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華林名片
中文名稱:曇華林
外文名稱:Tan Hualin
地 點:武漢市武昌區花園山附近
形成年代:明清兩代
旅游看點:百年老建筑50多處
歷史地位:活的武漢近代史書
教 育 史:中國近代教育發端、圖書館學發端
重大事件:首義火種孕育、抗戰“文化首都”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1913—1915年游歷中國的美國攝影師Clapp,Frederick G. (1879-1944)拍攝了大量一百年前關于中國的照片,其中一副拍攝于武昌城外,畫面中顯示出老武昌城及城墻外的沙湖,還有令人神往的武昌城北門及甕城:武勝門,而城內這一區域,包含了地圖上標注的“曇華林”。下圖為攝影師本人在武昌城某城門前。
歷史篇:自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發明照相術以來,圖像以直觀的方式記錄歷史,準確而利于傳播。了解城市的變遷,尋找這個城市的過去影像資料是最直接的,很遺憾,我們的城市歷史影像實在是不算多。2012年6月,利用在美國參觀展覽的機會,在美國國會圖書館查詢到一幅1864年出版的《武漢城鎮合圖》,“曇華林”的地名已在目。
建筑篇:細讀地圖,曇華林周邊區域大量令人向往的名詞躍然紙上:武昌衛、貢院、鼓架坡、文廟、江漢書院、糧道署、育嬰堂、洋書館、崇文書局、青龍巷、張公書院、雄楚樓、武勝門、涵三宮、巡撫署、關帝廟、萬壽宮、寶善古剎、龍王閘等等,社會生活機構完整,街巷星羅棋布,很可惜,都化成歷史的煙云了。
地圖中與曇華林為伴的“洋屋”出現,起碼說明1864年前武昌城就已經開始對外交流了,而最先進入的“洋屋”當屬教堂。 (資料記載:位于戈甲營44號的崇真堂,是由基督教英國倫敦會的楊格非牧師于1865年興建的,它是西方列強在武昌建立的第一座基督教堂。1924年,該教堂經過維修保存至今。)
生活篇:近年來,曇華林的溫度在不斷升高,讓眾人感受到這個時代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發生的巨大轉變。現在通常所說的曇華林,具體指東起中山路,西至得勝橋,包括曇華林、戈甲營、太平試館、馬道門、三義村以及花園山和螃蟹甲的兩山在內,全長約1.2公里的狹長地帶,關于曇華林的起源,以目前流行的說法(百度百科等):“1946年,地方當局將戈甲營出口以西的正衛街和游家巷并入統稱為曇華林后,這個街名的覆蓋面便沿襲至今”,但從1864年的地圖上就標有曇華林地名看,蝸居當年武昌城東北角的曇華林確切的歷史有多長?熱盼歷史學者給出詳解。