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大報告中,“新四化”采用了這樣的文字來闡述,“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城鎮化作為“新四化”成員之一,激活經濟活力,是一巨大引擎,引人注目。啟動引擎,才能帶活經濟的“活眼”,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功效。避免雷區,誤傷自身,城鎮化,須在“人”字上下功夫。
打造城鎮化,保護個體原創力是前提。城鎮化,說到底是“人”的城鎮化,離開人的積極參與,城鎮化就成了木乃伊,沒有了活力。避免源泉斷流,城鎮化須在個體原創力的肯定和保護上加大“籌碼”。創造一切能為個體智力綻放保駕護航的機制和環境是“籌碼”應有的內涵,其中知識產權的保護是重中之重。沒有知識產權的保護,只會鼓勵山寨的抄襲,不會激活原創的熱血。沒有熱血的注入,個性化的智力產品便不會“枝繁葉茂”。創新活力便不會落地。高校智力年年大量輸出,鼓勵小微企業、鼓勵青年創業,沒有知識產權的保護,無疑給創業的青年人潑冷水、扯后腿。保護原創力,激活人的活力,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城鎮化也只有在這樣的驅動力的帶動下,達成所愿。
打造城鎮化,搭好平臺是關鍵。每個人的發展都需要平臺。城鎮化的突圍也需要在搭建平臺上有所作為。13億人分布在不同的區域,這些區域具有不同的區域特點、人才結構格局、自然資源和生產優勢。城鎮化要“因城而異”“因地制宜”地搭建各式各樣的發展平臺,而不是“一刀切”式的“造模子”工程。平臺搭建應在特色上下功夫,地方、資源、人才三大特色應是著力點。不同地方具有不同文化、歷史傳承,在搭建平臺時不能忽視、抹殺;各地自然條件不同,資源更是天差地別,其先天性差異須因地不同地加以挖掘;人才特色,更多體現在產業特色和人才的吸納程度,不同的產業需要不同的人才,打造城鎮化,人才的吸納不可或缺。只有“三管齊下”,城鎮化的平臺搭建才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造城鎮化,產業多樣化是核心。沒有產業的支撐,城鎮化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媒體報道一些地方農民不愿意做“城里人”,其中的關鍵環節是城里沒有產業的支撐,俗稱“沒活兒”。沒有產業的驅動,各式人等在城里無法立足,城鎮化便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落地生根”更是可望不可及。發展多樣態的產業就成了城鎮化的“殺手锏”。有些地方適合農產品加工業,就應因勢利導、招商引資,做大做強;有些地方適合種植熱帶水果,就應有相應的扶持政策,引農入伙;有些地方金融服務業有基礎、氛圍、有歷史傳承,就應鼓勵多加挖掘、創新。產業鏈條一旦形成,就會激發經濟潛能,創造就業崗位,農民安心進城也就自然而然。打造產業集群,是打造城鎮化的橋頭堡,攻下了,城鎮化的使命就完成了一半。
打造城鎮化,建立公正機制是催化劑。隨著個人權利意識的覺醒,追求個人權利的最大化已成趨向。維護個體在法律、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正就顯得尤為重要。城鎮化從某個角度講,是人才的流動化。沒有公正的權利捍衛和保護,人才的流動就不能實現合理、合序的流動。“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才的流動需要各項公平、公正機制的建立方能遂人心愿。媒體上不時刊發的因“戶籍”“社保”“限購”等問題造成的百姓困擾,其根源還是在公平、公正建設問題上出了紕漏。彌補短板,城鎮化的建設才能揚帆起航。當然,公平、公正機制的建立,是一項長期、具有潛在激發作用的工程,不能忽視、不能漠視、更不能急躁。
有了人才原創力的激發、平臺的搭建、產業的布局、公平公正機制的建立,人才的活力就會得到綻放。打造城鎮化也只有在人才活力注入下才能煥然一新,才能避免千城一面,才能避免農民上樓后的尷尬,才能實現上億人的空間有序大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