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從鞍山市住建委獲悉,截至2014年底,鞍山市城鎮化率達71.94%,高于全省67.03%的平均水平。今年,鞍山市將完善“一帶兩軸、四心多點”的城鎮體系空間布局,積極推進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新型城鎮化。
去年鞍山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碩果累累,城鎮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海臺岫“一市兩縣”發展勢頭強勁,達道灣新城、湯崗子新城、海西新城、騰鰲新城、析木新城和牛莊新市鎮“五城一鎮”特色鮮明。城鎮承載能力持續提升,全市共完成村鎮建設投資40多億元,修筑道路718.5公里,解決了4.4萬人的飲用水問題,改造3000座衛生廁所,新裝太陽能路燈9724盞,建設66千伏及以上電網103公里,完成標準化中小學建設145所。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11個重點縣域工業園區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9.6億元,新增入園項目87個,產業集聚區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就近吸納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的主渠道和新型城鎮化的主要載體。服務民生保障措施逐步完善,初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2%,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8.2萬人,農業勞動力轉移就業率80%以上。
為實現城鎮布局和形態的新發展,鞍山市今年將按照最新的城市總體規劃,完成城鎮化規劃,拓展城鎮發展空間。完善“一帶兩軸、四心多點”的城鎮體系空間布局。積極打造鞍海都市區,全力構建沿大盤公路、丹錫高速公路城鎮發展軸和沿鞍羊線的鞍臺城鎮發展軸。借助沈陽經濟區和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連接帶和互動區的區位優勢,實現資源共享,打造沈大中部隆起帶。
為提升城鎮建設水平,鞍山市將劃定城市重點區域,實施城市提升工程,建立以城區為核心、縣城和新城新市鎮為紐帶、現代化新農村為基礎的新型城鎮化體系。利用區位、交通、產業、資源等優勢,重點發展牛莊鎮、西柳鎮等7個節點城鎮;與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推進“一鎮一業”特色鎮建設。通過行政區劃調整,將產業結構相近的鄉、鎮合并,以產業結構調整促進重點鎮發展。完善距中心城市較遠的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發展成為服務農村、帶動周邊的綜合性小城鎮。
鞍山市還將提升城鎮綜合承載力,做強海城西柳服裝城、臺安八角臺新城2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爭創南臺箱包、岫巖玉都新城2個服務業集聚區晉升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努力打造遼寧縣域現代服務業發展先導區。加快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推進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供水、供熱、垃圾、污水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建設村鎮垃圾處理廠5個、中轉站20個。推動社會服務資源向基層和社區轉移,逐步實現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健全城鎮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強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改造20所中小學,完成140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達標建設,辦好村小學和教學點。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加強農村公共衛生、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建設。全面開展農村文化活動廣場建設活動,努力爭取2年內完成每村1000平方米文化活動廣場建設任務。
同時鞍山市將加快推進達道灣新城、湯崗子新城、海西新城、騰鰲新城、析木新城、八角臺新城、玉都新城、大洋河臨港產業區建設,盡快形成產業發展和人口轉移承接地,帶動就業,聚集人氣,促進產城融合。打造現代化農業示范區,加強農民教育培訓,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加快推動湯崗子新城健康產業園、西柳紡織服裝園、南臺箱包加工園、臺安九股河工業園區、岫巖大洋河高分子材料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形成工業化與城鎮化的良性互動,為城鎮人口集聚提供產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