好境外非政府組織服務管理工作,努力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務、更好的環境和保障。”
7月25日,在中國對外開放前沿城市上海,面對眾多境外非政府組織代表以及美國、英國、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中國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如是說。
這是中國政府對境外非政府組織問題的最新表態,也向外界釋放出更加積極、開放和包容的信號。人們有理由相信,致力于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中國,將為境外非政府組織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境外非政府組織對中國的積極貢獻有目共睹就在幾天前,8歲的小昕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接受了心臟手術。連日來,看到孩子恢復良好,小昕的父母不禁喜極而泣。“非常感謝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挽救了我兒子的生命。”小昕的父親蒙先生說。
不久前小昕被診斷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對于這個來自貴州黔南州的家庭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老家醫療條件有限,我們得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治療小兒先心病是全國最先進的,就不遠千里帶孩子來求醫。手術很成功,謝天謝地!”蒙先生說。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是上海市政府與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的合作建設項目。自1998年建成以來,該中心的小兒先心病手術成功率超過97%、小兒白血病五年無病存活率超過85%,均達到世界頂尖水平。數以萬計的中國孩子在這里重獲新生。“我們的使命是通過在世界各地實施健康教育培訓以及提供必要的人道主義援助,以達成健康關愛事業持續性的發展。”已在中國工作15年的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上海辦公室總監徐麗華告訴記者。
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上海辦公室總監徐麗華在座談會上發言。
據介紹,該基金會在中國的合作項目遍及所有省區市,涵蓋醫療設備捐助、重點學科研究、醫護人員培訓等各方面,致力于傳播先進的醫學理念和服務,從而造福廣大中國患者。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是活躍在中國的眾多境外非政府組織之一。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數以千計的境外非政府組織進入中國,發揮其理念、人才、管理、資金等方面的諸多優勢,在經濟、科技、教育等各領域開展合作,為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流、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我們發揮了非常好的橋梁作用。”英國英中貿易協會上海代表處業務顧問西蒙·斯圖爾特說,成立60多年來,英中貿易協會已在中國設立13個辦公室,促成了英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推動兩國企業的合作,為雙方創造更多機會;也進一步促進了中英兩國各級政府之間的合作。
在友好交流合作中互利共贏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存奎指出,在長期友好交流與合作中,境外非政府組織給中國帶來了國際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利于中國科技、民生、公益等各方面事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這些境外非政府組織也實現了令人矚目的增長和發展。
據徐麗華介紹,中國如今已是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在全世界的第二大項目區。中國區的巨大成功擴大了基金會在全球的影響力,成為在更多國家開展項目的范例。例如,中國的一些模式和經驗正在被復制到南非,以幫助當地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自1999年成立以來,短短六年間,香港滬港青年交流促進會的會員數量從最初的10多個發展到200多個,并打造出“滬港澳青年經濟發展論壇”“滬港明日領袖實習計劃”等品牌項目。“特別是滬港澳青年經濟發展論壇,從去年開始臺北的青年精英以觀察員身份參加,這個活動已經成為兩岸四地最具影響力的青年經濟論壇之一。”香港滬港青年交流促進會主席李可莊說。
李可莊表示,該會的發展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滬港明日領袖實習計劃”一開始只有1所香港高校的35名學生參加,上海14家企業提供實習崗位;今年4所香港高校的140名學生來到上海,在43家企業進行為期6到8周的實習和生活體驗。“我們希望通過這種交流,加深下一代對祖國的了解和認識。”李可莊說,許多香港學生到上海實習、生活之后,感受更加深刻,對祖國的繁榮發展道路更加認同,對自己未來在內地發展也有了更多考慮。
在境外非政府組織的努力之下,更多的相關方在更大的程度上、更廣的范圍內實現了互利共贏。
德國工商大會大中華區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鮑明莉在座談會上發言。 “目前,在中國投資的德國企業已經達到2600多家。”德國工商大會大中華區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鮑明莉介紹,“其中大多數企業在華都取得了穩定的增長,打算在華擴大投資的德國企業所占比例也保持同步增長。”
成績單背后,德國工商大會功不可沒。作為德國工商總會全球駐外機構的一部分,德國工商大會已在大中華區設立5個代表處。藉此,德國商界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和交流,推動德國企業在華以及中國企業在德國的發展和成長。用法治護航美好發展前景繪制全面依法治國藍圖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在華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引導和監督其依法開展活動。
目前,備受關注的《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正在制定之中。根據草案二審稿,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境內依法開展活動受法律保護,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為境外非政府組織依法開展活動提供政策咨詢、業務指引、活動便利、稅收優惠等,并對為中國公益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境外非政府組織給予表彰。“這體現了中國高度重視對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的服務管理工作。”王存奎指出,該法律的出臺將有利于積極適應境外非政府組織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引導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依法、有序開展活動,切實保障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合法權益,更好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美國全球聯合之路大中華區主管陳熙對此深表認同:“我們與中國慈善機構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末,我們的經驗就是堅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以合作組織為主導開展活動,各相關方依法對社會事務作出貢獻。”
然而,美、英、德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表達了對這部法律出臺的憂慮,認為可能會對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造成限制和影響;同時,他們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顯明對此進行了回應:“中國改革開放的方針和政策不因這部法的制定而改變,這一點上中國是堅定不移的。中國走向法治的目標不會改變,制定這部法恰恰是中國加強法治的一個重要步驟。”徐顯明進一步指出:“在制定這部法律的過程中,有一個基本思路貫穿始終,就是把管理與服務相結合,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為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開展活動提供各種便利和服務。”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副教授賈西津表示,當前,中國正在按照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部署的要求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中國更加開放、包容,境外非政府組織將擁有更加良好的發展機遇,在社會事務、社會組織建設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多位專家指出,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活動也應該遵守中國的法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開展活動。同世界各國一樣,中國不會允許任何組織、任何人員從事或支持有損于國家安全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事情。“中國是法治國家,將依法引導和規范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依法保障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合法權益。希望境外非政府組織深入了解中國國情,自覺遵守中國法律,根據本組織的章程和宗旨,依法、規范、有序地開展活動。”郭聲琨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