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房價進入上升期以來,關于內部購房的新聞便屢見不鮮。而越來越多的人相信,被曝光出來的,僅僅是大量內部購房行為的冰山一角,乃至于被查處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有業內專家指出,內部購房這樣一種自成體系的福利形式,對于平抑房價產生了不可忽視的消極作用,而且其中暗藏相當大的腐敗成因,由于近一年多來國內房價的一路走高,長期存在的內部購房以及福利分房行為在公眾眼中變得分外扎眼。
不久前北京市住建委公開表示,北京市海淀區觀林園項目存在官員低價內部認購現象,已查處兩家公司。
而僅僅就事論事不足以完全平息事態,疑惑和焦慮的情緒仍在民眾尤其是“房奴”的心中蔓延:公司查處了,房子不也照樣賣出去嗎?
自從房價進入上升期以來,關于內部購房的種種新聞在全國屢見不鮮,越來越多的人相信,被曝光出來的,僅僅是大量內部購房行為的冰山一角,乃至于被查處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有業內專家指出,內部購房這樣一種自成體系的福利形式,對于平抑房價產生了不可忽視的消極作用,而且其中暗藏相當大的腐敗成因。
多起內部購房案例曝光
觀林園樓盤內部認購“事發”,起因于網絡。
10月14日,網上出現的一個名為《觀林園內部開始認購》的帖子,曝光了北京首開集團旗下北京寶晟住房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樓盤“觀林園”二期項目“內部認購”事件。該帖作者列出了一份參與該樓盤內部認購的329人名單。
據內部人士說,目前該樓盤以每平米低于市場價近7000元的價格,被內部認購88套,認購者多為部門官員,而這些人之所以愿意投資該樓盤,主要看重該樓盤旁邊的大型超市與地鐵開通后上萬元的升值空間。
此事一經曝光,立刻掀起軒然大波。
隨后,北京市住建委正式表態:經專項檢查小組查實,開發企業北京寶晟住房股份有限公司和銷售代理天鴻卓越經紀公司在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存在提前排號登記等違規銷售行為,目前已被立案查處。
觀林園樓盤,也成為第二輪樓市調控政策出臺后北京查處的首例違規樓盤。
在房價高漲的今天,公眾的神經異常敏感,原本隱蔽的內部購房行為開始無處遁形,僅北京一地,疑似內部購房案例在近期就被曝光多起:
今年8月,某部門被舉報內部團購限價房,當地街道辦事處稱,已退回部分申請,要求補充材料;
9月,位于北京北五環外的某即將開盤的樓盤又被舉報:三分之二的樓盤已被某部門“內部消化”。隨后,某部門發布“澄清消息”:未對ⅹⅹ項目進行內部認購……
但是,對于這樣的“澄清”,“縝密”的民眾提出了質疑:澄清中強調“沒有內部認購”,并沒有否認沒有“團購”。另外,參與“團購”的業主未必是工作人員,有可能是其下屬單位人員。
實際上,在各地不少業主論壇上,時常可見有人發帖求購所謂的內部認購房,俗稱“內部房票”。
一位購房者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我曾經看好一個樓盤,傳聞中一直有內部認購渠道,但是我始終沒找到。現在據樓盤銷售透露,原來內部認購的公務員已經退出,主要因為涉及房產稅即將開征,必須要計算房子套數、面積等問題,并且未來還要和官員們的財產公示并軌。”
一家地產公司的銷售人員則告訴記者:“內部購房比較常見,現在查得嚴了可能會少一些。只不過有的被曝光出來,有的沒被曝光罷了,像有的樓盤還沒開盤就都內部買光了,這屬于比較極端的情況,難免有人說三道四。對于開發商來說,準備一些房子用來內部認購還是比較劃算的,可以拉拉關系為后續項目的運作鋪路。誰都知道房地產是暴利,內部賣點兒房子說不上吃多大虧。”
而價格“低廉”、數量不菲的內部購房甚至讓不少二手房買家嘗到了甜頭。
一位購房者告訴記者,他近期全款購得了一套明顯低于市場價的房子,“對方業主比較神秘,一直沒見過面。其代理人稱,業主在政府部門擔任一定職務,只想把房子趕緊賣了。”
內部認購涉嫌權錢交易
就在觀林園被曝出存在“內部購房”的同日,媒體發布消息,稱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陶校興涉嫌違紀,正在接受上海紀檢部門的調查。
潛藏在內部購房中的腐敗因素進一步展現在人們面前。
據了解,陶校興長期分管上海房地系統里的土地業務,他被調查之后,牽出了諸多地方官員“優惠”購房之事,因為過去數年間意圖從房地產暴利中“分一杯羹”的各路人們基本上都要通過陶校興。
據已被媒體公開披露的上海高端樓盤“帝景苑”的銷售折扣表顯示,購房折扣的獲得者大多出自房地、規劃、工商、稅務等關鍵政府部門,也有一些是銀行職員和國有企業高管。在大約400戶業主中,50余戶曾獲得過一成以上的折扣,其中22名買家所獲折扣竟然高達30%至50%。
事實上,一些官員擁有多套住房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去年受審的上海市浦東新區原副區長康慧軍之所以被冠以“炒房區長”之名,就是因為他在庭審中被揭露瘋狂炒房二十幾套。
在康慧軍案后,同樣因受賄被查的浦東新區外高橋(13.30,-0.40,-2.92%)功能區域管理委員會規劃建設和環境管理處副處長陶建國,名下房產41套,大多來自受賄或低價買房,被稱為“炒房處長”。
