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行為與政策》新書發布會于3月23日在京舉行。該書指出,城鎮化率與失業率無關,不用太擔心農民工就業問題。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包括農民工私人成本和由政府承擔的公共成本,政府承擔的農民工市民化成本并不是很高。
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是當下中國一項重大系統性工程,近年來討論甚多。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樊明教授指導23名本科生合作完成的專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行為與政策》提出了一些很值得思考的觀點。
市場具有促進“三化”協調發展的內在機制
該書認為,工業化發揮引領作用,直接推動城鎮化。工業化促進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在農村產生出大量剩余勞動力。如果存在統一高流動性的要素市場,尤其是勞動市場,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進一步推動城鎮化,直至城鄉收入差距消除,各種生產要素的回報相等。如此,“三化”協調發展可期。
該書還認為,市場經濟制度對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即便在戰亂的年代,如果市場機制并沒有遭到嚴重破壞,那么市場促進“三化”協調發展的機制仍將有效發揮作用。相反,如果市場機制受到了破壞,即便在政治穩定的和平年代,“三化”協調發展都將受到阻礙。然而,今天在建立統一高流動性要素市場上仍然進展緩慢,甚至試圖通過進一步對要素市場的干預來實現“三化”協調發展,其中包含諸多需要研究的問題。
該書建議,要實現“三化”協調發展,關鍵在于建立統一高流動性的要素市場,尤其是勞動市場,要讓市場發揮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