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云:我們基層的干部對曇華林的重視程度如何?他們對曇華林的重要性和價值認識到什么程度?認為曇華林是一個寶嗎?如何開發和利用這個價值?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想一想。
許啟彤:按我們的理解,應該是兩種觀念,一種觀念認為曇華林有價值,是個寶,但曇華林如何是一個寶貝說不清楚。另外一種觀念認為,這個地方破破爛爛,就是貧民窟,應該大拆大建。在這些觀念交織之下,妄自尊大的人有,妄自菲薄的人也有。
我們缺乏對武昌如何認識曇華林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這一主題的梳理,不能清楚、理性地認識曇華林的價值。尤其是當我們拋開曇華林特有的長時段歷史,拋開她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僅僅參照國內其他歷史文化名城的一些硬件來比較,曇華林就顯得更沒有價值。這一次我們把她放到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這個平臺上,放到中歐城市化伙伴關系的平臺上,引入一套國際認可的分析方法,再來認識曇華林在國際主流觀念中到底是什么身份,處于什么地位。否則,我們永遠不能清晰認識她的坐標方位,我們可能在曇華林做了引以自豪的東西,結果把真正的寶貝丟掉了。
張幼云:曇華林還不是一般的寶,在中國很難找到第二個曇華林,街區集中,而且歷史跨度長。我建議,要討論曇華林為什么重要?她的價值何在?
李津逵: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國際上對歷史街區的保護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保護建筑,曇華林做到了;第二個階段是保護街區環境、建筑的環境,曇華林也做到了;第三個階段是經濟社會的全面振興,這是國際上正在經歷的,曇華林現在也正在做。
許啟彤:曇華林歷史街區的保護離國際級先進水平不遠,但是大家不相信離得不遠,不自信啊。
李津逵:為什么不自信?因為失憶了。
葛文凱:現在曇華林的老房子保留下來了,也有歷史街區,我們可以在這里面找回一點歷史記憶,甚至可以講些故事。作為武昌的一個干部,我很希望通過專家學者的介紹,不僅讓當地居民、武漢人,而且讓外地游客來到曇華林后,通過自己的感受能夠讀懂曇華林。可能這就是我們復興曇華林的意義所在。
我是民政局的,我想結合社會建設方面來談談。現在武昌區已經進入社會治理再造、重構,而且武昌區正在籌劃召開一個社會實踐大會,會出臺一系列舉措。武昌是全國31個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之一,在社會建設包括社會組織培育方面已經起步。我們王書記也強調,社會建設與曇華林的復興是同步的。我們也希望曇華林能夠助推一批社會組織參與其中,形成多方參與、協同善治的局面。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有沒有更好的捷徑在短期內把這個架構搭建起來,包括社會企業怎么進入曇華林?在什么條件下進到曇華林?我們的新市民怎么培育?社會企業怎么孵化?在曇華林這個片區里,有什么環境讓人到這里生存發展?如何讓社會企業扎根?這些可能是我們現在希望破解的問題。
許啟彤:葛局長非常喜歡研究社會建設,具有非常多的實戰經驗,對于社會治理也有一些理性思考。他剛才說的主要是,曇華林跟其它地方的社會治理不一樣,因此我們要賦予她歷史文化特征,讓這個街區將來能夠實現各方參與、協同善治,讓各方利益得到平衡,這也是一種社會治理方式。
這是武昌區民生戰線一位局長的心聲,他提出的疑問很具有代表性。我也一直在想,關于曇華林,武昌區的干部可能需要了解以下幾個方面的答案。
第一,曇華林到底有什么樣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她有革命的傳統、西方思想的傳承和很多中西合璧的歷史建筑,但都是碎片化的,到底怎么梳理。
第二,曇華林所具有的特性和全國其他歷史名城、文化街區沒辦法相比,但是在國際平臺上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地位?不可替代的是什么?我們應該用一種什么樣國際視野的方式和方法去推進曇華林的建設?
第三,曇華林街區建設如何從一個簡單的舊城改造演變到一個街區五位一體的有序更新?
第四,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矛盾,說簡單一點,這個歷史文化區域從過去、現在到將來,它的前世今生有一個傳承,歸根到底,政府對這個歷史文化公共產品應該怎樣投入?
第五,關于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遠景構想。怎樣從價值觀念角度入手,從人的能力提升賦能的角度,使這個街區能夠持續更新,包括街區形態的更新、社會結構的更新、產業的更新和人的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