“內部認購住房在很多城市都有。能夠有認購資格以低價買入房子的很多都是握有權力的部門或人。之所以把房子賣給有權力的部門,毫無疑問是為了得到一些不確定的利益。這在本質上就是一個腐敗問題。”北京大學風險投資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委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馬光遠對《法制日報》記者說。
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則表示,開發商要打交道的各方面的部門都有可能內部購房:“從拿地、施工、驗收、銷售,要跑多少個單位,誰要是開口想拿兩套都得給。現在房價漲得那么高,開發商也不情愿給他們內部認購的,可是那樣,你這個房子就別賣了,得罪不起啊。”
另據媒體公開報道,2009年4月,一項由上海市紀委牽頭的官員購房情況專項申報活動悄然進行。在職和退休干部均在要求申報范圍之列,但其具體操作極為低調,相關情況以及會議信息均未在有關部門網站出現。
據了解,目前,對于官員低價買房的規定,主要參照的是中紀委2007年6月發布的《中共中央紀委關于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定》,其中第一條便規定,嚴格禁止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向請托人購買房屋、汽車等物品。但其中又另行規定,前款所列市場價格包括商品經營者事先設定的、不針對特定人的最低優惠價格。根據商品經營者事先設定的各種優惠交易條件,以優惠價格購買商品的,不屬于違紀。
內部購房沖擊住房保障體系
正是由于內部購房的大量存在,使得這種形式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甚至正在被普通民眾視為某種隱性福利。
“在目前,依然對中國房價的未來表現出十足信心的幾類人中就包括了公務員和有一定職權的人。而坊間對此最多的解釋是,這些人是基于土地財政的考慮,為了地方利益。”馬光遠說,“其實未必如此。考慮到當下房價與官員的實際收入,官員所在的公務員群體肯定屬于‘80%以上買不起房的人’,這無須置疑,而且這兩年,坦承自己‘兩個月工資都買不起一平方米房子’的廳局級以上官員大有人在。”
不過,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教授秦暉在一次會議上公開講述的一件“身邊事”,也許可以解釋民眾關于“內部購房”的種種焦慮:“我一個朋友是副處長。需要聲明的是,這個故事里沒有任何腐敗的成分,完全按照規定。他已經有了一套住房,但按照現在他們單位的政策可以再購買280平方米的集資房,很便宜,實際上是福利性質的。我還知道,東北一些機關甚至已經把集資房建在了海南。”
由此,有業內專家指出,內部購房體系的存在,實際上已經沖擊到了住房保障體系的建設。
馬光遠認為,透過種種內部購房的案例,高房價背后的權力邏輯已經基本清楚。
“我們須知,官員要維護地方財政收入,其前提是這些人的住房問題與高房價無關。事實上,一些官員之所以罔顧房價與居民收入嚴重背離的事實,極力鼓吹高房價的合理性,根子并非在‘公’,而在一個‘私’字上面——如果這些官員自己也必須通過購買商品房解決住房問題,我們看到的肯定是另一種風景。”馬光遠說。
“事實上,一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分福利房或者低價購房本身也沒什么可譴責的,問題在于官員們沒有把大多數人的房子弄好,只弄‘自己人’的房子,那就說不過去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唐鈞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目前分為兩大塊:一是保障性住房,用于保障低收入階層的居住;另外一種是完全的商品房市場。而這個交易和分配的秩序意味著,公務員沒有任何凌駕于這兩個市場的任何權力。但事實上,公務員在住房問題上,保障程度遠高于低收入階層,而獲得的價格和房屋的品質卻又不亞于任何商品房。”馬光遠說,“如果公務員可以通過‘雙軌制’或者所謂的‘內部渠道’解決住房問題,不再受高房價之苦,那么房價的高漲與公務員本身的個人福祉沒有任何關聯。在這種情況下,公務員當然不用去關注高房價,而國家關于遏制房價的政策在執行的時候就會大打折扣。”
唐鈞認為,從目前來看,內部購房很難禁絕,關鍵是在內部建房、內部購房的同時,加快住房保障體系的建設。
“政府應該充分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在這樣的基礎上,在買房先后順序上優先考慮公務員,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人才爭奪的問題,要吸引人才必須有一些籌碼,而房子是很不錯的優惠。”唐鈞說,但如果光為自己著想,而不考慮普通老百姓,就會出問題,“所以最大的前提就是——有關部門要為所有的老百姓蓋房子,這才是最主要的,在這個基礎上,才產生了第二層問題:如果政府履行這個職責,那么對公務員的優惠就是合理的,不履行這個職責,房子就成了緊缺資源,一些公務員內部購房就值得商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