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市新一輪軌道交通(2015-2025)建設規劃方案圖》出爐,432公里的軌道貫穿南沙自貿區、白鵝潭、廣州南站、廣州北站等多個重點區域,總投資估算2976億元。廣州當前地鐵日均客流在600萬人次以上,運營的總里程僅僅260公里。
相比之下,上海的總里程是廣州的兩倍多,接近600公里,日均客流不到廣州的兩倍,900多萬。這意味著上海作為全國性的旅游城市,地鐵的擁擠程度居然還沒有廣州高。和廣州客流集中在一二三五線的熱點站不同,上海區域發展攤得更開,地鐵客流得以在更大范圍、更多線路上擴散,降低了擁擠度,也實現了軌道資源的利用率。
廣州的情形是,一些線和站擁擠不堪,另一些“超前”線路和路段幾乎空駛,站口外“長草”而不是“長樓”。華工專家王成芳曾經向媒體說,廣州地鐵輻射面積只有12.8%,只有一半的站點與城市公共中心在空間上契合。在傳統的市中心,站點與地面契合度達到50%,在天河-珠江新城市中心的空間疊合面積也只有27.1%。這意味著廣州的軌道交通相當一部分是和需求脫離的,對沿線土地、物業及經濟社會環境帶來的貢獻未必高。
廣州地鐵分布造成的這種冷熱不均的狀態,反映了市場對規劃的真實心態。這意味著前些年把人口遷移出去的策略可能是理想化的。由于商業并未隨之興起,造成人口徘徊不前,但地鐵已經早早地鋪過去等著。有人會把這種規劃稱為有遠見,當然,從未來50年來說或許是遠見。但四號線開通8年一路向郊區延伸,至今不少站點日均客流不到500人,也就是還不到一列車的滿員數。這就令軌道的效用打了折扣,給城市帶來沉重財政負擔。
廣州作為超大城市,由于人口較難控制,其出路注定是從中心向外擴張的。線網規劃者常常忽視了,一個城市是生長出來的而不是畫出來的。如何兼顧眼前和未來,如何踩準城市發展的節奏,大有文章。如果僅僅根據未來可能的人口量來設置地鐵,或許要虧很多年才能盈虧平衡。當然,也有官員認為多建軌道交通也是一種提升GDP的出路,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地鐵不僅僅是比大巴快的交通工具,還應該是改造城市經濟格局的發動機。市民不但要求搭乘地鐵快捷,更要求能在沿線展開自己的立體生活。讓乘客成為消費者,這才是地鐵盈利的出路。我們一輪輪的規劃圖,偏重為交通樞紐、重大產業服務,但對公眾的真實需求和體驗考慮是否足夠?比如從南沙、順德、增城、從化開往廣州的地鐵,進市中心動輒要1小時,如果站站停甚至比樓巴還要慢,那將是什么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