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土資源部科技專家咨詢委員會指導,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歐社會論壇、中國歐盟商會、北京市城郊經濟研究會支持,以“新型城鎮化與土地利用”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召開。
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科技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胡存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副國別主任Patrick Haverman,原建設部總工程師、城市化委員會主任金德鈞,住建部總經濟師、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城市化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秉仁等主要領導及來自中外不同領域的200多名嘉賓出席了峰會。
與會人員以專業的視角、開闊的思維,從土地用途管制與糧食安排、土地征收與城鎮化空間保障、土地有償使用制度與城鎮化發展動力、土地綜合整治與城鄉統籌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剖析了事關中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核心制度——土地制度,探討了未來政策走向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無論部委領導、國際專家所做的主題報告,還是各開發區、基層政府發表的案例報告,都涉及“土地利用”這一關鍵課題;領域內專家的交流互動、國內外學者的觀點碰撞,更使這一話題延展出不同的角度與內涵。
在城鎮化高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怎樣才能實現節約集約用地?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胡存智發表的主題報告,以“新型城鎮化中如何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為題,詳細闡述了當前城市開發建設模式對土地資源的浪費、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節地模式的推動以及節地緊湊型城市開發建設模式的應用前景,表達了從政策及實踐層面推動新型城鎮化節地模式的期冀。
胡存智在報告中指出,傳統城市開發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脫離實際、貪大求洋的建設方式嚴重浪費建筑空間和土地資源;傳統城市建造模式和用地方式耗能費地,導致嚴重的“城市病”,侵占優質耕地,沖擊耕保紅線,危及生態安全。探索城鎮節地建設發展新模式,應以密度較高、功能混合和交通導向的集約緊湊型開發模式為主導,其中軌道交通導向型城市土地綜合開發模式優勢明顯。隨著“一帶一路”等戰略布局的落地,沿軌道布局將成為今后城市開發利用的重要模式。胡存智表示,國土部正在制定相應的政策,通過科學的規劃對傳統城市建造方式實行限制;制定用地扶持政策,堅持資源約束條件,以鼓勵和推動新型城市建造模式的應用。
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城郊經濟研究會會長郭光磊同樣關注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土地利用的關系,他在主題報告“推進首都新型城鎮化及集體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的幾點思考”中指出,“城鎮化也可以看成是人地關系的優化調整過程”,土地開發模式轉型是新型城鎮化道路的核心。對于從傳統城鎮化到新型城鎮化的轉型模式、新型城鎮化中集體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的關鍵點,郭光磊有著全面而深入的思考。他分析道,統籌城鄉、均衡發展,整體規劃、頂層設計,以及追求硬約束條件下的可持續的城鎮化,是新型城鎮化不同于傳統城鎮化的三個核心理念;鄉鎮統籌、規劃審批、產權頒證、抵押融資,是新型城鎮化中集體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的四個節點。
來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Samantha Anderson女士則更加關注“亞太地區土地權利問題及婦女權益問題對中國的影響”。她在報告中指出,“中國現在正處于土地承包注冊登記權的試點階段,因此將平等的土地擁有權考慮在內是十分重要的。”
典型案例發布是本屆峰會討論最熱烈的環節,也是引發參會專家、學者們積極發表言論、碰撞觀點的高潮環節。“第八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在全國為數眾多的案例中,遴選出“河北永清經濟開發區——讓農民乘上園區發展的航船”、“北京密云縣穆家峪鎮水漳村——土地信托助推農業現代化”、“山東省德州市房寺鎮——以‘兩區同建’推進新型城鎮化”、“廣東河源市和平縣——城市化大潮下山區教育如何從困境中突圍”等典型案例,通過“實踐案例演講、行業專家點評、臺上臺下互動”的開放交流形式,對案例經驗進行了深入解剖。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國家發改委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處長馬慶斌,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組組長Frédéric Asseline,歐盟商會建筑委員會主席Florian Schmied等中外專家學者,針對各個案例做了精彩點評。峰會專家主持人李津逵更是以別具一格的主持風格贏得在場所有嘉賓的陣陣掌聲。
談到水漳村土地信托模式對于中國城市化的意義,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博士劉睿文說,土地信托使“錢從城市交給了農村”,“城鎮化可以用這個方式進行互動或反哺”。原建設部總工程師、城市化委員會主任金德鈞曾到永清調研,他見證了永清模式帶給當地的變化。點評時,他深有感觸地說:“永清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真正把農民當成了城鎮化的主人!”金德鈞認為,在城鎮化過程中,只有照顧到農民的切身利益,聽取他們的意見,讓農民以主人的身份參與其中,他們才有行動的積極性,這樣的城鎮化不僅對得起農民,而且增強了推進城鎮化的動力。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則總結性地發言道:“我們今天推出的這四種模式都非常好,中國之大,根本不可能用一兩個文件、一兩個模式解決,中國需要千百種模式!”
