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個學生只有2個完成了作業,為什么?因為我們這里沒有檸檬酸,也買不到小蘇打。”前不久的一個周五,湖南省石門縣新鋪鄉中心學校化學教師楊賢辰,將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教材第45頁課外探究實驗——“自制汽水”布置給了全班學生,沒想到由于實驗材料缺乏,導致大部分學生難以完成作業。(4月14日《中國教育報》)
教材里的一些名詞,農村學生聞所未聞,城市化教材正在困擾農村學生。是否就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教材城市化正在加劇城鄉教育不均衡?
先要做一個名詞的界定。諸如檸檬酸、小蘇打、音樂、圖書館這些東西,并非城市所獨有。嚴格意義說,這些東西是現代文明發展的產物。只是說,城市文明發展程度高,城里學生對這些東西司空見慣。如果鄉鎮文明化程度高,檸檬酸、小蘇打這些東西根本構不成城鄉學生的差距,而在經濟發展水平更高的廣東、浙江、江蘇等地,鄉鎮孩子能和城市孩子一樣占有這些資源。
所以對中國教育報“教材城市化困擾農村學生”的論斷,就要換一說法——“教材體現現代文明,正在困擾農村學生”。果真如此?如果從考試而言,農村學生接觸不到檸檬酸、小蘇打、音樂、圖書館,而各種升學考試偏偏就考這些東西,當真是在“困擾農村學生”,但也不是多大的問題,在筆者看來,這都是農村文明金華必須付出的代價。
鴉片戰爭以降,中國逐漸落后,晚清時最早學習西方文明的中國人,有沒有抱怨西方文明書籍中所說的蒸汽機、電話、汽車中國卻沒有?有沒有說這加劇了中西方的不平等?筆者的意思是,教材體現了現代文明,間接反映了城鄉差距,反而說明了農村文明要發展,能知道差距而努力發展盡力縮小差距,共享文明成果,總比一味說自己沒見過只能換教材要好的多,人類文明發展滾滾向前,發展滯后的文明只能適應先進的文明本身就是硬道理。
教材里多現代文明的東西,是要服務國家整體推進城鎮化,盡快提升農村城鎮化水平的戰略。如果說檸檬酸、小蘇打、音樂、圖書館這些東西困擾農村學生,要做的不是讓這些東西從教材里撤離,而是農村特別是農村學校加快發展優化配置,讓現代文明盡快盡多地走進來。當然我國教育也要去應試化,不以農村學生接觸很少的東西論高下,自然就不會困擾他們了。
不要對“教材城市化”危言聳聽。教材體現了現代文明成果,讓農村學生知道差距,明白自己還要接觸學習什么,遠比盲目抹平現實差距,讓先進文明適應滯后文明好的多。農村學生本來接觸的東西就少,連教材里都學不到更先進的東西,這不是愚民政策嘛?至于由此導致的教育不公平,可以通過教育去應試化、提升農村文明發展水平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