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破解大城市病,近來北京相繼推出了系列舉措,一張首都瘦身圖日漸明晰,今后北京將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眾多包括批發市場在內的機構和企業有望搬遷到北京周邊地區。按照規劃,北京還將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瘦身的具體目標為:在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控”與“疏”雙管齊下,嚴控新增人口,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萬以內,中心城區力爭疏解15%人口。
北京城市瘦身的思路非常明確,即疏解非首都功能。其實早在2005年制定的《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就已明確北京市為“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不再提“經濟中心”,這意味著接下來的一系列瘦身行動并非簡單進行產業轉移,而是要放棄很多產業。從實現的途徑看,涉及城市規劃方面的問題,政府一般可以按照自身的意志做出布局,然而,今天我們討論破解大城市病這一問題,產業布局只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除此之外,接下來還無法回避人口控制這個重大問題。能否以最少的行政干預和最高的效率實現人口外遷,將直接影響到破解大城市病的進程和效果。
按照最新規劃,北京2020年人口將控制在2300萬以內,中心城區力爭疏解15%人口。為此官方提出的策略是“控”與“疏”雙管齊下,這兩種策略中,過去使用較多的是“控”,即通過在教育、戶籍等方面設置各種制度門檻,從而實現人口控制的目的。事實證明,這種措施盡管作用很明顯,但其負面影響也顯而易見,人口數量雖然得以控制,但也抑制了正常的人口流動,一些措施甚至存在制度歧視嫌疑,對于城市的發展和民眾的權益滿足極為不利。現在的問題是,北京要疏解大量人口,這種存在明顯缺陷的策略作用恐怕都極為有限,政府可以主導產業轉移,但人口是否會隨之外遷,目前恐怕要打一個問號。制度門檻不再起作用,一個產業的背后有大批的工作者,對于他們而言,可能會選擇外遷,當然也可能存在其他替代選項,比如留在北京找一份其他工作。如果政府部門通過行政命令要求他們外遷,這種做法顯然不合適,留在北京或前往周邊地區,政府說了不算,最好的做法是民眾自己用腳投票,政府部門唯一能做的是去引導,即所謂的“疏”。
從目前的一些表態來看,政府部門的確在試圖完善“疏”的工作。針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系統工程,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就表示,“首都聚集著大量的優質資源,這些資源不僅僅是北京的,更是屬于全國的。”提到在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協調發展、共同發展過程中,要推動首都的科技、產業、文化及公共服務資源延伸到周邊地區,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其實,所謂的大城市病,歸根結底是資源過度集中所導致的,人口跟著資源走,過去北京集中了大量資源,所以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今后要試圖引導人口外流,資源的重新配置是無法回避的工作。如果在北京郊區就能享受到就業、上學、就醫等基本公共服務,如果中心城區和外圍地區的公共服務差距逐漸縮小,人口控制的難度勢必大大降低,大城市病問題也就能有所緩解。
北京大城市病積弊已久,破解這一難題必然涉及復雜的社會工程,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今后的大方向,對于北京周邊地區而言,這意味著很好的發展機會。吸引人口的關鍵是資源與機會,意識到這一點,這樣一個大工程也并非想象的那么復雜。首都的資源“是北京的,更是全國的”,政府部門接下來主要要做的,就是利用政策工具合理分配資源。當然,這一做法不僅對北京適用,其他存在大城市病的城市,也無法繞開資源重配這一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