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師十個娃,是董朝兵所在的保康縣黃堡鎮大安教學點的現實寫照,也是我國偏遠農村、山區學校的一個縮影。(4月13日 荊楚網)
保康山村教師堅守大山深處39年的事跡,感動了無數網友。對于十個孩子而言,董老師就是他們的全部。正因為有了董老師的堅守,才有了十個孩子的未來。我們在歌頌贊揚董老師事跡的同時,不得不思考,為何我國廣大農村,尤其山村地區會陷入“生源減少,教師流失,教學質量下降,生源進一步減少”的循環怪圈當中。
筆者認為農村“空心化”問題是根本原因。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村人口流失問題嚴重。2014年5月國家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農民工群體已達2.7億,占到農村人口的4成,而走出去的正是青壯年群體,留守農村的是“一老一少”。通常而言,經濟增長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人口增長帶來的經濟總量提高;二是技術進步因素帶來的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村人口的流失,必然導致資源的流失,這也是教育、衛生、醫療、基礎設施等資源在農村地區缺失的最主要原因。
為此,要加大“二次分配”在資源調配中的力度,政府加大對農村地區教育、衛生、醫療等民生資源的配置,不能讓農村山村地區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同時,繼續堅持新農村建設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農業產業化才能吸引農民回鄉置業。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靠頭,有盼頭,有甜頭,農村的人口資源才能回流,農村的社會資源才能回流。
當農村發展為村民們能夠干事創業的“熱土”,農村成為村民們能夠有靠頭、有盼頭、有甜頭的“故土”,“空心”的農村充實化,董老師的“孤獨”也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