同樣精彩的還有“2014年中國城市化典型案例”、“2014年中國城市化貢獻力人物”、“2014年中國城市化影響力機構”、“2014年中國城市化優秀農民工”等表彰榜單的揭曉環節。“2014年中國城市化貢獻力人物”的入榜者有5人,他們是:經濟學博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會副會長、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秘書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學會理事長王思敬,北京市天福園種植中心總經理張志敏,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院長王敬民,《道德經濟》(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作者、中國和文化研究機構副主席、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咨詢委員會專家、前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項目首席專家、在華協調員尼古拉·彼得森。國務院資深參事、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王秉忱,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就業促進會執行副會長、中國經社理事會理事張幼云作為頒獎嘉賓,為他們頒發了榮譽獎杯。
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省博睿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鄭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北京永一格展覽展示有限公司、廣東南海區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北京國瑞興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行動亞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等8家機構,則以其2014年度不俗的業績、亮眼的表現,入榜“2014年中國城市化影響力機構”。法國總理府特派代表、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合作項目負責人雅克·圣馬克,原財政部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法律顧問、司長,第八、九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國有資產法》起草組組長,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儀舜作為頒獎嘉賓,為獲獎機構頒發了榮譽牌匾。
榮獲“2014年中國城市化優秀農民工”的8位代表,來自全國各地的不同行業,他們是:五洲傳播中心視點傳播副總經理張東,北京月之冕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立升,北京黃氏田園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慶國,山東省德州市景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電焊工楊楊,武漢市武昌市政工程總公司工程科科員、二級市政、房建建造師黃江,湖南省長沙縣果園鎮雙河村農民歌手史潤東,深圳市龍華新區青年尚學堂項目負責人賈中原和深圳市螢火蟲信息咨詢中心總干事張玲燕。中華兩岸和平發展促進會主席、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賴文鑫,法國國家公務員培訓中心培訓發展部負責人麗娜·斯容作為頒獎嘉賓,為他們頒發了獎牌和榮譽證書。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就業促進會執行副會長、中國經社理事會理事張幼云作為特邀嘉賓主持了這一環節。
獲獎人物與機構對于榮登榜單、獲得肯定,表達了喜悅與自豪之情。獲獎農民工代表黃江、黃慶國、賈中原、楊楊等人不約而同地表示,會繼續努力、堅持夢想,為城市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獲“影響力機構”獎項的廣東南海區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則表示,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社區居民加入,大家共同參與并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為城市化建設做出貢獻。
城市化是當今世界的潮流,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為更好地為中國城市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城市化委員會一直致力于整合各領域的專業精英人才,通過組建專業委員會的方式,為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地方各級政府、高新園區、新城(鎮)開發等提供全方位、多視角、切實有效的研究咨詢服務和開發策略建議。在“第八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上,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修實公益基金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李鳳玲代表城市化委員會發布了2014年各專業委員會的推進成果:經過嚴格遴選,城市可持續發展、城鄉市容與環衛、健康城市,城市復興和鄉村建設等專委會已經具備領導骨干,可以展開相關工作;低碳城市與智慧社區、開發(園)區、文化與藝術、交通運輸、建筑產業現代化、社會建設、金融、城鄉旅游、商業不動產、新聞傳播、國際交流等專委會正在緊鑼密鼓、扎扎實實地籌備中。各專委會的相繼登臺,標志著越來越多智慧的頭腦加入城市化委員會中來,為中國城市化的推進貢獻力量。
在推進城市化委員會向專業化智庫轉型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的不僅有智慧的頭腦,還有關注我國新型城鎮化可持續發展,愿意為此付出心力的各級政府、研究機構和企業。在本屆峰會中,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政府、廣東省湛江市人民政府、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廳、北京希埃希建筑設計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鄭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等20余個單位,作為城市化委員會的戰略合作機構被授予牌匾。城市化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秉仁、重慶市南岸區區長鄭向東作為雙方代表,上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齊驥為城市化委員會戰略合作機構頒發了牌匾,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李鳳玲、劉儀舜為各專委會委員頒發了聘書。
“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是中國城市化領域的年度盛會,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進程對整個世界都產生著深遠影響,并時刻引發全球范圍內專家學者的持續關注。作為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主流高端事件,峰會不僅向世界提供了最具中國特色的發展經驗和研究成果,而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名流、海外嘉賓,并通過與海外專家的交流互動吸收了大量國際化的先進思想。與會人士紛紛表示,本屆峰會規格高、涉及面廣,主題緊扣當前中國城市化的熱點問題,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會議。峰會也獲得了越來越多媒體的支持與關注,新華通訊社、中國新聞社、新浪網、和訊網、光明日報等媒體紛紛對本屆峰會做了精彩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