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政部、國家減災委辦公室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統計局、林業局、地震局、氣象局、保監會、海洋局、總參謀部、總政治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部門核定,一季度,我國自然災害以地震、低溫冷凍和雪災為主,干旱、洪澇、風雹、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災等災害也均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核定,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523.1萬人次受災,31人死亡,9.3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4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近600間房屋倒塌,16.9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380千公頃,其中絕收15.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3億元。災情總體較近年同期偏輕。
一季度自然災害呈現如下特點:
一是西部地區地震頻發。一季度,我國大陸地區地震活動較為活躍,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6次,均發生在西部地區。其中,3月1日云南滄源縣5.5級地震和3月30日貴州劍河縣5.5級地震損失較重,兩次地震震中均位于西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民房抗震能力差,災區群眾自救能力弱,災貧疊加導致災害影響加重。1月10日新疆阿圖什市5.0級地震、1月14日四川樂山市金口河區5.0級地震、2月4日西藏改則縣5.2級地震和2月22日新疆沙灣縣5.0級地震均給當地造成一定損失,引發社會關注。此外,3月14日安徽阜陽市4.3級地震造成2人死亡。據統計,一季度地震災害共造成27.2萬人受災,2人死亡,8.9萬人緊急轉移安置,近600間房屋倒塌,15.6萬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27.6億元。綜合來看,災情總體偏重,其中緊急轉移安置人口、損壞房屋間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均為2004年以來同期第二高值。
二是低溫雨雪多次來襲。一季度,全國大部多次遭受低溫雨雪天氣過程。其中,一季度東北地區雨雪過程頻繁,平均降雪量為14.8毫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4多,吉林、黑龍江大部積雪日數有10-20天,部分地區超過20天。1月8-11日,西南地區出現低溫雨雪天氣,云南香格里拉最大積雪深度20厘米,雙江縣大文青平水庫最大降水量197.2毫米。1月27-31日和2月19-22日,我國中部和東部地區兩度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給全國春運出行帶來一定影響。據統計,一季度低溫冷凍和雪災共造成276.8萬人受災,2人死亡,4000余人緊急轉移安置;農作物受災面積236千公頃,其中絕收9.4千公頃;4000余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24.7億元。綜合來看,災情總體偏輕,其中受災人口、農作物受災面積、絕收面積為2004年以來同期第二低值,直接經濟損失為第三低值。
三是風雹旱災時有發生。一季度,全國有11個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遭受風雹災害,損失主要集中于四川、貴州和云南,西南3省農作物受災面積31.6千公頃,其中絕收4.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1億元,占全國風雹災害總損失的70%以上。去冬以來,北方冬麥區平均降水量4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近3成,河北、山西、甘肅等省部分冬小麥受旱,造成128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66.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1億元。截至3月底,河北、山西和甘肅等地仍有作物發生輕度干旱。
四是地質災害同比偏重。一季度,全國地質災害災情與2014年同期相比明顯偏重,造成的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均有所增加。其中,3月19日廣西桂林市疊彩區巖石崩塌造成7人死亡,2人重傷,23人輕傷;1月23日,陜西漢中市留壩縣發生一起山體崩塌,造成2人死亡、2人受傷;2月14日,湖北恩施州利川市發生一起山體崩塌,造成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