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從鄉村為中心的“返鄉—回城”春運模式中轉化出來,意味著城鎮化過程中現代性的不斷增強。
春節前后,大規模的春運潮再度開啟。這一幕,呈現著“鄉土中國”的快速轉型,更蘊含著國家城鎮化的深厚背景。讀懂春運潮中展現出來的城鎮化符號,可以更好地理解經濟增長背后超大規模和快速增長的人口流動性。
春運之難,難在何處?當前,離開所在街道鄉鎮、在外居住半年及以上的“人戶分離”人口,已經達到2.98億,其中離開所在區縣的人口為2.53億,他們中的多數是務工經商的勞動力就業人口,包括1.68億的外出就業農民工。春運潮所反映的,是改革開放以來鄉城遷移、城城遷移的巨大人口流動,是波瀾壯闊的中國城鎮化發展歷史進程。從2000年的36.2%,到2014年底達到54.77%,我國城鎮人口數量已達7.49億。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城鎮化力量,構成了從鄉村向城鎮的人口遷移主體。
這種前所罕見的人口流動,不僅推動了城鎮化進程,也說明遷移流動人口對城市的不可或缺。應該注意到,近期的經濟下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就業需求,春節返鄉對勞動力市場的“用工荒”仍有沖擊波效應,特別在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家政勞務市場、餐飲服務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勞動力短缺,使得相關服務成本大幅上升。這也說明,遷移流動人口構成了城市產業大軍和服務業勞動供給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城市的經濟活動中非戶籍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本地人口,他們是中國城鎮化發展的貢獻者、創造者和勞動者。簡單將其視作城鎮化發展的成本和負擔,決非實事求是,也忽略了他們對城市成長的價值。
近年來,長假中的休閑旅游性春運的比重也在提高。春運不再只是“春節前返鄉”和“春節后回城”的簡單交通模式,也體現出節日期間面向氣候溫暖的南方和旅游城市的休閑性交通需求。 這種從“回家”到“休閑”的內容變化,折射出當代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不斷現代化、城市化的春節,開始產生出新的價值和內涵。春運不僅是“家”的回歸,更是現代城市和現代生活方式的逐步成長。逐步從鄉村為中心的“返鄉—回城”春運模式中抽身,意味著城鎮化過程中現代性的發展方向。
當然,后一種春運形式目前還處于萌芽狀態,“節前返鄉”和“節后回城”為主體的春運模式,也反映了今天遷移流動人口的處境。不少人因子女、配偶或父母在農村居住不得不在春節返鄉。數據顯示,我國有6000多萬留守兒童、4000多萬留守老人。龐大的家庭生活的分裂性,促動了“返家”團聚。缺少在流入地城市形成“家”的認同,也是春節返鄉的重要原因。即使已經在城市穩定居住和長期居住,但是其心目中的“家”仍然在故土,所以還會義無反顧地加入春運的大潮。
城市管理者應該思考,如何努力使遷移流動人口增強對所在城市生活的認同,增強其在城市中家庭生活的完整性。如何減少流動人口春節返鄉過節,讓他們在城里過節,或者父母親戚有條件來到城市中團聚,增強遷移流動人口對所在城市生活的認同和社會融合,這是一種更加“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發展。如果通過更加包容性的城鎮化,讓城鄉互動轉向常態化,必能推動國家發展逐步從鄉土社會走向現代城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